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确定一个核心,今日大多讨好女性的作品,实际上是带人偏离真相,满足其对社会的幻想,赚取资本的意愿远大于其所想表现出来的外壳。

以个人前途和幸福为代价所得到的的真相。所有的罪魁祸首都源自破格获取,也就是依靠感情去期许更多的责任分担和资源。这也是今日言情剧喜欢做的事情,忽略资源前期获取,只是设立一个人设,放大不劳而获便可得去的美好。忽略背后的客观规律,脸谱化利用恐惧制造吸引力,在人群的心中建立起一道有一道的伪装个体欲望,不劳而获的高墙。

把不喜欢这样三个字幼稚的字眼,变为衡量一切的指标。所谓爱,其实无非是传统文化里仁义礼智信的仁罢了,仁为体,爱为用。所以爱其实是一种能力,我们所歌唱的许多是普通人无明状态下的爱,因为开悟的主动去爱,十分稀有。之所以谈论这些,始终是期许当一部剧集试图去通过故事影响社会现象时,可以正直客观的去表现真相,而非利用人性吸引眼球,却不抛出真相,给予人们一个有关于逃离的借口。捕风捉影

父亲其实是一个很讲理的人,而母亲也是一个本分的人。为何家暴会发生,剧集不会说,他只是想利用这个恐惧来开始一段故事,却未曾料想会在这个问题上制造更多的分化。而我的答案是当年的母亲掌管着上千万的资金,面对着时常应酬的父亲,她没有选择利用这笔资金做些什么好事,也没有做些什么关于自我提升的事情,而是买买买,与一众小人交往。其实答案在琼瑶上面,因为有了时间和资产的母亲忽然想要去寻找一个精神的归宿,却借着的是他人以命相博的财产。倘若本分,倘若社会舆论是让她拿着钱去提升自己,去拿着时间去拥抱社会,而不是言情,琼瑶里的一众感情游戏,自己这个家也不会陡然崩溃。

我曾想单纯的说施暴者即坏人,但后来才明白,不去传递真相的媒体和作品,利用不劳而获的人性弱点和恐惧这样的作品才是今日高墙之下的恐怖来源。从前是封建思想,而今却是金钱主义。施暴者和受害者是同一个主义下的矛盾共生体,入了金钱主义的坑,不曾想要平等的爱情,而是霸道总裁的破格获取,必然会面对这背后人性的灰暗。因为资源有限,美好的要么是面具,要么是稀缺,要么是自己日复一日的努力。

从个人的角度而言,有关于家暴,自己太明白了,母亲从前很喜欢用冷热暴力,父亲也会酒后家暴母亲。这一段引子也搭上了自己的一生,从开始介入这件事,到而今十年,我明白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不是谁坏谁好那么简单

这个剧集在这个自己这个实际的当事人而言,是一个十分片面的关于家暴的剧集。也许导演调查了,也许还深刻的去理解了,可惜的事情是遭遇了这些事情的人们,往往终生都容易在那种情绪里,极端化,要么极端的反感,要么极端的无视。

自己的人生也因为女性的善念所被拯救过,却也因为女性的无明陷得更深,善念反倒成了诱人入深坑的毒药。以上个人只言片语。

许多剧集自己都会无脑的高分与低分,仅仅因为未曾深刻,于是不必深究。但是对于亲身感受过的事情,自己总会变得严格起来。内心所鄙夷的部分是消费主义下的狂欢,很明显的赚钱的目的大于了实际关心女性权益这件事。之所以如此说,因为剧集还停留在家暴的第一层,错误的永远是施暴者,施暴者即恶魔。这也是自己初次介入家暴这件事时所认定的事情,可以说在未曾与其他人深入交流之前,自己总是这般的认为的。

以至于当自己对前任坦露家中事时,她也总会有意无意的暗示或明示自己,自己也会有这样的暴力倾向。可事实上是,存活至今,实际的暴力行为自己只有过一次,那是因为父母闹离婚的当天,一位室友惹了自己。我不爱这样的标签,却也将这个标签深入的贴在了父亲的身上,甚至在那段时间写下的遗书,将错误全都指向了他。自己错过了许多许多,也为此不得所谓的幸福,丧失了所谓的朋友和爱情。

