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
第十三部伯格曼,毫无疑问,如同一杯浓烈的红酒,或是用血书写的诗篇,这是一部值得也必须一品再品的佳作。
看了一遍半,先前看了一半搁置了,接着看完后又觉得不够过瘾,接着把前面的温了一下,每个细节都看得更透彻了。好似循环的枷锁,一股化不开的情感如鲠在喉。
不像《安娜的情欲》,没有到结尾才亮出爆裂的时刻,而是每一秒都心如刀绞、雷霆万钧。犹如喘息般的深沉节律,每一帧都是对情感世界的最高提纯。
片中彰显着多重张力反差,外景的花园是童年记忆的墓葬,内景密闭的房间则是栗红色的烈狱囚牢;公共场合下的体面做派和私下交谈的真实性情。
此外,视听语言的运用更是纯熟且极致,看完后听觉、视觉以及情感都更加细腻和敏锐了。色彩、声音都大可以分析,而情节则是辅助性的。
归根结底,如何面对他人的痛苦,如何爱他人?
2025.3.15观
2025.3.24
《呼喊与细语》观感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札记
B7.4继续戈达尔,就要创新就要叛逆!叙事方面,大体和《随心所欲》一样是分幕的。而又以段落织就如波浪般起伏、碎片化的,一幕幕交迭。依旧是散文电影,风格已经融入了内容,虽不乏有负片等实验(戈达尔何时不在创新呢?),但风格已经趋于成熟了 ...
第一部蔡明亮
B+8.1第一部蔡明亮,也是其处女作。没想象得那么神和邪乎,算是守正出奇的作品。叙事风格是散文化的,注重神韵和气氛,情节基本是一些小事的积累。风格并不前卫也不算惊艳-因为缺乏叙事的铺垫,冲击力并不猛烈。反倒是视听上严密精准的匠师把持 ...
观感札记
B+8.2从憔悴的面容开始,令人不忍。最后三年的历程,平静而悲戚,透过日记和相片记录下辉煌人生淡出的过程。我有些好奇。当一位如此庄重和从容的人遇到死亡的判决时是什么反应。一位业已功成名就,衣食无忧的成功艺术家,在面临要丧失一切的情况 ...
100年的邂逅-《淘金记》大银幕重温/贾樟柯映后
B+8.1前言絮叨:年初曾初看,今天恰逢活动场再看,看前略读了巴赞的文章。正值影片100周年纪念、电影130周年,重温百年前的迷影梦。卓别林-夏尔洛是永远鲜活的银幕形象,百看不厌的神话。中途小困,几次打盹。台下笑声迭起。ps.修复版 ...
观感和简评
高弧慢球-简评C+6.5,两星半。没想到是这么一贯和纯粹的“运动电影”-反倒是对传统运动类型电影的一种否定和超越。不可否认,观感极为平淡。不仅无法理解美国/运动文化(当然我尊重),更无法理解这项运动本身。对于不理解规则的人来说,无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