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阶段的林木工人片子,势必就是充满着男性视角叙事的,因为很简单的原因:没有女性伐木工人。所以尝试从巨幅男性视角的电影里寻找女性叙事,本身就成为了一种自讨没趣。
其实说到底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关键并不是女性权利单方面的缺失,而是女性角色的缺位。为什么伐木工人里不能有女性呢?为什么女性在这部电影里就只能担任老师和家庭主妇呢?
在上世纪真正的女权运动中,解放出妇女生产力的那句口号:妇女能顶半边天。所以不仅有女护士,女老师,还有女拖拉机手,女伐木工人等等,尊重是随着责任承担协同而来的。女性拥有真正参与社会各项工作能力的同时,才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权利解放——没有人会因为你是女性而小瞧你,女性的工作可以做的比男性更快更好。
但是现阶段的资产阶级女权运动是做不到这些的,因为现有的女权运动并不是平权运动,而是本质上的特权运动。通过社会风气的鼓吹和流行文化的洗脑,各种各样的看似解放女性实则限制女性的话术都出现了:女性就应该安安稳稳,女性就应该考公考编,女性就不应该从事某些工作,女性就应该貌美如花,女性吃饭就不应当买单等等。这些看似给予了女性享受与特权的话,实际上剥夺了女性的权利:为自己奋斗的权利。因为为了榨取女性作为消费主力的所有利润,他们给女性铺设了一条充满诱惑的路——女性应当享受,女性只享受就够了。
所以同样的,在上世纪国际共运退潮后,西方的左翼运动也转向了低迷,开始搞身份政治:lgbt,女权等等。但他们所采取的方式,看似解放了特殊人群的思想,但实际上是在利用广大群众的善良——哦你是lesbian,哦你是gay,我尊重你,你应当受到特殊对待——所以本质上从平权运动转为了索取特权,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人看不惯lgbt群体的游行示威等等。说到底,企图不承担更多责任就获得更多权利,是永远不可能获得本质上的平权的
所以我们急切需要的,是真正的女权主义与平权运动,而不是裹挟着消费主义的,心里装的全是生意的女权运动
男性职业电影下的女性角色缺位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手持影像与病态社会与ky的蠢货
我实在是太喜欢这种手持dv记录的噪点画面,拉回千禧年的影像质感,生活化伪纪录片式的自然切片,天然地就和忧伤划不开界限。直到影片步入尾声,从手持dv的vlog视角转为学校监控的闭路画面时,观众的情感才真正开始复杂起来:影片中寄托感情的 ...
“母亲”永远不会改变
第一次看伯格曼的影片,恨不得打六星能完完全全感受到导演的童年折射,教科书上所讲伯格曼灰暗严苛的教会家庭时光是他横跨一生无法抹去的阴冷底色。iva这个角色的不自然感从母亲到来之时变愈发浓烈:驼背的女儿,高个子却显得矮小,在自己家却显得 ...
cult 与新浪潮
同样的黑白,同样的法语,同样的跳切。看到这部电影我才猛然意识到,新浪潮的技法用来拍 cult 片简直是再契合不过了。到底是因为伪纪录片风格与新浪潮产生共鸣?还是因为适用于 cult 的技法与新浪潮产生共鸣?又或者说新浪潮本身就是一种 ...
爱在三部曲与当下的“情绪价值”爱情
十八年前我们相遇。九年前我们再次相遇。九年后我们有了家庭和两个女儿。于是在如同十八年前、九年前那样随意漫步,恣意聊天的一个午后,在希腊的河边,看着夕阳慢慢落下,在朋友准备的豪华酒店里,在意乱情迷的前戏中,争吵爆发了——一切戛然而止。 ...
泛中式文化圈的反人性囚牢
如果压抑可以评级,这部大概名列前茅。中式文化所特有的封建禁锢感,在其所辐射的周边国家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规矩与礼制,带来的最直观反响,便是声音的禁止:情绪是无语言的,不爆发的,压抑的。角色的心理变动,不浮现在表情上,不浮现在动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