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城市》和牯岭街给我的感觉很相似,虽然基调不同,但都是用很细致很全面的群像镜头去搭建整个社会氛围和历史进程的大结构,为什么如此,因为台湾的创伤太复杂了。一个被历史作抛接球游戏的小岛,所有人怀揣着巨大的悲痛与不安,但又无从描述这种复杂的无助的来源。于是导演们不约而同地选用了这样一种冷眼、淡漠的表达方式,便是【直接而全面地呈现】。电影在这时成为了一个窗口,他们用这些镜头搭建那一段历史,然后对我们说,我能告诉你的,就是你仅需真实地感受这一切。
电影里的音乐也是导演技艺的很重要的呈现,有一段用了大三度音程的旋律,在很多远景和沉默的时刻会响起。这个大三度造成了一种平静而又悲伤的张力,特别是最后文清和宽美结婚时,镜头拉远,突然响起这一段。那时的结婚是在大哥死后,突然不合时宜地响起这段平静而忧伤的配乐,是一种“无论命运如何,也只能一代人一代人这样过下去”的无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