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电影圈最魔幻的一件事——
《我本是高山》还没上映时,就惨遭某些大V疯狂抵制。
抵制的理由有很多,但最关键最主要的,是以下三点:
一:这部电影“恶意弱化”了张桂梅对共产主义的伟大信仰。
二:这部电影“恶意放大”了张桂梅对已故丈夫的小情小爱。
三:这部电影的主创,恶意把剧本设计成这样,是想把一名信仰共产主义的伟大女性,改编成迎合男权社会和西方价值观的好莱坞庸作,其心可诛,其迹可耻。
然而,抵制的声浪达到最高潮时,央媒突然下场。
电影频道当即发文,表示“六公主”愿意力挺《我本是高山》。
同时,“六公主”还质疑某些大V居心叵测,可能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在恶意评论。
结果?
电影频道,当然没有被封杀。
反之,微博禁言了一些用户。
注意,是初建期,不是成熟期。
第一批山区学生初到县城,当晚就不顾校规,跑出去了好几个。
按照网上的说法,那些学生在外面吃喝玩乐,丝毫不像穷人家的孩子。
言下之意,主创是在用“小时代”的思维去描写山区,这完全脱离了现实。
但实际上?
亲自看过那些画面后,我才明白,网上的描述有多么匪夷所思。
首先,那些跑出去的女生,只占学校的一小部分。
网上争议最大的,是第三组镜头(一个长度3秒钟的闪回画面)——
三名学生进入网吧,一名在敲键盘打游戏,另外两名在旁边观战。
有人说,这个画面不合逻辑,因为她们没有钱,而且对网吧缺乏认知。
关于这一点,作为一名农村出身,从7岁起就开始泡网吧的网瘾少年,我想我应该有资格说两句。
家境一般,非三好学生的90后应该都知道,08年(电影背景年代)是网吧行业全面爆炸的黄金时代。
那个时代,《梦幻西游》和《热血江湖》的余热未尽,《跑跑卡丁车》《穿越火线》和《DNF》统治了每一条街。
同时,由《劲舞团》衍生的“杀马特贵族”横空出世,成为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而“杀马特贵族”的人员构成,就是一群来自中西部农村的,社会底层的青少年。
只要有机会,他们宁可每天少吃两顿饭,也要花上一块钱,敲坏网吧的空格键。
这,都是我亲眼见证过的,客观真实存在的历史。
可能有人会问:那为何纪录片中,张桂梅从未提起过,学生有类似问题呢?
为何张桂梅对外口述时,她的学生永远都是那么坚韧不拔,那么正能量呢?
因为,张桂梅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而真正的共产党员,从来不会埋怨最底层的群众,只会要求上面的人担责。
所以你会看到,在张桂梅的语境里,学生永远是好的,责任永远是自己的。
就像电影里,学生成绩差了,张校长没有去怪罪学生,而是不断给老师施压。
学生出息了呢?张校长也不需要学生去感激她,因为“走到哪,你都是你自己”。
这,就是共产党员的价值观。
在我看来,张桂梅没有对外公开说的东西,并不代表电影就一定不能拍。
无论是昂贵的私立学校,还是免费的县城女中,都不可能没有问题学生。
把问题学生拍出来,不仅符合现实逻辑,而且还能制造冲突,引入电影主题。
逃走的学生回来后,张校长为了规范制度,要求所有学生都剪掉长发。
山英不愿意剪。
张校长告诉她:你要是不剪,大家就都不要剪,都等着你吧!这是一个集体!
然后,山英就跟随大部队,剪掉了长发。
这场戏,是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才会发生的。
因为只有像张校长这样的共产党员,才会如此强调集体,“集中力量办大事”。
为什么?
是因为徐老师懒惰吗?
是因为徐老师自私吗?
不。
是因为她理解不了贫困山区,理解不了共产主义。
她看不懂,张校长一切表面粗暴的行为,都是对山区学生最有利的无奈之举。
就像某些观众,看不懂这部电影从头至尾,都在对“信仰”二字进行有力的诠释。
徐老师辞职后,在女中最危机的关头,老师们带着学生,升起了五星红旗。
如果这还不能算是主旋律。
那我真的不明白,到底什么才能算是主旋律了。
02
放大“小情小爱”
有人说,《我本是高山》最大的罪过,就是老董的戏份太多(5分钟左右)。
因为老董的戏份太多,导致电影的主题严重失衡,信仰的力量被严重削弱。
再者,张桂梅之所以会做老师,也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受老董的影响。
80年代,张桂梅与老董相爱,婚后便随着老董回到了他的家乡,大理喜洲。
在那里,老董担任了喜洲一中的校长。
而张桂梅则说——
“为了他,我也去当了老师。”
注意,我绝对不是什么直男癌,也不是过激的女拳主义者。
以下这段文字,没有任何立场,全部都来源于张桂梅本人的回忆和口述。
因此,关于网上的某些评论,我是很难理解的。
我很难理解,为什么拍一名共产党员的故事,不可以有爱情段落。
我很难理解,为什么人在面对困境的时候,不可以想起自己的爱人。
冷锋那么铁骨铮铮,关键时刻不也还是会想起龙小云么?
更何况,电影里对张校长和老董的刻画,是完全基于真实史料的。
而,就在张校长快要被老董带走的时候,歌声响起了。
医院外,她的学生们集结成队,合唱了她最喜欢的《红梅赞》。
听到歌声,她苏醒了。
她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想起了自己要成为“江姐”的伟大夙愿。
坦白讲,我平时并不是一个很喜欢看主旋律电影的观众。
但这一幕,把我深深打动了。
很多人说,“纪录片里明明是父亲酗酒,为什么要改成母亲?”
但实际上,很多人看过的,只是一些传播比较广的纪录片。
而在另一些张桂梅的日常记录中,确实佐证了在云南山区,有女性酗酒。
最后,是关于“西方价值观”和“好莱坞庸作”的问题。
其实,我已经懒得再往下多说什么了。
如果一个角色,只因为她足够复杂立体,就是在迎合“西方价值观”;
如果一部电影,只因为它把人物拍的更像人,就是一部“好莱坞庸作”。
那么,像《我本是高山》这样的“庸作”,我希望以后可以越来越多。
因为,这样的电影,虽然称不上多么伟大,也不太可能名留影史。
但,就目前来看,它的质量已经远超行业平均线了。
只要抛开偏见,去看这样的电影,总是有益无害的。
-
关注罗罔极,不定期推送有独立思考的高质量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