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某些部分底色近乎冷酷,手术刀般精准剖开人的心理活动,带领观众看见男女主的不完美。
“完美”这种词太光滑了,不如说撕开洋溢着梦幻泡泡的薄膜,戳破精心为自我构建出的帅气或美丽形象,瞅见底下那只瑟瑟发抖、皱巴巴的粉红肉团,该浪漫的时刻无聊,该勇敢的时刻软弱,似乎要关心对方的时刻,心里充斥围绕自我打转的念头。
这是爱情片,但试图触碰浪漫爱情的两个人,选择的是最俗气最平庸甚至琐碎的方式。即便进入约会环节,双方并没有怀抱什么遇到真爱的幻想,只是过于孤寂而想要与人亲近。
男主站在女主家楼下想不起她的名字,从前约会过的女人们的名字从脑内闪过,至少在此刻,他并没有真正在意女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鼓动男主前来赴约的仅仅是原始的欲望,他已经半年没有与人交往,急切渴盼着能够拥有美好的夜晚。直白点说,最好是一场酣畅淋漓的sex。
对于能否达成心愿,他并没有非常肯定,也没有充满自信,站在自动贩售机前犹豫不决,担心初次约会显得目的性太过明显,内心深处又无法不承认他渴望的是什么,最终是万一进展顺利他没提前买错过机会,这个想法说服了他。
赴约路上,男主脑子里转动的是遗憾错过的主队德比,明天要吃的巴基斯坦烤肉,女主为什么请他去家里吃饭约会而不是在餐厅,这点让他觉得有些怪,有些不太适应,但又觉得不错,很方便吃完饭气氛正好。
前半段的聊天很生疏,也很浮于表面,时不时蹦出细碎尴尬的场面。有那么一些些瞬间,男主觉得,我为什么不待在家看足球赛?女主觉得,为什么我要邀请陌生的男人闯进私人空间?
男女主的分歧也始终存在,比如女主提到女权主义者的名字,对男主来说是陌生从未听闻过的单词。倒不倒红酒的微妙议论,男主并未意识到女主纠结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女主面临的平衡理念与欲望的难题。
两个人很难放下心防,小心翼翼地掩饰真实的自己,试图表现友好。仿佛一脚踩空掉进舞池面对陌生的舞伴,怀着好奇和些微的畏怯,试探着熟悉双方的节奏。很认真想要跳好今晚这支舞,一点点卡上节拍,现实是磕磕碰碰步子不整齐,手脚放错地方,你踩我一脚我带错一圈。
男女主隔着餐桌凝望彼此,想象对方年纪变小的样子。似乎很浪漫的桥段,双方在游离出神。男主默念今晚足球队比赛球员的名字,女主的目光忍不住偏移,没有盯着男主的脸,而是在盯家具翘起的边(?)。
导演精准地把两个人从里到外切成片片,翻找出绝不会暴露在外被人知晓的真实念头,打特写呈现在银幕上毫厘毕现。一边又以近乎毛骨悚然的温情和宽容,轻轻抚摸过这份滑稽可笑的横截面。
男主接到女儿的电话,劝她待在不喜欢的派对继续跟朋友相处,并不是真心觉得这样对女儿更好,而是他隔半年难得寻觅一次约会,爱女儿的心往后捎捎,短暂将父亲的身份丢旁边。
说他不是好父亲吗?算好的。但他完全是好父亲吗?也不是。他有自己藏起来的私心,被导演不留情面地打下一束灯光照见。对女主也有不耐烦的情绪,女主问他要不要去接孩子可以陪他一起,男主赶紧换话题,心想没养过孩子在说啥。
女主问到他的职业,男主被随意的提问打击到痛点,窘迫没能当上大学老师,表面还要装出满足和笃定的风度说不后悔。
电影总是不断地揭开人的弱点和不完善。越是想要藏起来,越是被扯下体面的外衣暴露在外。
在接近冰冷的审视下,又柔和地留出一线希望。
舒适惬意的sex之后,两个人都蛮开心。男主想留下,女主想劝他留下,温存聊天直到女主提到养狗时气氛滞住。
养只狗狗,在生活里引入新的生命,隐约透出正式在一起同居生活的前景,而这幅图景,当然并不是全然美妙的,几乎提出的下一刻便被需要背负的责任如阴影般缓缓覆盖。
男主走进过一段婚姻关系,背负着和前妻轮流抚养孩子的压力,想逃避沉重只享受愉快,要离开又感到撕拉开的不舍。女主也有些后悔太快放下心防,过往恋情带来的缺乏安全感,潜意识选择的异地恋模式,映照出她渴望亲密又想要保持距离。双方都充满不确定。
对沉重责任的潜意识逃避,对需要付出精力时间磨合的不适,以及对彼此心意的不安。“我似乎有点喜欢他/她,但他/她像我这样喜欢我吗?”就算开口说挽留,对方是会感到惊喜,还是被自己粘粘糊糊的举动徒增厌烦?
关于明天男女主各有日程,一个要去吃巴基斯坦烤肉,一个想去逛古董市集。在一起意味着为彼此让步,哪种生活是他/她更想要的?一个人的自由和孤寂,或两个人的依偎但计划全盘打乱。这是对爱情所占据重量的判断。
对我来说,看这部电影比起爱情更像看奇幻片。具体情境离得太远,没有接触过约会文化,也很难想象持续不断对爱情的追索。
约会接触认识不同的人,尝试进入亲密关系。作为成年人,一个结过婚有孩子,一个谈过不少恋爱,仍会犹豫害怕试探小心翼翼,在约会中欠缺自信,也未能笃信任何事实。
没有把男女主当作完美爱情片的主人公去捏造,两个不完满的人碰撞,度过前期生疏乏味的聊天,看似交谈又仿佛自说自话,到突发事件打破界限,试着坦白和交换感受,真正看见彼此的存在。
平凡的两个人,一场寻常的约会,竟然也渐渐雕琢出爱情的形状,鼓起勇气折返身,被拒绝也好被嘲笑也罢,比起自尊心不能错过眼前人的念头大于一切,于混沌中诞生了纯粹而美丽,熠熠闪着光的事物。
仍然存在模糊不清的阴影,近乎阴郁的部分,但比起《完美陌生人》人际关系地狱,这部实在温情得多,或者是导演有意的宽纵。
头脑特工队要素的使用很好玩儿,两个人约会整出八个人的唧唧喳喳,真热闹啊,也很适合翻拍,同样是约会,放在不同国度背景下两位主角的人设、话题和突发事件换一换就能做很多不同的花样和脑内团队的大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