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与情节设计分析
“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枯叶》选取生活在赫尔辛基的女工安萨与男工霍拉帕的工作与爱情切片,将这些充满生活气息与现实意义的片段组合成两人的相爱小品,展现了生存在外部残酷、冷峻、混乱的中下等工人阶层世界中,两个相似的精神在内里的碰撞与爱抚,以此赞颂伟大而复古的人性与爱。
该故事总体架构简单,主线(明线)是安萨与霍拉帕的相遇、矛盾与解决矛盾、终成眷属,或者可以抽象概括为赫尔辛基两个孤独灵魂的相遇;暗线是(以收音机为线索的)俄乌战争背景下工人阶级安萨与霍拉帕的失业与再就业;副线则是安萨的朋友莎拉与霍拉帕的朋友胡奥塔里的爱情故事。三线粘合,即爱情需要工作养活(明暗)、主人公的艰难日子需要配角朋友的支持与陪伴(主副),最后铺上工人阶层朴素而伟大的爱的底色,共同完成对现实的赫尔辛基工人生活的绝妙比喻。
该故事总体上可分为三幕进行故事构造,第一幕交代安萨与霍帕拉各自的生活背景与初次相遇,第二幕为安萨与霍帕拉之间三次矛盾的爆发与解决,第三幕走向两人感情最后的升温与圆满结局。
安萨与霍帕拉之间情感上的交集(叙述核心)主要发生在第二幕,这三次矛盾的爆发分别为留电纸条不见的失约、酗酒争议、霍拉帕被车撞的失约,由此导致的故事鸿沟主要是安萨与霍帕拉对爱情期待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冲突。鸿沟内的创造,也就是三次矛盾的解决,分别通过霍帕拉的执着蹲点、霍帕拉戒酒、霍帕拉的朋友告知来完成。矛盾,也就是冲突的形成直接导致主人公心境与整体氛围的价值负面倾向,而每次问题的解决则不断提高主人公情感的幸福饱和度。此外,从矛盾发生、消灭的进程中可见,在双方关系上,霍帕拉始终占据主动性的角色,主情节依赖霍帕拉的差错与改正使故事向前递进。直到第三幕霍拉帕住院后安萨的坚守,才表现出安萨的主动性,双方的爱情也最终完成平等的升华。
从框架内部来看,该故事中事件的排列整洁、简单,人物在线性节奏下有序展开相应行动,即各自的工作生活-双方在场(黄色标记)的爱情生活交替进行,如同电影中酒馆里欢快的爵士乐。生活中事件本身的设计也十分单纯、轻盈、温暖人心(具体可见下列事件梳理),场景呈现冷静而极富魅力,在减弱戏剧性发生的前提下,以冷幽默的口吻和热络的心肠,上演一出又一出生活小品。
下列时间线总结按照安萨与霍拉帕出场场景的交替进行小单元划分,主要是明确框架内部的设计,每次出场即可形成一个事件的价值负荷板块,每次切换则基本上呈现为两板块在价值上的正负切换,由此展开事件编织上的冲突与进展。
第一幕:铺陈
1、【开场画面】【展示男女主人公相似的生活状态与社会背景】
a、安萨在超市工作,被保安监视。下班后坐公交回家,听收音机里的俄乌战争报道,吃超市临期食品。
b、霍拉帕从事临时建筑工作,在不能抽烟的告示牌下抽烟。下班后在工人宿舍看杂志,整顿自己后去酒吧喝酒。
2、【布局铺垫与触发事件】【男女主人公及配角相遇】
工人酒吧,霍拉帕的朋友胡奥塔里在卡拉ok舞台上唱歌,以此吸引并与安萨的朋友莎拉交谈。霍拉帕与安萨暗中眼神交汇。14min
第二幕:玩闹与游戏
【两人工作都遭遇挫折,心情苦闷】
3、安萨因拿临期食品被辞,伙伴共同反抗。
4、霍拉帕迟到,老板刁难,展示酗酒的一面。
5、安萨没钱交水电费,找工作,在酒吧辛苦打工,撞见老板的地下交易。
6、霍拉帕与胡奥塔里喝酒,聊抑郁与足球。
【两人的孤单与忧愁相互印证,暗生情愫】
7、公交车站,醉倒在车站的霍拉帕被青少年抢劫,安萨路过抚摸他的脸,车到即走。27min
8、【第一个矛盾发生:意外失踪的纸条-霍拉帕首次失约】酒吧门口,老板被警车带走,安萨工资没结,霍拉帕喝不了酒。霍拉帕请安萨喝咖啡,霍拉帕往咖啡里倒酒。两人一起看电影。安萨给霍拉帕留了电话,纸条随霍拉帕抽出烟盒落下。29min
9、霍拉帕准备给安萨打电话,没找着纸条。收音机中的战争。
10、收音机中的战争,安萨坐在家中。
11、霍拉帕没进酒吧,转身在影院门口蹲点,不停地抽烟。
12、安萨从影院门口经过,注意到地上特别多烟头。37min
13、【副线故事】霍拉帕工伤,胡奥塔里教唆老板换机器,结果因酗酒被辞。霍拉帕搬出宿舍,给胡奥塔里一本孩子们的书。酒吧,霍拉帕与胡奥塔里聊各自情伤。
14、安萨在冶炼厂当女工。
