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本片的第一观感 是一种失望的割裂感

割裂感来自两点

第一是对佳恩的人物处理 第二来自影片后半段的崩塌

在我看来 本片可以以佳恩之死为分界线 佳恩去世之前的观感明显强于后半段

包括镜头跟随两人骑摩托经过马来西亚的每个街头 阿邦和阿迪在街边切菜 阿邦在菜市场的数次眼神特写 那是活在底层下无比卑微的情绪

那种时刻萦绕在阿邦生活中的不安感非常强烈 没有身份 就相当于没穿衣服

无法存钱 无法办理任何证件 无法作为一个“人”而活着

我当然很喜欢吴慷仁的演技 尤其是在狱中和法师的手语对话 他无法发声 所以手语的动作强烈程度 以及他的眼神就集合了这个人物此时此刻的所有情绪

那种小心翼翼 无所适从 卑微到底的情绪直接通过画面中强烈的张力释放了出来

我可以从阿邦的眼神中 直接感受到对于生活的绝望 人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 是无法保持自我的

可是 我很难接受对佳恩这个人物的处理

我看过导演的幕后采访 他希望展现的是一种“好人可能也没有好报”的情况 说白了就是希望现实感更浓郁一点

我能理解导演的想法 可这样的人物处理 太残忍了点

首先 作为经常帮助两兄弟的社工 长期的帮助就算没有什么进展 但也不会出现每次阿迪见到佳恩都一脸嫌弃的样子

第二 两人交谈时阿迪对见爸爸非常抵触 佳恩希望阿迪可以去见 就说了句你真自私 这也直接成为了佳恩的死因 可是影片全程并没有交代阿迪为什么不愿意去见他爸爸的原因

而这个没有出现的原因 居然成为了佳恩的死因

这在剧情上是我非常无法接受的 佳恩这个角色可以有现实性和死亡的处理 但不应该这样去架空设计

当我看见阿迪失手杀了佳恩 以及后面吴慷仁补杀佳恩后 我前面对影片的好感开始消失

前半段影片营造出的那种压抑 艰苦 绝望中寻找希望的感觉从这一刻开始让我觉得似乎不见了

那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 只需要对一个人物的处理 影片里那些优秀的摄影 色彩 风格都被抵消掉了 对角色的如此设计 让我无法对它保持更好的观感

其次 割裂感在于后半段的贪多求全

影片以一对兄弟的视角 讲述了身处马来西亚底层人群 没有身份证明 艰难存活的故事

我本来以为 影片会更多聚焦于外部压力 这种压力或许来自马来西亚政府 来自警察 来自议员 来自社会 前半段的走向也是这样设计的

可是在佳恩死后 剧情走向了弟弟找律师希望帮阿邦翻案上这个奇怪的方向

如果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电影 那么观感就很割裂 它的现实感应该是要聚焦于社会层面 从一个大方向 去打击底层人群 再通过阿迪或阿邦的视角去展现 并对这种情况做出回应

可是后半段再无这些外部压力 只剩下两兄弟的互相自责 外部压力变成了内部压力 影片的张力瞬间消失

如果这是一部讲述兄弟两人情感的剧情电影 那么佳恩这个人物就很多余 而且是两兄弟联手杀了佳恩 那些难民的设定也都成了虚幻

我在影片前半段的那种紧绷感和紧张感在后半段都消失了

个人认为导演和编剧对故事情节的设计非常降分

如果是将佳恩的死以一种外部压力展现 影片的张力和冲击感会更加强烈 阿邦再以底层视角去碰撞 去冲击才更有意义

另外 佳恩以这样一个方式死亡 对观众 对那些真正的难民来说 都太残忍了

最后 吴慷仁以本片夺得金马影帝 我相信他是值得的

他的肤色 眼神 体态 动作 手语 都让我在观看电影时感受到了一种平静的爆发力 那是他融入角色 融入那个社会和群体后所展现的力量 通过镜头可以直观的感受到那种感觉

我在深夜看完这部影片后 时常会想

阿迪找到了工作 换了发型 人也努力了起来

阿邦虽然三天后就要死刑 可他也似乎从自责中走了出来

可是 佳恩呢?

还有电影里那些交了钱却没找到工作的难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