迷影背后是科恩昆丁。麦克唐纳延续《枕头人》里的关怀,童年、暴力和无所适从。戏剧观上接通《等待戈多》,文本则与《麦吉与尼基》互文,导演显然期待《低级小说》式的“绞合性的爆发”。对于误杀儿童的不容忍更多出于一种原教旨的人道主义而不能够被认为是追求完美的犯罪者强迫症发作。麦克唐纳偏执的道义观与写实主义完全不可兼容,正如他在片中反复提及的《时光大盗》,吉列姆提供的写作方式或许是他有意参照的:去历史主义的宗教漫画和反对现代影像科技主义的疯癫超现实(本片中最后一场由布鲁日片场的拍摄场面完成“戏仿”对于现实的介入)。可贵之处在于麦克唐纳精心设计的循环赋予了这一脱线日志以杀手职业本质(反上帝)与道德理想主义的悖论视野,并几乎完成了对这一论题的评价。如同片中展示中世纪宗教画作有关但丁神话及审判日寓言的视觉呈式,《杀手无假期》头尾相接的因果狡计揭示的是有关救赎历史的密码,人物行动所遭遇的不可预知的往复无间反对的是不再信仰自然宇宙理性或“上帝之国”的“历史的命运”或“进步之轮”。麦克唐纳将一切的人物关系和动力给定在了报复性的反复之中,但最终留给法瑞尔一条性命(由于坠楼者的舍身警告)则似乎说明导演本人站在历史神意论的对立面,仍然最大限度的肯定人性,并将之视为取消救赎后唯一超越性的可能。
杀手人学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八十年代晚期文化意识,兼论改革年代的大小混混 中国艺术史课程映中急就。写罢,片未完。此片作为王朔年(1988)的组成部分,侧写八十年代晚期(1986-1989)的文化意识。某种意义上,王朔作品是“躲避崇高”运动的先声,这一运动由王蒙等几人借由92“人文精神论战”推向高潮,在后启 ...
八十年代的晚期风格与大小混混
中国艺术史课程映中急就。写罢,片未完。此片作为王朔年(1988)的组成部分,侧写八十年代晚期(1986-1989)的文化意识。某种意义上,王朔作品是“躲避崇高”运动的先声,这一运动由王蒙等几人借由92“人文精神论战”推向高潮,在后启 ...
关于《姥姥的外孙》的讨论,录音整理
这类影片直指的社会困境显而易见——养老,或老年人问题。《姥姥的外孙》显示出一种情境:两种继承伦理之争:伦理继承和责任制继承。实际上是继承权问题。古代中国没有这个继承问题,嫡长继承。五四以来逐渐有了这个问题,因为这样一种继承制度不被认 ...
在怀尔德那,没有上帝 怀尔德会教会你,什么叫高级剧作。在《艾玛姑娘》里,杰克·莱蒙是一个正直到滑稽的巡警,进入酒吧摘下帽子与酒保攀谈,却不知道后面的混混主动地给他的帽子“上供”。这是一出讽刺剧。那么,在怀尔德的这一出里,帽子里的钱一定不会当场就掉出来,而 ...
大萧条时空的另类刘别谦 刘别谦有时也会点无厘头,比如两人互偷一段,马歇尔居然拿走了利亚姆·霍普金斯的丝袜…特写钟表,白天转夜,美男与夫人床姊低语,职业大贼对于风流寡妇的攻略彻底告成,“卡萨诺瓦”由此登堂入室。看来刘别谦笔触的精华有二,其一,语法上声画分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