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以前就看过,属于黑泽明电影里不起眼的一部,但也是很伟大的一部。罗生门,七武士,梦,乱,影子武士,八月狂想曲……每次看完他的片子总给我一种想要说点什么的冲动。当时就是没有进一步思索也未留下记录,久而久之那些话也消散在时间里。
影片生之欲,很简单,很好理解,非常流畅的看完。喜欢老人和女孩的那段相处,也正是女孩的启发让这个恐惧死亡的老人开启重生之路。在老人受启发后决定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时候,他走下楼梯,恰巧一群年轻人唱起生日快乐,仿佛在庆祝他的新生。
我们假设一下,当我们也如故事主人公那样只剩下半年的生命,我们会做什么。毫无疑问,最初一定是陷入悲痛,或死死抓住家人,或将希望寄托与他人的陪伴和怜悯,又或者用今钱买来酒精和欲望。他一一做了尝试,而答案很明显,这些都无法带来救赎,因为人是孤独的,人始终要一个人承受痛不欲生的绝境。
我判断人是孤独的时候并非有多么悲观,而是给其假设一个前提,如果一个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活着,那么他是孤独的。那么,抛开以自我为中心的前提,去做点什么,以别人的快乐而快乐,那他就会体会别人的快乐,这种快乐会呈现指数级别的增长,人世间也会少很多孤独绝境。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思路,不需要解释更多。
然而现如今谁还把奉献当做自己的人生选择。他们更多的追求自己短暂的快乐,殊不知这种快乐是孤独的,自我的,内耗的,会消散的,没有生命力的。真正的有生命的快乐是付出,是创造,是传递,是给予。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活着不是指肉体的存在,不是指肉体进行的生化生理反应,不是一架人型机器在良好运作。活着应该是用爱渗透浸润,留下些有意义的东西,这种东西会以另一种方式让你继续活着。
如果你只把自己当做一个情绪生理容纳器,不断的优化自己的情绪体验和身体舒适度,你是不是就得承认你的人生就是这样一个无解的悲剧呢,一旦生理死亡降临,容器腐烂,你仿佛从未存在过。而如果你意识到人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存活,那么你也许会活的比你的生理生命要长久很多。
有些人短暂清醒过,有些人一生从未清醒过,有些人可以在清醒后保持清醒着。
我希望我的清醒能保持着。不是酒后短暂的誓约,而是真的扎根内心的清醒,偶尔会迷失,但清醒必须是主旋律。尽力去爱吧,摆脱肉身的桎梏,以获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