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8.0/10】

目前来看,科波拉的《大都会》是一部极具争议的作品。电影的核心并不是讲述一个罗马帝国的复古故事,而是将这个历史符号移植到现代社会,用时间与空间的错位架构起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桥梁。

从影片本身来看,《大都会》试图探讨的关乎于〔时间、权力和人性在历史长河中的永恒矛盾〕科波拉让罗马的象征以“现在时”的方式呈现——他拒绝传统历史剧的复古滤镜,而是以一种大胆的现代化手法,凸显时间的断裂与不连续性。

在影片中,【过去和未来】被拆解为两个无法兼容的维度,而“现在”则被无限延展,最终沦为一场华丽却空洞的狂欢。

1️⃣凯撒复活后带来的所谓“胜利”并非历史的终结,而是时间停滞后权力循环的延续,进而揭示了科波拉本人对于人类对未来的恐惧与深忧:所谓的“进步”不过是历史对于人性呈现出自我欲望膨胀的另一种包装。

2️⃣而未来,在《大都会》中被呈现为一种反讽:它既非希望也非理想,而是现代社会虚伪表象的延伸。科波拉以金碧辉煌的画面和精致的布景掩饰了时间与权力的内在空虚,诱使观众沉浸在表面的繁华之中。

3️⃣当随着影片的情节推进,这种繁华逐渐坍塌。到最后,科波拉想要制造给观众的无非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时间不过只是在权力与欲望的轮回中,不断制造新的幻象。

4️⃣于是在结尾处,导演将希望寄托于围栏后的孩子和前方的婴儿——他们的凝视既代表了一种尚未被腐蚀的未来,也揭示了时间的不可避免:任何试图停滞或操控时间的努力都注定失败。而正如凯撒的复活一样,这不过是人类对时间循环的徒劳挣扎。

在争议的背后,影片自然不可避免地暴露了作者电影常见的窠臼:形式凌驾于内容,个人意志超越叙事需求。但正因如此,《大都会》既是一次对艺术边界的探索,却也是科波拉自身局限与自我欲望膨胀的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