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曾經的抑郁症患者,遭受霸淩的人。倘若不是真的降臨在自己身上經曆過這一切,我想我也會給這部劇高分。對于這部劇而言,自己最為反感,也最讓自己察覺出韓國社會背後的可悲的,便是全篇的引線。

那個被創造出來的所謂的死神,利用恐懼去驅使男主尋找所謂真正的人生意義的神。當他們選擇利用恐懼和痛苦去解讀這一切,去驅使這一切的時候。我仿佛瞧見了倘若中華文化被西方文化解體的後果,在西方的基督世界觀裡,人皆有罪,你的一切其實都是上帝的恩賜和安排。固然那個上帝而今并非是人格神,但實際上的基督教在文藝複興之前,工業革命之前,是主導一切的人格神。其背後所藏着的,便是宗教與政治合二為一,為統治階級所服務,去控制其他弱勢階級的精神武器。

但是這一切在中華文化裡,卻是反着的,人便是神,我們皆可成神。這是一個根本性的不同,最近看戴錦華的一句話,自己是相當的理解且深刻。近代史中華文明的屈辱,并非強者對弱者的征服,而是弱勢文明對強勢文明的政府。我們之所以沒有強于西方去更快的發展出工業革命,其原因隻有一個,便是我們的心性文明已經遠高于自己的物質文明。自己是一個唯物論者,所以從來不相信什麼所謂的制度決定論,沒有物質基礎的制度是不可能存在于真實的世界的,沒有物質基礎所形成的生産關系,這個世界什麼制度都不會存在。

之所以說這些,是因為自己深刻的明白,這部所謂用死亡去探究人生意義的劇集,背後藏着的和韓國霸淩爽劇,政治爽局一般的外在形式。走着西方工業化、奶頭樂的方式,吸引眼球,打着感情牌制造同情,制造理解,但實際上并不解決問題。例如霸淩的本質是什麼,他不研究,例如自殺的本職是什麼,他也不研究,他隻關心這兩個話題裡可以吸引人們眼球,讓人們充當上帝去給任意其他事物下絕對定義的渠道。

因為隻要制造出了這樣的渠道,人們便會掏出自己的眼球和時間,滿足他們的資本利益。要說近期感受到最貼近分析一件事又表達出了一件事背後的價值和成因的影視劇,鳴龍少年可以算一部,雖說隻是深了一層,也沒徹底觸及到本質,但也已經是極大的進步了。我想這才是我們文明會發展出的文化作品,真正的腳踏實地的抛開偏見,抛開情緒去分析,去解決問題,首要的事解決問題,而後才是獲利。獲利是解決了問題的答案。

而這部劇的内核卻不是如此,其實充斥着的都是成熟的影視工業,利用着對人群的分析,主打色從第一集就能看出來,是為了盈利,而非是為了解決他們韓國人自己的自殺社會問題,剖析根本原因。當然那也不是我們自己社會的事,隻是瞧見了倘若中華文明被西方這種充斥着利益、自私、人格神,打着愛之名去制造更多恐懼的内核,惡心的慌。

若是有人細想, 便能輕易的發覺到,走着海盜文明邏輯的人們,總是高喊着人生意義、自由民主、平等博愛之名,制造着實際的恐怖、入侵、掠奪、顔色革命、壓迫之事。韓國民衆便是如此的終日在其中,如何不高自殺率,如何不活的如此壓抑。

忽然覺得蠻有趣的,印度宗教喜歡說你今生的苦是從前的罪,也是為了來生的福所作的積累。于是印度始終無法徹底發展起來,而基督教似乎更為恐怖,你若選擇了種種逃離當下苦難的選擇,你就會下地獄。自殺與堕胎在現實社會意味着什麼,勞動力的消失。如果你無法提供一個供給為他人的勞動力,或者提供這樣的基礎,你便失去價值。着實可怕。

而在我們的文明裡,隻有你确實的傷害了他人,作惡多端,才應當下地獄,一切都根據你對當下社會的好與壞來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