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的《黑冰》,2007年的《国家形象》,去年的《猎冰》,还有今天的这部《扫毒风暴》,传言其人物原型都是1996年案发并逃窜至2005年落网号称中国第一大毒枭的毒枭之首刘招华。
时间轴上来说,虽然1996年就案发,但是刘招华一直没有落网,他直到2005年才被抓到,直到2009年才被正式宣判,而《黑冰》说是改编自张成功的同名小说,这意味着小说创作的时间还要比2001年更早一些,按我们犯罪刑侦剧的惯性,一个罪犯在被盖棺定论之前,大概率是不太可能被拍成电视剧的,所以逻辑上来说,王志文饰演的《黑冰》主角郭小鹏原型指向刘招华,是不是有点牵强附会呢。
刘招华被宣判之前,关于他的故事,大概只能是江湖传说吧,如果以时间轴来作为逻辑推演的话,《黑冰》的原型是否是刘招华确实存疑。然而从人物的核心背景、经历等等确实与刘招华有许多相似之处,有部分资料也指出,原著作者张成功曾经采访过一个涉案金额达30亿元的贩毒、制毒大案,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黑冰》的剧本,同时加入了广东一位化学教授在实验室制冰毒的细节,郭小鹏的角色设定如高学历、化学天才、反侦察能力强等与刘招华有高度相似之处,但并非完全复制。
另有一种看法是——《黑冰》本质是“预言式创作”,张成功通过整合当时已破获的涉毒案件特征,以《广东省30亿元制毒案》和《化学教授制毒案》为底本虚构了郭小鹏这一角色,而刘招华的真实经历在落网后才被公众知晓,其与郭小鹏的相似性属于现实与艺术的巧合和戏剧性交织。
逻辑上的推演,《黑冰》的创作时间一定是比刘招华案的始末公昭于天下的时间更早,所以如果说,《黑冰》里的郭小鹏的原型就是以刘招华为底本创作的,逻辑上不太可信。但纵观张成功的创作,他毕业于安徽省政法干部学校,他早期在公安系统工作,曾是安徽省公安厅《警探》杂志社的编辑,于2004年调入南京军区电视艺术中心,被授予大校军衔,现在是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的专业作家和编剧,长期从事公安题材写作,由此可见他是可以接触到比公众更早一步的一些公安线的资料的。综上,《黑冰》的创作并非完全以刘招华为原型,而是综合了当时几个涉毒案件综合创作的,并且应该也有加入一部江湖传说里的刘招华元素,才能在最后实现了所谓的预言式创作。

2007年的《国家形象》印象中我是多少看过的,但是没有很深的记忆点,不将其列入本文讨论范围,此处略过。去年的《猎冰》以及今天要写的《扫毒风暴》,则是明确以刘招华为原型创作的剧集。去年我写过两篇《猎冰》相关的文章——《魏瑾的小美像极了爱情的模样》和《黄宗伟其实是卧底》。
单纯从观感来看,《猎冰》与《扫毒风暴》完全是两个层级上的作品。《猎冰》是网剧,好多人都说,是张颂文以一己之力扛起了整部剧,而在那个当下,我看《猎冰》时有种很不舒服的感受是,张颂文用力太猛了,所以那部剧看下来,当扛鼎之神都让你感觉不舒服的时候,整部剧就没有太多让你舒服的地方了。

我写小美像极了爱情的模样,因为我找不到更能让我写得舒服的切入点了;我写黄宗伟其实是卧底,带着满满的吐槽意味,因为整部剧看下来确实槽点满满,甚至连二公主我都有点无力吐槽了,完全不想吐,简直已经不是槽点而是整个喂马槽那般以一个整体而存在了。
后期我其实也反思过,张颂文别的戏里表演其实也同样很丝滑,为什么到了《猎冰》里会显得那样用力呢,大概是因为别的剧跟一个好的班子以及一些好的对手一起演戏的时候,大家都能彼此关照所以都不需要太用力就可以完全把角色演绎好,而当你把一个好演员放到一个草台班子里去,再给他配一群那啥一样的队友给他搭戏的时候,他除了极其用力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之外,他还能怎样,所以他的用力极猛,慢慢地也开始变得可以理解了。

