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社会就像泡澡一样”

所以小麦的涓的故事溺死在了这个灰色的浴缸里…连声响都没留下。

导演的功底之强,服化道,景深,调度…都会根据二人的人物关系产生变化。马路前小麦小涓和红灯刚好形成的红绿灯,感情发生质变的过程中二人从未再同一个景深中,以及当小麦得知学长让女友送去陪客后,学长在画面中从高位走向低位的变化。电影里的态度细节都展现了导演的能力之强。

编剧功底之强,简短的时间内,通过小涓父母的拜访,和小麦父亲的到来,给二人的人物背景补上。告诉关注,带来融合菜和葡萄酒的小涓父母,衬托出小娟出生于一个现代化但是高压的家庭环境中,母亲的说话方式也和小涓的如出一辙,更加周旋更加话中有话。相反,小麦父亲的独自拜访,以及带来的传统的寿司,包括画面中父亲坐在沙发上,而小涓二人跪坐在地上的姿态也表示了小麦的家庭氛围。父亲直接的话语习惯,也补全了小麦说话直接的底色。
电影里的小麦和涓和绝大多数文艺青年一样,偶遇,熟知,告白,接吻,同居,工作,争吵,冷漠…这是多少大学情侣在毕业后到真实写照…有人说小麦本身就是一个现实主义,这与本质上是浪漫主义的涓背道而驰。但是现实主义似乎不会在露天的阳台安装木地板,现实主义也不会租一间装潢老旧没有空调灯光昏黄通勤困难租金昂贵的出租屋吧…二人本质的差异是在社会的浸泡中展现出来的,而非一开始就本质的无法接受。
无论这部电影多少人说无聊或是平淡或是俗套。在我眼里这部电影都是优秀的爱情电影。在我心里这是一部送给年轻人的一部爱情电影,很可惜的是,或许很多年轻的观影者们还尚未发掘的影片最深入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