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的角度来看还是不错的,即使早已知道结局看得过程中还是很紧张,剧中的全小将也比五共里李德华的表演更狡黠和凶狠。但从了解历史的角度来看就不那么推荐了,一是电影为了营造悬念和戏剧性改编了很多,比如历史上(参考电视剧五共)的张和全在1212前并没有很深的矛盾,全送的钱该收也是收了,1212那天张、郑等人被全邀请去玩一开始也玩得很投入,卢在当晚并非那么被动等等,这也导致了剧中的人物变得脸谱化;二是真实的历史其实并没有这么多悬念,毕竟小将一方不仅先发制人、军力更强,还掌握全国情报信息,相比之下张新官上任,和部下没有建立深刻的联系,首警司的直属部队也不多,全程还处于被动状态,从开始就没有胜算。从更长时段的角度看,全小将的上台也几乎是意料之中的事:1026后混乱的局势里,不论是军队里的全小将、郑升和,还是政界的崔圭夏(及文官政府)、在野的民主势力(金钟泌和金泳三)都各怀鬼胎。尽管1026后,放弃维新体制、实行直选在形式上成为了全国上下的共识,但建立新体制的议程却一直被搁置,背后是各方势力间的冲突——崔自身的优柔寡断和权力欲望、郑对民主人士的排斥、军队内部甲种和一心会的矛盾,等等(参考《金大中自传》)。一片混乱中,全小将一方的组织最严密、实力最强大、掌握的信息最全面,自然“脱颖而出”。再加上此时的美国也并没有积极干预的意愿,全小将就彻底没有任何阻碍了。不过最后还是要为美国辩解两句,虽然美国在韩国这类现代历史片里看起来都摇摆不定、十分消极,但至少美国的存在本身就对军部构成了一定威慑,比如小将一开始也想着按“程序”拿到崔的批准、不要爆发流血冲突;同时也为政界的斗争立下了基本的底线,即使军政府再厌恶民主人士也不能把金大中直接暗杀了,否则1212当晚直接把首尔炸平也不是不可能。
从真实历史的角度来看还是过于夸张、戏剧化了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今天在qq音乐上一搜片尾曲才发现歌词竟然是错的(p1),顺带发现知乎上最高赞的翻译虽然原文和词义对了,但语法又有问题:【五共】逐句分析片尾曲《绝不饶恕》(Deus Non Vult) - 知乎 (zhihu.com),对于一名五学爱 ...
美食纪录片、消费主义与民族发明
不管吃什么,人都必须要吃,因为不吃就会死。但是吃什么、怎么吃、甚至怎么称呼吃的东西,却都不像饿了就要吃饭那样自然而然。正如《人生一串》所展现的那样,尽管人们吃的都是烧烤——一种最原始的烹饪方式,通过燃料加热和干燥空气,并把食物放置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