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压根就不知道这部电影,更不了解电影背后的原著小说,我就是昨晚躺在床上刷B站时,这部片子忽然出现在屏幕前,就这样突如其来地被推送给了我。《书店》,我一看片名来了点兴趣,那好吧,反正一下子也睡不着,就姑且看看。
今日回想,发现这片子后劲还不小,那种穿透骨子的残酷竟以一种异常冷静、克制的态度来表现,丝毫不在乎观者的失望,甚至绝望。
于我眼里,这是个彻头彻尾的普通人被现实无情碾压的故事。故事发生时间是上世纪中期,女主角弗洛伦斯是个丈夫不幸死于战争的寡妇,她来到一个海滨小镇自主创业开了一家书店,这是镇上唯一的一家书店,开在了一栋老房子里。而老房子呢,被镇上相当有权势的一位贵妇看中了,她想另作他用,因此女主的存在成了她的眼中钉。刚开始时,我一边看一边想,这不会是个试图予人希望的励志故事吧?书店用知识、用情怀渐渐改变了小镇上的人们,为人们打开了新的世界,但店主无奈遭到权力欺压,她必须与不怀好意的权贵展开一场艰难的斗争之类的。嗯,我可不想在睡前给自己灌鸡汤,那会让我严重失眠。
所幸,剧情根本没朝那个方向发展,这让我多少有点小惊喜。电影后面的剧情其实用不着细说,女主最后如蝼蚁一般被碾压,店被夺走、书卖不成、没有补偿,自己也被驱逐出小镇。即使她遇上了知音,遇上了个别同情她、想要帮助她的人,也无力改变现实,在这个小镇,她的结局早已被写好。
女主人设如何?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她只是爱书(未必博学多才),想要认真经营一家小书店;她其貌不扬,也不善社交;她待人做事朴素又单纯,性格执着。小镇上的人呢?大多不仅普通,还庸俗无趣;对别人的不幸冷眼旁观;为了利益、为了自保,不惜出卖别人。
全片叙事风格简简单单、平平静静,一个骨子里残忍无比却又真实无比的故事就这样被抛给了观众。一个无权无势、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当她无意中触碰到了权贵的利益,不幸的下场几乎毫无悬念。虽然电影的结尾试图用一个小女孩的行为及转变来稍稍抚慰观众近乎绝望的情绪,但在我看来,这个结尾很无力,无力得宛如一场梦。
电影里有个场景,女主和一位隐居避世的老先生在餐桌前谈话,两人真诚地聊了一会后,女主最后说了一句:“有生命的地方,就会有希望。” 老先生既敬佩又略带揶揄地回复她道:“天啊,这是多么惊人的想法啊!” 然后两人相视而笑。
还能再无情一点吗?现实也许能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不止一场外遇
不记得这部电影具体是什么时候被引进国内公映的,只记得当时听院里的大人们讨论这片子时,有人轻描淡写说了一句:“就是讲了场外遇”。我那时还是小孩,爱情、婚姻、婚外恋什么的,我才没兴趣呢。后来很长时间,我几乎把这部电影给忘了,直到前两天刷 ...
元首回来了,元首从未离去
很棒、很有意思的一部电影,喜剧的外壳、犀利的内核!通过让元首穿越时空这个巧妙的设定,电影创作者向观众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在二战结束七十年后的德国,阿道夫·希特勒在这片土地上还能得到人们的支持、拥护和欢迎吗? 《 ...
可以赞美平凡,但请不要歌颂平庸
又是一部刷B站时被随机推送给我的影片,不过这片子看到最后简直令我大失所望。 全片共三幕戏。第一幕,末日降临。人类在持续的灾难与死亡之中等待着世界末日的到来,末日这一天,街头以及人们的房屋上,到处是一个名叫查克的人的照片 ...
是的,就要那个单纯、天真的视角
很明显,《乔乔的异想世界》不是一部历史片,而是一部以特定历史作为背景的奇幻喜剧片。有观众觉得这片幼稚,对此我完全不认同,于我,幼不幼稚看的是内核。 可爱的主角乔乔是第三帝国的一名希特勒童子军成员,热情地、忠诚地崇拜着自 ...
一点点不同看法
这部剧的豆瓣评分高得惊人,带着如此高分预期去看片,说实话,它让我有些失望。 这部剧的最大优点是它的德国人视角。柏林的五个好朋友,两兄弟上了东线战场,两个女孩一个成了战地护士一个做了歌星,另外还有一个和其中一位女孩相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