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ruaL
#观影后时隔五天之作,若有细节出错请见谅。本文结构稀碎,想到哪写到哪,请见谅
-
去年在翻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名单的时候,就对这部电影有印象,但一直没有怎么关注。直到今年看见它立意与《亲密》相近的评论,才激起我对它的兴趣。
诚然,两位年幼男孩亲密的关系,以及因为亲密关系所生的悲剧,确实类似《亲密》的立意和剧情。但《怪物》编剧的野心不止于此。不仅是亲密关系,电影还涉及了学校教育体系、校园欺凌、单亲家庭的话题。多个主题以不同角色的视角平行叙述,用“谁是怪物”这一线索贯穿起来,情节的编排可谓具有悬疑性和巧妙性。在观影的过程中,我没有因为重复的情节感到无聊,而是一直在思考,事情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
从母亲的视角来看,她无条件站儿子麦野凑,面对凑的异常行为,此时无所作为的学校便是她眼中的“怪物”;从保利老师的视角来看,他无缘无故被冠上体罚学生的罪名,学校害怕影响办学名声,草草调察一番便拖着他向学生家长们道歉,他热爱的工作,他关心的学生便成为了“怪物”;从星川伊里的父亲和霸凌他的同学来看,缺乏“男子气概”,偏爱同性的星川是不正常的“怪物”……
一切冲突围绕的核心,麦野凑,无疑是片中最复杂和立体的人物。从看上去像是被校园霸凌的小孩,到捏造事实的说谎者,再到因为自己的取向摇摆惶恐的孩子……不同的视角披露的是不同的凑。但只有真正到影片的后半段,从凑的角度还原了事件的始末,观众才真正地接近他。也正是只有通过凑的儿童视角,才能把观众从所谓“大人的世界”带到“小孩的世界”。这个处理是我非常喜欢的,因为大人总是看不到小孩子看到的事情。小孩在面对一些事情上,往往要比大人更加细腻、敏感。
常言道“童言无忌”。正是因为儿童缺乏一定的成熟思考能力,思维比较直接,所以通常说和做出一些大人们无法理解的事情。比如开头凑在母亲说话时突然打开车门跳车,不仅把母亲吓了个半死,也把我吓了一跳。而后来从凑的视角补全,原来是因为他在手机上看见十分在意的伊里打来的电话(他们原本要在夜间一齐探险)又听见母亲(非常亚洲式地)唠叨你以后要找个妻子组成普通家庭。两件事同时给他的情感上带来冲击,再加上先前又目睹伊里父亲因儿子的性取向“不正常”,将他送去“治疗”并虐待,恐惧、失落和难过钳住了年幼的他。尤其是来自最亲密的,家人的压力,他一下子想不到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些事情,看不到未来。于是跳车。
还有许多类似的,同一件事大人—儿童视角的切换。这些切换让人感受到两者思考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
回到故事的核心,麦野凑和星川伊里的关系。影片极其(明)暗示性地给他们的关系下了定义,这点也和《亲密》大为不同。依稀记得后者的导演卢卡斯提到自己想要创作的是一个更具私人性的故事和一段极其亲密友谊的建立与破碎,主要围绕着大环境中“阳刚之气”对年轻一代的影响。而本片直抵同性之情,在极其强调建立家庭正常生活的亚洲社会,酷儿们是不正常的“怪物”。这样想法通过互联网与媒体的传播,加速渗透到了年轻一代的身上。以至于像凑这样年幼、刚刚意识到自己取向的孩子,都无法逃离这错误观念的阴影。但让人既心痛又欣慰的是,凑和伊里把“怪物”当做彼此的密语。
虽然本片两位小男孩不具有某种“怪物”具体形态,但不可否认“怪物”这一元素,常常作为影视作品中的酷儿隐喻。如《妮莫娜》,《夜访吸血鬼》,《梅根》等等。
影片的结尾是开放性的,毕竟两个孩子,那么纯洁和美好,太明确的结局实在是过于残忍。但我依旧认为他们在那个台风天重生了。
多数的差评和好评都集中在情节的塑造,因为到最后故事的核心,对比前半部分绕来绕去的悬疑大人视角情节,实在是太简单和直接了:(或许)不被允许的,两个小孩的亲密同性关系。在我看来,从前半部分到后半部分,倒也不算是“雷声大雨点小”,因为影片想要突出的重点,不是“谁是怪物”的结果,而是探寻“谁是怪物”过程中的问题。
例如无所作为的学校,为了名誉不正视育人中产生的问题,压迫老师,敷衍家长,特别糟糕。也许是几个月前读到三联公众号的一篇文章,没记错的话是一位退休的校长写的,围绕的是当时一位小学老师绝望自尽的社会热点。内容是目前我们的学校是怎样运作,导致了这样一个悲剧。记得文章的最后,他语重心长地感慨我们的办学应该是为学生,为人而办。
还有酷儿们。尤其是亚洲的酷儿们。在绝对强调建立家庭结婚生子的亚洲,家人的爱与期望既是动力,也是枷锁。这就是为什么年轻一代和父母的关系,总是那么拧巴,像是《瞬息全宇宙》,像是《怪物》。本片最让我难过的一个情节,就是凑在离开前一个晚上,突然对母亲说,“妈妈,你把我照顾得很好。”家人的爱无法割舍,无法忽视,但我走在成为“怪物”的轨道之上,无法完成你的期待。这也是《怪物》与《亲密》的不同处之一,一种东西方的差异。
伊里企图在水中自尽,更加坚定了凑与他一起出逃的决心。“宇宙大危机要来了。”他如是对伊里说。他不知道如果自己向母亲坦诚,是否会面对与伊里一样的,来自家人的暴力。处境是绝望的,但他怀着对伊里的“喜欢”,和他一起坐上了那辆空列车。这段出逃让我想起《迷失季节》两位青年男女的出逃,以及那个和本片一样,成年人绝望寻找,试图救下自尽的未成年人们的结尾。当然会有人指责这些未成年人们不负责任。但电影是电影,现实是现实。影视文学作品中的死亡不需要有太多的道德批判,因为毫无意义。这更多的是一种自由——十月份的时候观看红楼梦的舞剧,最终死亡的金陵十二钗挪步,缓缓远去。那是一种生者无法获得的自由,也是给作品一个戏剧性和震撼人心的结局。男孩们在另一个世界重生并且奔跑,向着也许更加光明的未来。
-
《亲密》和《怪物》都是我喜欢的电影,本文中对两片的比较,本意并非拉踩。但我个人认为它们确实是属于同种类型的酷儿电影,毕竟给了我许多关于酷儿处境的思考。希望未来能看到这样的,越来越多的优秀电影。
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