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伯格曼的影片,恨不得打六星
能完完全全感受到導演的童年折射,教科書上所講伯格曼灰暗嚴苛的教會家庭時光是他橫跨一生無法抹去的陰冷底色。
iva這個角色的不自然感從母親到來之時變愈發濃烈:駝背的女兒,高個子卻顯得矮小,在自己家卻顯得手足無措,洩氣的氣質,無神的眼睛沒有情感。可以說隻有在撕破臉皮的争吵爆發時,iva這個角色才算是真正“活”了起來。
彈鋼琴時望向母親的長鏡頭,那種既期待但又畏懼的眼神再熟悉不過了。
整部電影從争吵開始,實際上變成了就變成了對母親的審判。這種審判是有悖倫理的:母親生養了你,你還有什麼資格指責她呢?但痛苦是真實的,折磨也是真實的。個人的苦楚總有一天會沖破世俗道德的束縛,于是這種審判,越是擠壓,就越是爆裂。
但是所有的“女兒”其實都不明白,母親是不會改變的。怎麼可能指望我們用自己的三言兩語去徹底改變一個生命長度倍于自己的人花費幾十年塑造出的性格呢?所以我們隻能“無奈”地改變自己的課題。
海倫娜的存在實際就是“怪物”。把母親對孩子侵犯自我生活的恐懼化為身患怪病口齒不清肆意啼哭扭曲爬行的怪物——她是母親的怪物。
“我隻是你閑暇時想要把玩的洋娃娃”“我希望自己不是母親,我希望你能擁抱我安撫我”
其實全篇沒有什麼好解讀的,或者說是我自己開始不再願意像這樣用無聊的語言去寫這些我一眼就能看懂的早就明白了的解讀。如果不再接收這個領域新的理論,永遠就隻能用現階段有限的知識去寫早就明白的道理。不僅無聊,而且沒有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