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举报了,重新发一次,我只是想记录观影感受,希望不要有热度,就不会被举报了。以下原文:
小x货,喜不喜欢爸爸的大女性主义!
大不大!够不够女性!看得你爽不爽!
他从裤裆里掏出他的女性主义。
Then he just raped you.
这就是《芭比》给我的观影感受。
这一类所谓的“女性主义”电影,我愿统称为女性主义强奸。
当今世界,女性处境相比上个世纪是越来越差的,再强调一遍已经讨论到烂的三板斧:用性别取代女性,用性别和种族抹除阶级,用消费主义消磨创造力,资本主义的三脚猫功夫罢了。在这样的处境下,以女性为题的商业片更不过是三脚猫功夫末端的小丑把戏,更何况还有好莱坞塑料工业体系的加成,再加上铺天盖地的女性主义污染式营销,最后造出一坨专骗女孩拍照发ins的粉红色大便。电影中的女性主义沦为浅薄的演讲和抖机灵的男性吐槽,那些吐槽男性的段子,激情昂扬的对男权社会的指责,对女性主体性匮乏的追问,都可以轻而易举在社交媒体上找到蓝本。女性主义确乎成了一个时尚单品,然而这还只是最显见的《芭比》的罪状,如果我们追问,当电影提出了一个个问题时,它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就会发现它的答案就是没有答案,当问题发出时,问题就被消解了。
在讨论女性形象之前,我要先讨论男性形象。好像男性主创越来越多遭到这样的指责,就是“你不懂女人”,但很少有人去指责女性主创,说“你不懂男人”。曾经看过一个顾彬的采访,在讨论当代中国男作家时,他说中国男人都不懂中国女人,根本不知道女人是个什么东西,好像她们是车子或者面包。我很佩服他作为一个男人的内省。而我,作为一个女性的我,我的疑问是,女人就真的懂男人吗?或者说,女性应该如何定义和看待男性?女性应该如何塑造自己的男性形象?这部电影在这个问题上交出的答卷不仅是糟糕,而且是道德败坏的。它把男人塑造成白痴,傻子,一心只想着男权统治世界的傲慢傻男人,想要征服女人和女人谈恋爱的痴心妄想者。男人果真是这样吗?从激进的男女对立的角度来讲,(如果女人和男人的确应该是敌人的话)轻视你的敌人就等同于轻视你自己,如果男人真的都是《芭比》中的这些傻子,那么被这些男人们统治了成千上万年的女人是什么?那么男权社会所创造的文明是什么?在消灭强有力的男性形象的同时,你是不是把你自己也消灭了呢?从男女平等的角度来讲,轻视和丑化男人更加没有任何意义,女性主义需要的不是把男性贬低成“曾经的女人”(想象一下上世纪好莱坞电影中诸如梦露等胸大无脑天真烂漫可爱性感的女性形象,是不是和《芭比》中的男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女性主义如果真正想要有实质性的发展的话,就需要正视男人,理解男人,理解男权社会的逻辑,找到男权社会无法弥合的漏洞,并尝试用一种更开放、更包容、更有建设性意义的女性视角去解决问题、直面现实和构想未来。而不是调侃男权社会的起源和历史,并将社会层面的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简单地再现为男人幼稚、自私又自恋的游戏,也不是一味倾诉自己主体性丧失的悲哀,自己把自己塑造成被害者怨妇形象然后沉溺其中。电影采取这样轻松化的再现方式,又让影片本身的女性主义“tag”成为一种讽刺,它无疑是好莱坞工业体系中老白男对女性起义的臆想,他们似乎认为女性对男权社会的认识也就到此为止了,女性反抗和女性革命嘛,也就到此为止了。而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要被男人的认知边界所局限,更不要自己局限自己。
然后再来说女性形象,美丽高挑身材完美的芭比形象我就不多说了,对刻板印象的解构再一次以建构它的形式出现,都懒得骂了。我要说的是另外两种形象,两个真正“启蒙者”的形象,然而她们的塑造又都是那么的扭捏。一个是芭比世界中的“奇怪的芭比”形象,另一个就是现实世界中芭比创始人Ruth,那个慈爱智慧的老太太的形象。怪人芭比就是芭比世界中的女巫,她生活在一个与其他芭比的粉色小屋相比色彩不那么绚烂的小屋,她离群索居,她的小屋也与其他芭比的居住地有一定距离,而她本人不漂亮,装扮奇怪,没有美丽的金发,而且总是在劈叉,做一些奇怪的事情。然而芭比的觉醒和治愈,芭比去往真实世界的启发,女性起义的组织,都是在怪人芭比的奇怪小屋中发生,没错——她就是“女巫”。(像不像《海的女儿》童话中的女巫?关于《海的女儿》的女性自我觉醒主题也有人讨论过,推荐阅读童话原本,那才是真正的女性觉醒)那么女巫是什么?