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罗又一个多月没更新了。

后台读者纷纷问:去哪了?

答案,是医院。

今年,一款治进行性肌萎缩的药,纳入了医保。

所以,为了能多活几年,我必须开始频繁住院。

抽血、照X光、打麻药、脊髓腰穿……

其中最痛苦的,是做肌电图检查。

就是往身上扎十几根针,之后再用机器,把电流导进我体内。

那神奇的感觉,就像上刑一般。

...

疫情原因,医院采取了全封闭式管理。

全天禁止出门,禁止收快递、点外卖。

简陋的环境中,我吃着寡淡的饭菜,每天的心情苦不堪言。

好在,一部剧的出现,给我的住院生活,增添了一抹滋味。

跌宕严谨的故事,极具匠心的布景,返璞归真的演绎……

这部剧,似乎把我的灵魂抽离出了现实世界,带到了一个充满真实感的三国时代。

《风起陇西》

...

这大概是中国第一部,古装谍战剧。

三国时代,群英混战,除了战场上的搏杀,还有情报线上的争斗。

建兴六年,诸葛亮北上伐魏,顷刻间便攻下陇右三郡,令曹魏惶恐不安。

势如破竹之际,诸葛亮率军剑指长安,同时任命马谡防守街亭。

结果,曹魏大将张郃突袭街亭,马谡大败。

首次北伐,也因此走向了失败。

...

这,就是《风起陇西》的故事背景。

据记载,街亭作为军事要道,事关整场战争的成败。

而马谡,之所以兵败,是因其能力不足,性格傲慢。

那么问题来了——

诸葛亮为何要用水平堪忧的马谡,去防守至关重要的街亭?

他为何不亲自坐镇,或者让老将魏延、新锐姜维担此重任?

历史,没有给我们答案。

...

于是,《风起陇西》的原著作者马伯庸,就根据这一谜团,脑洞大开。

马伯庸想:诸葛亮之所以如此决断,有没有可能,是因其收到了一封假情报?

是不是那封假情报,让他以为张郃不会攻打街亭,所以街亭不必用大将防守?

假设事实果真如此,一切就都解释得通了。

《风起陇西》的故事主线,就是寻找这封假情报的来源。

...

蜀汉特工荀诩(白宇 饰)奉命前往曹魏,刺杀一个叫陈恭(陈坤 饰)的人。

陈恭,明面上是曹魏的军事主簿,实则却是潜伏多年的蜀汉间谍,代号“白帝”。

荀诩的上峰认为,陈恭可能已经叛变,可能就是他把假情报,送到了诸葛亮面前。

但?

陈恭告诉荀诩,自己没有叛变。

诸葛亮之所以会收到假情报,是因曹魏间谍“烛龙”,渗透进了蜀汉的情报机关。

...

烛龙究竟是谁?

在解读这个谜题之前。

我想先回答另一个,你们心中可能存在的疑问——

《风起陇西》明明是一部虚构作品,我为啥还会评价它,充满了真实感?

没错。

这部剧的主人公和故事主线,确实都是出自创作者的想象,并没有史料记载。

但,它却用匠人般的美术细节,营造了极具代入感的,三国时代的环境氛围。

...

可能有人会问:小罗,你又不是古人,你怎么知道三国时代是什么氛围?

我想说,但凡读书人,基本都了解一点——

三国时代,不仅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更是一个极端残酷的时代。

《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就根据民间故事,写下过这样恐怖的文字:

那日刘备和吕布在沛交战,大败而逃。在去投奔曹操途中饥肠辘辘,刘备只得去村子里求食。一日,到了猎户刘安家中,刘安听说是豫州牧刘备到了,想寻找野味供食,一时找不到,就杀了妻子,把妻子肉煮了给刘备吃,刘备吃的时候问:“这是啥肉?”刘安答:“是狼肉。”刘备不怀疑,就饱食了一顿,第二天拂晓出发时,到后院牵马,忽然见到一妇女被杀死在厨房里,手臂上的肉都已经割去了,问刘安,才知道昨夜吃的肉,就是刘安妻子的。刘备不胜伤感,洒泪上马

...

注意,这个故事的恐怖之处,并不在于刘安杀妻煮肉。

而在于,刘安把杀妻煮肉,当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

事实上,《后汉书》中,也有很多类似这样“夫妻相食”的记载。

这说明什么?

在那个时代,吃不上饭是常态。

所以吃人,就成为了非常普遍的现象。

...

据史学家统计,东汉时期,中国的人口,有五千多万。

而到了三国,竟只剩下七百多万。

也就是说,短短百余年间,有四千多万人失去了生命。

因此,那个时代的特性之一,就是地广人稀,意境空灵。

这就是为什么,和别的古装剧相比——

《风起陇西》的气质并不那么繁华,而是淡泊又寂静。

无论街道还是田地,都人口稀疏,物资简约。

这样的画风,不仅符合那个时代的环境氛围。

同时更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留白之美。

...

...

...

晋代之前,中国并没有“武术”这一概念。

尤其是在命如草芥、人人自危的乱世。

很少有人会去练习,用以切磋的搏斗技巧,和用来观赏的动作表演。

那他们练啥?

技击。

所谓技击,就是追求狠辣实用,以迅速击杀对方为目标的杀人技。

这就是为什么,和别的古装剧相比——

《风起陇西》的动作场面并不那么炫丽,而是粗暴又凌厉。

...

