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影片最大的问题应该是父亲这一形象太悬浮,人物的行为逻辑欠缺更充分合理的交代,而完全服务于剧情。试想这样一个中产以上的精英家庭,弟弟已经很优秀,父亲为何还要一直这么偏执地逼迫哥哥也必须像弟弟一样优秀呢?现实一点说,即使哥哥真的很"不成材",那他至少靠啃老、靠弟弟的成就后半生也不会没有着落。所以,父亲逼迫哥哥有杰的一系列偏执的举动,不是为了有杰本身考虑。

一个可能的原因或许是父亲自身的成长经历所致,因为童年也经历过自己父亲类似的高压式打骂教育,所以会在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时复刻这一模式。但影片显然没有做任何的交代(在删减片段中有交代,见后文的分析,可能导演是为了保留影片叙事结构的精巧而舍去了更多人物背景信息的交代)。影片也提及了请uncle来做新的钢琴老师,这里其实完全可以再多交代一些父亲和自己兄弟的相处模式,以此凸显这种有毒的家庭关系是一代代相传的。

另一个更为笼统的原因只能归结于父权制的毒害。父亲即使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精英,但骨子里依然没有脱离父权制社会的那种社达的"人上人"观念,并且把权力压迫和精神控制作为唯一有效且正确的手段。电影中有一幕是成年的弟弟回忆自己和父亲一起在餐厅喝茶,因为服务员的失误,父亲非常轻蔑高傲地斥责可以看出他对底层人的歧视,很显然他也会因此瞧不起之后无法步入精英阶层的有杰。当有杰小心地准备好鸡毛掸子,准备主动领受父亲的伺候时,父亲以"我不会再打你"进一步侮辱了有杰。先PUA有杰说"打才是唯一有效的教育手段":我打你其实是我对你的关爱和呵护,我是为了你好;接着就破了一盆冷水:你现在差到连我打你的资格都没有。这种PUA话术想必很多人从小都有共鸣。

如果影片对父亲形象的刻画最终是落脚到对父权制的批判,那么影片结尾的和解就有些生硬和突兀。父亲为什么到了死前就那么在意有杰弹的钢琴声呢?如果联系有俊在哥哥死后的叛逆、觉醒,不再服从父亲的安排,那么父亲会不会是在怀念有杰的听话、懂事呢?毕竟有杰虽然成绩很差,但确实是个非常懂事听话的"乖孩子"。如果这样的话,那么父亲完全有可能是后悔自己做得太过火而害死了有杰这样的乖孩子,至始至终他都没有真正反思过父权制、东亚家庭模式对子女的毒害,以及对自己的毒害。那么影片最后的和解,就是人为的煽情和刻意制造大团圆。

补充对删减片段(见B站????:BV1oQ4y1g7Y7)的分析:

个人觉得这一段导演删掉挺可惜的,提供了很多信息量。这一幕发生在有杰目睹父亲对母亲家暴后、自己也因为被发现看漫画而被父亲家暴后,母亲安慰有杰并帮他擦药的场景。

首先进一步丰富了有杰的人物性格:害怕被同学发现自己的伤,有很强的自尊心。在我看来,有杰并不是一个完全被东亚教育体制同化,早早失去主体性、只知道一味追求成绩排名的孩子。恰恰相反,他之所以如此渴望取得好成绩,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只不过当他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父母的关爱完全以成绩、表现为条件,身边还有比自己更优秀的弟弟时,他难免会因为不断地遭受打击、缺少肯定而自我怀疑、自我矮化,而无法寻得另外的可以证明自己价值的途径(或是像很多欧美家庭里的小孩,他们从小就会有很强的独立自尊和自我赋能的意识)。因而,父亲的PUA话术无疑对他的自尊产生了非常大的打击,他才会自己揽下一切过错,相信只要自己彻底离开,剩下的人就会生活得更好。这里的细节让我非常动容,即使父亲打了自己,有杰还会关心地问一句:"爸爸有什么病?"母亲的回应也非常有东亚特色:"你长大就会明白。"

在这一段对话里,母亲的表现生动地诠释了在父权制下主动为权力压迫进行合理化、正当化辩护的女性,通过"比烂"来合理化当下的苦难:比你活得更糟的人都熬过去了,你怎么就不能吃苦呢。一方面对传统不加反思地接受(你爷爷也这样打你爸,你爸也是这样过来的),另一方面突出物质生活、完全忽视精神生活;只看到结果的好坏,而不在乎过程的努力(只要你最终成绩不好,就是不努力)。

但是这些都在成片中被删掉了,确实有些可惜。但另一方面,这些信息都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体现的,太过直接生硬,更为理想的处理方式通过镜头语言将这些信息融入叙事和人物的塑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