往下继续深入,自己来到了第二层。安抚受害者,即母亲,在与她的对话里,自己才明白明事理原来如此艰难,也明白了所谓的受害者有害论的缘由。我忽然发觉自己其实也很难忍受和她的言语交流,任何一件具体的事物,她的行为始终是被动坚持的存活,言语却是一句,我能怎么办。可事实上是,当初的她所掌握的财富和时间是许多人都难以掌握的,固然这是个例,却也点出了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社会能力。

传统文化里阉割了她的社会责任,于是同样的阉割了社会能力,以至于丧失了对于许多事物的理性思维。我与她的交流难以继续,忽然明白了,倘若没有这义务教育,自己若是与母亲必然共事去处理一件大于她能力的事情,自己必然会诉至冷热暴力才能将事情合理的推进。

因为仅仅是一件非常普通的小事,母亲往往也能将情绪扩大在其上,导致事情的难以推进。而对于传统承担了家庭重担的父亲而言,无疑最后一根稻草。

于是自己继续往上挖,才明白爷爷当年的教育也是诉至热暴力,家里没有人诉至言语和冷暴力,于是自己的父辈三兄弟,其实都还算出人头地过了。而在此之前,自己始终很简单的划分,父亲是一个酒鬼,坏人 ,母亲是一个受害者,所以才会暴力自己。而在此之后,自己开始以为,父亲的坏源自爷爷的曾经的暴力,因为他总爱说爷爷如何如何他了。

可日常的交流里,和其他父亲朋友的交往里,自己也察觉到,只要不喝醉,父亲始终不会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于是我开始以为酒才是那个罪魁祸首,直到自己开始自己的感情生活,以及更多的阅读和对母亲的了解,最后是自我终于开始承担社会的压力。

于是我们到了第三层,这一切的无可奈何。我曾想简单的用道德压力去惩戒父亲,也曾想去安抚母亲,但当自己逐渐的往下深入,一切都不一样了。

我忽然发现原来当年的母亲拥有大把的时间和钱财,离婚的目的是为了逃离父亲随时可能的死亡所造的烂账以及分割家产,也忽然发现了父亲的不易。当自己明白了关于情感的作用之后,更是明白了有关于两个人的信任有多么的重要。接下来讲一讲恋情。

曾经的自己因为恋情从无到有,从倒数走到奖学金,同样也因为分手而重新堕落。人们肯定会以为是自己太脆弱,脆弱是固然,可我总想明白为什么。后来自己明白了,因为缺爱的自己只要感受到了爱,就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和价值,并为此努力。我的内心很难如此坚定的相信自己,所以始终容易借助外界,借助爱情。

这也是传统环境下和现代环境的冲突所造成的一个通病,父母不易表达的关爱,造就了普遍的自我否定。这是一个基础,实则也是家暴的一个由来。但是找到了一个原因,却无法找到解决方法,往后说。在上一段恋情里,自己所能感受到的有关于影视作品的毒实在太多太多了。

在恋情前期还未深入了解时,她仿佛将自己看作了言情剧那番,婚房彩礼日常约会所有的物质环境自己都理应承担。这是言情剧所带来的的一个非常糟糕的设定,那时的自己忽然明白了那巨大压力的由来,当年中旬,不断脱发。深圳的房该如何解决,三十五岁之前的自己不敢想。

到了恋情中期,她开始意识到自己无法满足的物质需求,于是矛盾不断,开始下意识的因为自己坦露的事情给自己贴上了标签,我很容易家暴,我很容易如此这般那般。这也是这个剧集所带来的,而至此,自己的要求无非就是不合适就离开吧,自己也清楚自己的情况,并没有说过她如何如何。

进入后期,到底自己还是动情了,于是开始作出与原来自己设定的轨迹完全不同的道路。这件事对于自己也是好事,可惜也不过昙花一现。为此自己明白了所谓爱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而可惜的事情是,纵然如此,这件事从来由不得自己做主。