女巫是中世纪被烧死的(对女性主体第一次有了自我认知的)先知,女巫是因为无法在伦常男权社会中生活下去,也接受不了宗教压迫所赋予的“修女”形象,于是只好离开家门,在世间游荡的最早的所谓“女性主义者”,女巫是妓女,因为她们离开了父亲或丈夫所主导的男权家庭,于是她们的生存要么靠装神弄鬼,要么靠出卖肉体,或者说她们的装神弄鬼本身是被描述的,她们要么被家庭折磨成精神失常的女人,要么因为大声疾呼而被定义为神经病,女性主义者在任何保守主义卷土重来的时候都是最先被定义为女巫然后被驱逐或烧死的人。其实我不想用女性主义来称呼她们,对真正的女性先知来说,如今被媒介所污名化的女性主义是一种羞耻,更悲哀的是,除了女性主义这个“污名”,竟然也找不到更好的词语了。《芭比》中对女性先知的塑造仍然是那样的陈旧,如果一个女人与男权塑造的芭比世界拉开距离,那么她一定是古怪的、是不美的,是女巫。而除女巫外的另一种觉醒女性,就是芭比创始人Ruth那种慈爱智慧的老太太形象,似乎在说如果你要参透秘密和知晓真理,那么你要么变丑,要么变老。更不用说Ruth还自我调侃,说自己是个身高一米五的,而且切掉了胸部的女人,仿佛在暗示,当女人老去,失去了胸部等一切女性的性征,度过了更年期,没有了生育能力——那么,好了,你现在是一个独立女性了,你现在不再受男权社会束缚——因为你对男人失去了吸引力。多么强悍、多么隐秘、又是多么恶臭的逻辑。作为补充,电影中还有唯一一个支持女性运动的男性形象,也就是Allan,是的,芭比世界的所有男人都叫Ken,但只有支持女性的男性叫Allan,用一种命名上的最简单的区隔,电影把支持女人的男人孤立出男性群体,Allan没有漂亮的肌肉,他是男人世界中的异类,是融入不了男性世界的人,于是他支持女人。这是对支持女性的男性形象的合理再现吗?
这部电影给我最终的启示是,我们真的需要女性启蒙吗?或者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女性启蒙?实际上,在生活中不乏真正强有力的女性形象,更有趣的是,在我的父母辈甚至更老的祖父母辈,在女性主义还完全是一个陌生词汇时,这样的女性随处可见,她们是强大的母亲,是一个大家庭真正的掌事人,她们一点都不孱弱。但是反而是在包括电影在内的诸多视听媒体上,我看到了那样多美丽而孱弱的女人,我突然意识到,其实屏幕上的这些光鲜漂亮的造物对我来说是陌生而虚假的,那些生活中熟悉而真实的强大女性,一直活在身边,但她们在屏幕上早就死了,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在那里出生过。影像的再现替代了真实的生存,这不是科幻,这居然已经是现实。而现实中灰头土脸脚踏实地的女人们,在需要出现在屏幕上时也纷纷用化妆和P图将自己塑造成以虚假影像为蓝本的假人,这简直是恐怖故事。
更不用说最后芭比选择不再做芭比世界的芭比,而要进入现实世界时,她首先要做的事居然是给自己造一个阴道,因为芭比世界是没有生殖器官的。我对商业电影的评分标准一直都是,讲好你要讲的故事,我完全可以接受一部纯“男性”的作品,只要你在其中讲好了男人的故事,那么即使女性消失也完全没有问题。但如果你是一部标榜“女性”的电影,然后你的女性塑造无比之差,那就只能奉上一星。《芭比》为女性提供的社会性的主体模板是什么呢?是“一个有阴道的女人”,多么可笑,即使是电影中芭比世界的芭比们,也有芭比总统和芭比医生,然而当她进入现实世界,她首先要拥有和掌握自己的阴道。于是对社会性模板的祈求又一次跌向个人和身体,这就是《芭比》的建构方式?啼笑皆非。当然,不排除这也有美国政治正确的诉求在,毕竟在美国,只要你想成为女人,不管你是男是女是人是鬼,只要你觉得自己是女人,你就尽管去上女厕所,尽管去打雌性激素,尽管去给自己装一条阴道好了。当然,这就是另一个用性别抹除女性的故事了,不做赘述。而对这样的电影和这样的社会,我保留我说fuck you的权力,所以——
FUCK YOU!
女性主义强奸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大多数电影都不过是平庸
补发一下6月23日写的影评,之前被豆瓣删掉了。我只是想做个记录,记录自己看电影的感想而已真的是一部可恶的电影,绝大多数电影都不过是平庸,而这部电影尤其可恶。我最最最讨厌的电影主题之一,莫过于男编剧/男导演意淫下的女性题材,我对“他” ...
大多数电影只是平庸,《消失的她》却称得上邪恶卑鄙
真的是一部可恶的电影,绝大多数电影都不过是平庸,而这部电影尤其可恶。我最最最讨厌的电影主题之一,莫过于男编剧/男导演意淫下的女性题材,我对“他”们的要求只不过是:拍你的男人题材去,别来沾女人的边。上一次遇到如此可恶的这类型电影,应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