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0中规中矩
母亲节和母亲一起看的,也是阖家团圆的一天,刚和各路亲戚们告别。
比小津和《幻之光》甚至是《童年往事》更轻灵,比《横道》则更为传统和严谨,没有阿彼察邦的自然和灵气,没有《灿烂人生》的厚度和广度。
观感:
对我而言还是太过平淡和轻巧,看多了容易审美疲劳。可以用带有温暖的滤镜撷取这些,但是生活不止美好的点滴。舒心但谈不上喜欢,不知道是口味问题还是功力尚欠缺火候。不过适合作为茶点调剂,不用多想,看了就忘也挺好。
这个时期的是枝裕和大概介于一流二流之间。一贯严谨又适可而止的风格,对生活细微的记录,无论视听还是内容都略有匠气痕迹:轻音乐的bgm、封闭构图…
油画风、散文化,日本城郊,生活气息。小清新,小遗憾,小感慨、小确幸…
大致和小津、侯孝贤一脉,侘寂美学。(没看过成濑)主题依旧是生老病死和点滴小事,但没有太多深度和力度,更多是流于表面的描绘。
特写细节,表现情感波动和人际纠葛。从一个人/家族身上看到其一生的轨迹-过往和未来。
蝉鸣和风声,饭桌聚餐,唱片记忆,山路与树荫,蝴蝶-亡魂…
日本的礼仪和委婉的文化
维度 ★(1-10) 备注
思想深度(学术文本价值) 7.9
个人感受(观众传播价值) 7.9
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8
叙事水平(文学价值) 8.2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专业价值) 8.1
25.5.11于小西天
ps.第二部是枝裕和(此前看了大半幻之光,但毫无印象),后面准备看杂志专题。
观感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大银幕重温-再评《红高粱》
评分:B+,保持初看的7.6(3.8/5)前言:想当初在老家大棚里拿着pad看的,体验很一般,这次终于在大银幕重温。时隔九个月,对电影的理解果然发生了质变。评析:大银幕上观看,优点和缺点都被清晰地放大。首先是剧作的痕迹比较重。这与文 ...
这不是电影!
评分:C,5-6。简评:看的第四部格林纳威,没想到能差到这种地步(同时把莎翁也糟蹋了),再次挑战了我的底线。几乎是我电影理念和创作不折不扣的反面教材。电影横跨音乐、绘画、建筑到文学,这次又加上了戏剧元素。不同于塔可夫斯基、布列松、林 ...
意大利村庄的纪实史诗-从土地到上帝
评分:A-8.4暂且保留,打四星。前言:友邻评分高达9.3、码了许久没舍得看的神片,到今天的契机才看,也是顺理成章。其一原因是按照导演的作品顺序正好看到了奥米尔这部。其二是在梳理意大利电影的线索,也刚好看完了罗西里尼的前十年作品,算 ...
一双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评析《何处友家》与《小鞋子》
公众号图文版:“一双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佳片导赏《何处友家》与《小鞋子》 - 微信公众平台引言: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评析两部伊朗影史上的经典作品,一部是著名导演阿巴斯的成名作《何处友家》,另一部是十年后马基德的成名作。二者在 ...
观感-札记
简评:B-,6.5+第一次看了半截弃了,拖拖拉拉一个星期、零零散散看了四次才看完。没什么体会,只觉得形式过僵、故弄玄虚,实在空洞无趣。色彩、构图,画中画、框中框。极致的清晰和干净,(和作品中绘图师一样)每个画面都经过精心严格的控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