同样的人物原型,大概的剧情走向,各自的演绎方式,这两部剧,在我看来仍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级作品。秦昊的表演方式显得内敛且充满张力,就算卢少骅的后段显得有些张狂甚至忘乎所以,但是整个角色看起来仍旧是自洽且颇值得玩味的。当然,这里不评论他与张颂文的孰强孰弱,都是顶级的好演员,如果把这个班子给张颂文,指不定他能演成什么样呢。
一个演员能在一部剧里做多少事,可能真的很少。你要跟着剧情走,要完成导演的创作意志,要跟队友合作配合,大部分的演员所以主导的事,可能就只有如何演绎好自己的角色而已,并且这个演绎好,不仅要自己感觉好,更重要的还需要导演认可的好,方能成事。而最终呈现给观众的,好与不好,更是无法把控了,因为制约它整体水平观感的因素,太多太多了。
在评价《猎冰》的时候,我其实已经很克制了,我只是说张颂文用力过猛,其它的我似乎都不怎么想说了,因为如果那些要去展开了说,可能真的是可以写一本卧槽笔记了。相对而言,我对这部《扫毒风暴》倒是可能相对比较苛刻些,但是不要紧,它不怕我苛刻,不需要我克制。

昨天晚上看完了全剧,剧情到了最后一段,整个缉毒线所表现出来的,似乎有点无能为力的感觉,抓卢少骅,几乎全靠林强峰的几把神经刀,那就很过分了,领导问他,有多少把握,他说——直觉有十成把握,领导又问,不看直觉呢,他说五成。从他主张卢少骅没死开始,然后追着这条线不放的时候,说好的话是他执着且自信,说不好的话是他偏执而疯魔。他一个人疯魔也就算了,一群人跟着他疯魔,这就不太好了,尤其是公安缉毒线这样的纪律部队。
又比如卢少骅被捕的那个房子,死盯着它干嘛,一旦有怀疑,早就武装部队先将周围几个街区都封锁了之后直接杀进去吧,还在外边守着,逻辑上有硬伤呀,说怕打草惊了蛇,问题是,当时的情况卢少骅几乎所有的心腹都已经落网了,与外国的黑恶势力的联系也完全切断了,这时个,捕蛇人与蛇已经完全下面对峙了,还谈何打草惊蛇呢,那时候已经完全形成了一个瓮中捉鳖的态势了,直接就是一个打蛇随棍上了,直接打七寸了,还怕惊了蛇?
还有一个是庭审的戏,卢少骅在公开庭审上突然否认了所有的罪行,他的主张是自己所制作的并非国家刑法上所规定的冰毒,其化学成分完全不一样,他制作的只是杀鼠药,而不是多冰毒。那一场,将检控机关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休庭后开会,得出来的结论是诡辩,所以下一场庭审,不再做公开庭审。老段是真敢提,而公检法倒也真听,就这样,神经刀的作用在最后的庭审阶段把这场公开审判变成了关门打狗,既然知道你是诡辩,那么我们就关起门来,直接宣判了。其实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什么,是公诉人在庭上直接开怼这种诡辩,用法理正义将之完全打败,这才是法理的公正,与正义的公正,这样草草收兵,确实有点烂尾了。
小伙伴说,不知道为什么,看着看着就塌房了,看着看着就烂尾了,并且塌烂得如此彻底。虽然如此,最终我还是给它评了高分,虽然不喜欢林强峰,但是这部剧,至少比草台班子的《猎冰》强许多,今年至今看的剧,这一部算是比较不错的一部了。
看完这部剧,又该开始闹剧荒了。今日立秋,按节气来说,夏天结束了,秋天就要来了。今年的硕秋,祝愿所有的小伙伴们都能有一场丰收吧。
以上,2025-08-07 14:10:37;乙巳蛇年甲申闰六戊申十四,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