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8/7.9
在我看来是中规中矩的二流佳作,没有真正的深度和新意。(左右的人占座还交头接耳,哄堂大笑,完全不知道有什么可笑的。)
开场揭露的矛盾一边是酒精代表的激情新生代,另一方面是被漠视的边缘化老顽固。当看到男主落寞沉腐死寂的生活,面临着老年危机时,我们不难猜测情节大致是家庭和事业的救赎之旅。酒精计划作为挑战和转机,似乎一切都在朝着既定的戏剧方向发展。
和刚看的《窗外有情人》不同,本片完全没有外力或意外事件加于人身上-除了酒,人物弧光完全是内在引起的。酒精度的变化伴随着剧情发展的双重墒增,情节走向不难猜测,从低处起始先是好转突破临界点后再恶化跌入低谷,最终回归平静。几条故事线都遵循这样的规律。不过略带戏剧性的一笔在于tommy之死,随后却又收束在了毕业的酒宴。
仿佛一场游戏一场梦,究竟什么改变了?在视听的盛宴和炫目的场面下,究竟有什么思想和情感是其表达的?只有男主的救赎和重生是唯一相对明晰的主线,其他则是含混的旁侧的枝桠,整体则显得空洞、浮夸和凌乱,缺乏内在的统一和紧凑性。叙事的节奏把控不够精准,很多地方是反类型预期的,表达的情感也不够透彻。
ps.酒这个东西始终处于暧昧和善变的境地。酒精的魔力被尼采歌颂为迷狂,也被称为成瘾和危险的象征。我对此既陌生又憧憬。
维度 ★(1-10) 级别
个人感受(观看价值) 7.9
思想/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7.7 A
叙事水平(文学/文本价值) 7.8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视听效果) 8.1 A-
选角/表演 7.9
25.7.13小西天
ps.第一部温特伯格,依旧是麦斯
我的影评合集:Aleph-我的影评
观感简评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评分:A-8.0首先,谈谈标题“1951年的欧洲”。一个时间-1951,标志着战后重建期的末尾,战争的问题已经被转化至次要位置了,无论是罗西里尼——在拍完“战争三部曲”后便将目光移至了新的现实问题——还是其他人都开始从战争的阴霾中离 ...
简评
评分:7.9和奥尔米《米兰心事》、《工作》类似,本片既有着旅行者眼中异域风光的魅力-独属于意大利的街头风情和城市景致,也有着与之对应的人物内心氛围和情感纠葛。精巧严密的情节同纪实性的风格完美融合,戏剧性以难以预料的方式恰到好处地蕴酿 ...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80周年纪念-兼评罗西里尼“战争三部曲”
公众号图文版:https://mp.weixin.qq.com/s/or3Tig9fFd9Zh9GYUITUdA引言赶在今年此时才观看罗西里尼,实在是缘分和命运的安排。一是正好标志着新现实主义运动开山之作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诞辰 ...
三部曲之末《德意志零年》-末日的献祭评分:A-8.3背景-主题-叙事作为罗西里尼“战后三部曲”之末,和系列作品前两部略有不同,影片选择以战后德意志民族作为聚焦点-而且不带有任何审判意味,因为不是直接描绘战争和纳粹的暴行,而是仍以一个 ...
全方位深度解析-宗教类型片与《圣弗朗西斯之花》
评分:B7.4中规中矩之作,与早期新现实主义-即便有所延续、并非背离-逐渐分道扬镳。很传统的段落化叙事,故事背景是虚设的,情节的片面的、缺乏层递与关联呼应,人物和事件都因此不真实融贯。(尽管比《黑水仙》这样的好莱坞版类型片要好些)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