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切都是否定性的许诺;

非人之流:使流流。

男人(死去少女的父亲)跪地向神进行无比诚恳且坚定的许诺,但他没有发现的却是,神,不在别处,而正是他面前那流淌着的小溪,是那并不会回过头来回应你的生成之流。我们无法要求神回应我们,恰恰相反,是对神的每一次的回应,临时地造就了“我”或“是”之所是。当鼓起行动的勇气进行哀悼(而非停留于无动、悲伤的忧郁),并由此挪开了少女的尸体之时,她便化为了流,回到了神(大写的一)当中。

我们往往将神的不回应,视作为否定——神似乎总在别处,而不在当前的这一“恶”或“不是”之中。我们将过去作为贡品献祭给了神,未来则是这一献祭下,我们与神之间的诺言,来自神的恩典则是这一诺言所要求得到的回报。但这并非神之所是。神并非作为“是”而在别处,即,神并非作为否定的对立面。

神在哪?神永恒地内在于了那一次次不可名状的遭遇本身当中。

斯宾诺莎这样一种唯物主义的泛神论,这部片帮我搞懂了。

三位一体:

圣子—经验;

圣灵—先验;

圣父—超验。

这也对应于精神分析俄狄浦斯三角结构。「圣灵—先验」场域作为母亲,似乎是孕育了「圣子—经验」,而受孕于「圣父—超验」。

但不同在于,实际上是三位一体!超越性内在于了作为差异的经验当中。是成为自己的孩子、成为自己的父亲、成为自己的母亲!精神分析以为三个位置不能混淆,不然就是错乱。但这是在放恐龙屁。正是错乱,使我们重新回到非我/非人之神当中。

“主,您都看到了。这些无辜孩子的死,与我的复仇。是您容许它们发生的。我不懂。”

没有什么不懂的,神允许任何事情发生。神并不去“看到”,神仅使其可能。这是神的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