15、【中点】酒吧门口,霍拉帕抽烟。建筑工地,霍拉帕运小车,继续酗酒。
16、【第一个矛盾解决:察觉彼此的等待】安萨与霍拉帕在电影院门口相遇,说开,离别时互相握了手。45min
17、安萨在超市买了起泡酒,盘子和刀叉。
18、霍拉帕买花。
19、【第二个矛盾发生:酗酒争议】安萨与霍拉帕在家中共进晚餐。两人坐在沙发两侧,收音机中的战争。霍拉帕在大衣口袋里拿酒,安萨说明父亲死于酗酒,两人因酒爆发矛盾。50min
20、安萨把盘子和刀叉放回洗碗机。
21、霍拉帕在酒吧饮酒。
22、安萨在工厂扫地,坐公交回家。
23、霍拉帕在建筑工地推车,再次因酗酒被解雇。
24、【副线故事】安萨和莎拉喝咖啡,骂男人都是猪。
25、霍拉帕待到酒吧打烊,被赶走,睡在公园长椅。
26、安萨睁眼躺在床上。清晨收养了一个流浪狗,带回家洗澡。
27、【第二个矛盾解决:霍拉帕戒酒】霍拉帕和胡奥塔里在酒吧,霍拉帕决定不喝酒。霍拉帕在膳宿公宿失眠,把酒都泼到洗手池。
28、霍拉帕给安萨打电话,两人和好,相约见面。65min
29、【第三个矛盾爆发:突如其来的车祸-霍拉帕再度失约】霍拉帕找邻居借大衣穿,出门被撞。
30、【灵魂黑夜】安萨在屋中雨帘后等待霍拉帕。安萨在工厂工作。
第三幕:圆满结局
31、【第三个矛盾解决:胡奥塔里告知安萨实情】胡奥塔里找上安萨,解释霍拉帕被撞的事,安萨在遛狗,他她第一次知道霍拉帕的名字,安萨给了胡奥塔里丽莎的号码。
32、【足球再度出现,成为生活的打点】安萨去医院给霍拉帕读报,聊到足球霍拉帕的眼皮在跳。70min
33、安萨坐公交回家,身后是一对情人。安萨在工厂啃面包。
34、【安萨的主动性:执着坚守】安萨在医院给霍拉帕读报,尝试读他感兴趣的内容。73min
35、安萨和狗坐公交回家,接到霍拉帕醒来的电话。
36、医院,安萨亲吻霍拉帕的额头,霍拉帕醒了。75min
37、【主、副线收束】长椅上,丽莎和安萨聊各自的男人,都已幸福圆满。
38、【工人阶级之互助】护士给霍拉帕她前夫的衣服穿,霍拉帕支着拐杖。
39、【圆满结局】安萨、霍拉帕和那条叫卓别林的狗朝公园远处走去,一派祥和。78min
· 人物分析
故事是对生活的比喻,而故事中的人物则是对人性的比喻。《枯叶》中的工人形象则是一个成功的喻体,以小见大,诠释了赫尔辛基工人群体在严酷的生活环境下,仍然自觉创造的幽默感以及复古而永恒的温暖、团结之心。由此可见,该故事的人物设计具有极强的特征与倾向性,即人物塑造(外在)的喜剧性与人物真相(内在)的温情色彩,两者合璧抵抗战争的残酷、生活的潦倒穷困。
“一个喜剧人物的创造是通过赋予这个角色一种“幽默”,一种人物自己看不见的执迷不悟。”该故事人物塑造的喜剧性主要建立在语言之上,在对白上表现出显而易见的幽默语感,而演员面无表情地讽刺与挖苦进一步放大了幽默效果,结尾处那条叫卓别林的狗更加暗示了人物设计上的“卓别林式”幽默——人的活动与机械装置的类似性,一种人物看不见的“刻薄”。例(情节点第24条):
安萨:我以为他会是一个不一样的人。
莎拉:哪方面?
安萨:他当时的表现。
莎拉:男人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都差不多烂。
安萨:你说得对。
莎拉:男人都是猪。
安萨:你别侮辱猪,猪聪明又善解人意。
莎拉:当然,给猪敬一杯。
故事中这样的讽刺还可见于各式的谈论:足球、电影、卡拉ok、杂志、老板...这些对话的喜剧性是直接而迅速(使观众发笑)的。而对话必须由人物提供,从亚里斯多德到车尔尼雪夫斯基都阐述过滑稽对象“无害”的性质,即当人物具备某种滑稽性则必然无害,该故事中的人物完全符合这样被剥夺生产资料的无害性,然而,这种幽默的对白发生在艰难的生存基础上更加可贵,这样的可贵又强烈地导向人物内心的可贵之处——朴素的温情,最温存是最内敛。
揭开喜剧表层的面具,来到人物内心的真相。“人物真相的关键是欲望。”对于主人公安萨与霍拉帕的欲望动机,可概括为出自生命本能的生存意识及原始的爱欲,如此单纯也如此真诚,人物动机拥有完全的纯粹性。
由此可见,关于人物真相的“维”事实上极其单一,几乎只有一个上扬的基调。那些淳朴的善良、古早的爱意、过时的团结——一种遥远的旧时代的心绪,在价值取向上都是单一积极的,而一生万物。不妨说,这也是一种关于“善”的执迷不悟:人物真相中的温情与人物塑造上的喜剧色彩互相包裹,成为剧作中善良的喜剧、幽默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