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上看了两次。
第一次看,看见翻滚的欲望,妖成为人的执念,人被情色捆缚的肉欲,法海对于佛理的追求也成为痴妄。七情六欲混杂在一起,谁还能厘清乱成一团的麻线,情为何物,情是他们历过的每一劫,情又是他们始终没有触碰到的虚无。
第二次看,欲望冷却,看到缘生缘死,看到功过因果,看到佛。法海与白青二人的缘开始于一次产子,水漫金山寺时便又有一次产子,将局势搅得一团乱,缘则更是一团乱,生生死死更迭不断,一声婴儿的哭叫在竹林间空空荡荡。他们立下的功犯下的过,种下的因结出的果,都在冥冥中消融平衡。佛像崩裂,金衣绽落,不知是因对凡尘无趣的失望,还是以慈悲之姿替他们受了部分苦难;佛像碎了,我却真正从中感受到佛理的在场。

全片从配乐、对白到动作设计,充满了戏曲的韵味,甚至在一些段落直接是戏曲的形式,例如许仙第一次上门,白素贞讲她们姐妹二人的故事时。婉约悠长的语调和姐妹二人扭动的腰肢相契合,丰富了她们身为“蛇”的一面。
“蛇”的元素在片中是无处不在的。整部电影的影像风格都让人感受到蛇的种种特质。
蛇是每句话柔柔的语调和婉转的尾音,是慵懒蜷曲东倒西歪的体态,是飘飘若仙的发丝,是绰约的步姿和紧贴的皮肤,是一切的缠绕、弯曲、摆动,甚至不仅是人的动作和造型,也包括纱衣、烟雾等物的形态。

包括蛇的隐喻,也得到了详尽而合洽的使用。
蛇尾的每次显形都是欲望钻出的时刻。令人印象最深的,自然是小青与法海那条黑色蛇尾的缠绵。
从小就喜欢白蛇、狐妖的故事。人妖恋的禁忌感。然而这种禁忌经常是被遮蔽的,即妖必须要在人的形态下去爱,去做爱。至今为止都很少见到有作品,让妖变回原型去和人谈情爱的。我们热爱禁忌,又恐惧禁忌,站在禁忌的门外略加窥探获得满足。
而小青与蛇尾的缠绵,无论将这里的蛇尾视作一种隐喻,还是认为法海的确幻化出来一条尾巴交由小青挑逗,禁忌的确在这里显露出真身了。我们看到的不是幻化出人形的蛇妖与人,而是蛇妖与人,甚至就是蛇与人的交配。通过对蛇这一面的重视,本片真正地拍出了“妖”。

有些很廉价的特效,的确是令人发笑的。
但更多时候,徐克以烟、纱、水、光四种用烂了的元素,打造出的迷离勾人的视觉,梦幻妖异的感受,是至今为止无数电影无可比拟的。如上所言,他甚至用这四种轻柔可变形的材质,模拟出了蛇类蜿蜒缠绕的触感。
联系到西游记等古早影视一次次被拉出来吐槽的特效,以及货真价实达成的视觉感受,不知这些年的许多电影是不是对特效形成依赖,反而丧失了基本的想象力。

每个人在青蛇白蛇之间都有自己的偏好吧。虽然两人都美不胜收。
我太爱本片中的张曼玉了。在两个人共有的“妖”的特质以外,她还多了些“癫”,无论说是癫傻还是癫狂。她将自己特有的那种,大弧度的、带着点呆气的阳光笑容,完美地内化在人物性格之中,使得小青多了几分天真,也在她妖冶绽放的时刻多了几分反差,在反差中显现出极具感染力的癫意。

人物是两两一组对照的。
许仙和法海形成对照,因为他们都是男人,要经受色戒的考验。法海有色戒,是为成佛,许仙则是为了读书,为了不犯禁忌,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许仙失败了,所以他死了一次,才有了白素贞取灵芝,小青招惹法海,但灵芝不属于许仙,填不了这份因果,白素贞的命最后偿给了妖身生的儿子,许仙则付出犯忌的代价;法海失败了,所以水漫金山寺,佛也弃他而碎裂。
小青和法海形成对照,因为他们都非凡人,都不懂人情人欲。但法海终究是人,染上了欲望就脱不出;小青的一切情欲都因白素贞而起,姐姐死后,落泪却也枉然。
小青和白素贞则形成一组完全镜像的对照。刚刚有了人类的形态,却完全不懂得人类的情感与思维方式,小青正像是一个孩子,姐姐就是她映在水中的镜像。两人的关系,包括小青渴望超越白素贞的心理剖析,都与拉康的镜像理论高度贴合。她只有打破镜像,才能成为主体。她投向镜像的一切目光,都映射出她的匮乏,指引她走向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