...

...

这,就是我说《风起陇西》充满真实感的原因。

表面上看,它似乎架空了历史,凭空捏造了一堆本不存在的人物和故事。

但其实,它是用另一种方式,让我们感受三国时代的文化风貌,和思想主题。

三国时代,最关键的思想主题是什么?

史学泰斗许倬云说,是“义”字引发的悲剧,是理想主义的破灭。

...

《风起陇西》亦是如此。

陈恭和荀诩,就像关羽和刘备,是一对结义兄弟。

而作为义兄,荀诩对陈恭说的每一句话,都深信不疑。

陈恭说自己没有叛变,荀诩就放弃了对陈恭的刺杀。

陈恭说假情报是被烛龙替换的,荀诩就放弃了对陈恭的追查。

即使放弃这两件事的代价,是荀诩自己,有可能会因此丧命。

...

陈恭告诉荀诩,有一个叫谷正的人,可能跟烛龙存在联系。

结果,荀诩二话不说,就去调查谷正,甚至把谷正逼死了。

...

荀诩的义,是好是坏?

我猜,随着情节推进——

《风起陇西》多半会像《三国演义》一样,演变成理想破灭的悲剧。

理由,是当荀诩斩钉截铁地选择相信陈恭时,陈恭避开了荀诩的眼睛。

陈恭低下头,似乎心事凝重,不愿意直面荀诩那义无反顾的热情。

...

陈恭的身份,真的仅仅只是蜀谍白帝吗?

第一集,在上峰冯膺的逼供下。

荀诩说出了这样一个细节——

年轻时,陈恭曾是李严的门生。

...

而李严,是曾被刘备托孤过的蜀汉重臣。

同时也是诸葛亮在政坛上,最大的敌人。

什么意思?

契诃夫说:如果戏剧中出现了一把枪,那它未来必会发射。

“陈恭喜好奇门遁甲之术,曾经是辅汉将军李严的门生。”

这句话,就像一把狙击手的枪,早早就埋伏进了整部剧之中。

...

有没有可能,白帝就是烛龙呢?

对此,我选择保留疑问。

但我猜,无论陈恭隐瞒着什么。

陈恭和荀诩,之后都很可能会走向反目。

...

最后,我们再说说剧里的终极谜题吧——

烛龙,到底是谁?

第六集,根据手中掌握的信息。

荀诩在脑中,复盘了“街亭情报案”。

请仔细看,下面的这段台词和图片:

...

注意。

荀诩在复盘中,一共提到了四个人。

一,是诸葛亮的副手:长史杨仪。

史料记载,自建兴三年起,杨仪便跟随诸葛亮南征北战。

杨仪虽然心性狭隘,但却至死,都从未有过叛国之举。

作为“根据三国时代背景,进行合理想象创作”的影视作品——

《风起陇西》应该不会把烛龙这一虚构身份,强加给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

更何况,向诸葛亮提议整肃蜀汉内部,彻查曹魏间谍的人,也正是杨仪本人。

...

...

二,是荀诩的上峰:冯膺。

和杨仪不同,冯膺是一个虚构的角色。

然而,冯膺虽能够接触到白帝密信,也有机会篡改密信内容。

但同时,他也是蜀汉的高级间谍长官,是白帝的第一对接人。

假如他是烛龙,那蜀汉就不应该只是四面透风,而应该濒临亡国了。

...

...

三,是冯膺的小舅子:孙令。

和冯膺一样,孙令也是个虚构的角色。

作为负责总务后勤的官员。

孙令手中掌管着,用来解码白帝密信的雕版。

也就是说,他是最有机会篡改密信,甚至篡改解码雕版的人。

因此,在以上三人中,他也是唯一一个,有特别大嫌疑的人。

...

...

然而,只要往上滑,仔细看看荀诩的复盘。

你就会发现,那段台词中,其实还有第四个人。

“在武都的时候,高司尉(高堂秉)跟我说……”

没错。

荀诩这一切的推理,全部都只是建立在,高堂秉的口述之上罢了。

...

就像荀诩之前误杀谷正。

也仅仅只是因为,听了陈恭的一句话。

...

在我看来。

除孙令之外,高堂秉最有可能是魏谍烛龙。

理由,有两个。

首先,荀诩被派往曹魏,执行锄奸任务时,途中遇到了高堂秉。

...

也就是说,除了单线指派荀诩的冯膺之外——

高堂秉是唯一一个,知道荀诩去了曹魏的人。

然而,荀诩第一天刚刚找到陈恭。

第二天,曹魏就收到了烛龙的密信。

...

再者,了解马伯庸的人都知道,马亲王很喜欢玩文字游戏。

比如,唐代的《安禄山事迹》中,有过这样一句话:

“骑士张小敬先射国忠落马。”

结果,马亲王就根据这句话,脑补了张小敬的故事。

也就是《长安十二时辰》。

...

去年年底,同样改编自马伯庸小说的《风起洛阳》开播。

而我记得,这部剧的主人公,名字叫高秉烛。

什么意思?

我们开个脑洞。

试试把两部《风起》里的人物姓名,连起来读。

高堂秉,高秉烛。

高堂秉是烛龙。

...

关注罗罔极,不定期推送有独立思考的高质量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