在恋情里自己也明白了,原来男性所遭受的实际压力远大于女方,而这件事和自己的性别没关系。从恋情的第三个月开始,自己就每天在愁着如何解决往后的稳定生活,这里的稳定生活意味着车房彩礼,意味着自己要压榨所有的个人时光去满足这件事,这也是而今自己的表哥有了孩子之后的表现,也是自己的叔叔至今的表现,忽然我也明白了这也是父亲丧失自我的开始。

以上还有关于母亲的一些事情还未补充,这也和后来的观点密不可分。我总会想为什么她当年要离婚,为什么父亲会家暴,当自己和母亲聊天了许多之后,自己所发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内核就是,在她的世界,什么事都会是父亲的事,所有的现状一方面是男方的问题,她也会反思,却始终不会摆脱那些奇怪的情绪。我时常会因此想到许多人,在接受现而今教育的自己,始终以为男女平等,母亲照顾家庭也十分的辛苦。

可后来的自己才察觉到,万事万物原来真有层次之分,母亲始终以为照顾家庭是一种交易,一种习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儿时的自己很难感受到深刻的爱,固然这一切和他们的婚姻方式有关。在后来的时光里,自己留在家中,每每在父亲醉酒后便是深夜长谈,避免他的家暴行为。这些年过去了,父亲也很少喝酒了,家暴的事情也消失了,代价是自己的情绪和身体状况。

语言很碎片,因为昨夜并未好好睡,这也是时常消耗精力去面对家庭问题的后果。但而今的自己才明白,核心点其实在恋情里的失望,对于自己不可能获取的爱的失望,我的信念难以坚定,这才是这一切的主要原因。也是父母如此这般的原因,简单的说一个人是坏人和好人的剧集,其实就是在把这些矛盾逐渐扩大。

总有人企图去脸谱化问题,在自己看来脸谱化对于一些不企图深入社会问题的剧集是节约成本的好方法,可若是让自己在社会问题和利益获取面前选择,自己更关心社会问题。之所以不喜欢这个剧集的表现方式,就是因为脸谱化的坏人,抓住了女性的情绪,让她们去更多的捕风捉影,给男性制造更多的问题。而实际上这些问题本不该存在,自己的人生是一个范例。

自己却也遇到了好的例子,比如自己的叔叔,他的成功在自己看来多半得益于娶对了人。幺娘的好得益于从小家里开着小卖部,从小便被实际的赋予了有关于社会责任的事情,于是她的所有话语里,自己都能感受到那股接地气的味道。所谓接地气,就是她实际的明白柴米油盐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并且真的可以理解关心这件事。叔叔也曾经有过接近家暴的例子,在自己看来,他所缺乏的爱是完全被幺娘填补了,以至于他们而今的事业越来越大。也是这四个长辈包括自己父亲在内,而今剩下存活的最为有仪式感和幸福的一家。

其实传统社会的观念就是,男性负责理性部分的物质生活,女性负责感性部分的精神生活。这势必造成了男性对女性的掠夺和压迫,可受害者往往不仅仅是受害者,被剥夺的人们也会因为丧失社会责任而丧失社会能力,在压迫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情绪。这件事一开始的问题是社会观念,正统不认可男女平等,没有给予女性崛起的社会条件。可而今的问题却是,男女平等是正统,却总有着消费主义利用从前的封建遗留,要么过度美化男性,利用人性的不劳而获,即言情剧。要么就是过度的丑化男性,一如这部,利用人性的恐惧。其实这也算进步,或许以后的剧集里,关于真相的追溯会更加的纯粹,毕竟人会变,不断的改变的口味会让人们逐渐的需要深刻,需要真相。需要这些脸谱化背后的根本原因。

我们终将在男女观念方面不断趋近平等,只是会有着许多的受害者。被大男子主义洗脑的男性和被消费主义洗脑的女性,凑在一起就是天造地设的家暴预备队。爱可以感化很多事,但可惜爱是一种能力,并非人人都有,圣人和普通人一个核心区别就是,圣人是以觉悟的状态做普通的事,普通人却是以无明的状态做普通的事。

只是希望往后会有更多关于真相,而非利用恐惧,利用不劳而获的欲望的剧集。毕竟谁也不喜欢看着事情重复重复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