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希区柯克

“史上百位伟大导演之一”,同时拥有着英、美双重国籍,并同时符合电影作者论的导演,编导合一,并时不时客串演员,有些电影中看到的胖胖的高个子老头,那就是希区柯克。

他开创了新的电影类型——惊悚片,何为惊悚,不同于外在幻化的魑魅魍魉,希区柯克说“人的恐惧非真实存在的外物,而是源自人内心的邪恶。”人永远是复杂的且可能充满邪恶、善良等多种复杂的品质。

《惊魂记》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也是这部影片使得心理惊悚片正式成为恐怖电影的一个亚类型。

但同时“经典浴室谋杀案”也让“蒙太奇”的剪辑方式形成强烈的个人导演风格。

——对女主的选择

希区柯克酷爱金发女郎,从她经典影片中美丽的金发女郎可看出,他的审美真的完全美式化。有趣的是他认为“金发女郎最适合被谋杀”,不知道是不是如此漂亮的美女被谋杀更能激起人们的好奇之心和视听冲击。

据说拍摄《惊魂记》时,希区柯克准备了很多木乃伊,由女主惊叫程度确定了一个果窖木乃伊摆放及空间场景。

——音乐与光影的运用。

电子噪音,无声,舒缓的音乐的交叠,仿佛是空气在不时被激活,被放大,而后又重归沉寂。希区柯克的众多电影的摄影角度、化妆布景、光影构图都受到了德国表现主义风格的形象,电影是视听的艺术,于希区柯克而言更是一场心理戏剧的开展。

例如:第二层叙事中母亲的光影早于诺曼本人出现也预示着母亲的人格将最终占据诺曼的大脑

——对造型,空间的布置,与故事基调的符合。

希区柯克有个习惯,先搭造型、空间再将叙事内容、情节与之调整。

而关于《惊魂记》的造型是他偶然路过一个汽车旅馆,旁边有一幢诡异的哥特式的小楼。并且有着真实人物做撰写剧本依据。

诺曼的办公室,客厅猛禽的标本,看似无害的儿子背后是有着另一面,邪恶的猛禽。猛禽的投影,是诺曼给予观影者的内心的恐惧的投射。

——俄狄浦斯式的恋母情结

《惊魂记》中占有欲极强的母亲与被控制下扭曲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儿子,最终构成了这场心里犯罪。并添加入弗洛伊德式精神分析,但它确是希区柯克式的精神分析,是精神分析的心理犯罪,是对个人心理的阴暗时刻的剖析。

但这并不是他首次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入影片中,早在《爱德华大夫》,他就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释梦理论引入电影中,从而开创了精神分析电影的先河。随之在《后窗》,他在片中再次运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原理,并采用窥视者的视角进行拍摄。

显然这是欧美式的犯罪,而非是“冉阿让”式的犯罪,第三世界中仍然有许多“冉阿让式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