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有一部动画剧集火爆全国,在豆瓣高达9.5分,相信大家未看过也都听过,它就是《奇巧计程车》。

...

我往下翻阅,其中获得最高赞的评论只有一句话:

“光是田中革命一集就足够五星了吧。”

我为这条评论点了赞,因为我也认同。

而在b站的弹幕中,也纷纷称这集为“神回”。

今天小卢就来分析一下,出自《奇巧计程车》第四集的“田中革命”。

...

首先要说的是,“田中革命”完全可看作独立的完整故事,因此我专门挑出这一集,先简单叙述这集的故事,而不会涉及到《奇巧计程车》的其他内容,请未看过的朋友不要担心。

如果你希望先去看原画,可移步b站,单集仅仅23分钟。

没错,只有23分钟。它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讲好一个故事的呢?往下看,你就知道它有多么厉害。

主人公“灰太狼”(x)田中(√)从小生长在非常平凡的家庭里,他有一个宅男哥哥。父母偏爱哥哥,将大量的金钱都花在了哥哥身上,而对于弟弟却十分吝啬。主人公在家中并未能获得足够的关心,因此他唯一信赖的朋友只是一只小鸟。

...

在学校中,小学三年级的田中希望挤进班级上游,可他长得不好看,打架不厉害,学习不太行,非常平庸。他的孤单得不到弥补。

而这时候,他发现了一个方法:收集橡皮。他看到一个同样平庸的同学靠奇奇怪怪的橡皮赢得了一小部分人的赞赏。刚好,他也有一个名为“渡渡鸟”的独特橡皮。

可是他逐渐发现,那个同学拥有的永远比自己的要更厉害。苦恼之际,他在网络上发现了一个拍卖,那是一个全世界唯一的超级稀有橡皮!起拍价仅3000日元,并不昂贵。

...

于是,田中趁父亲睡着后,偷了信用卡去下注。可是事态发展出乎意料,最终他花了10万日元才成功从对手处拍下了橡皮。

他满怀期待等着快递,认为这次一定能够挤进班级上游,受到众人拥戴!然而戏剧性的是,他一直等,一直等,却不见任何踪影……

他被人骗了。

就在他等待的这段日子里,班级里不再流行橡皮,他也失去了继续追逐的动力。与此同时,父亲发现了他在背地里干的事情,狠狠地将他揍了一顿。

这就是田中小时候的失败经历。

...

转眼,时间过了十多年。

田中独自在大城市生活,进了一个游戏公司当员工。但是他并不认同公司秉持的理念,他坚持认为游戏是用来逃避现实的。

刚好,他看到了一款养殖动物的游戏。这游戏只需要自己玩就可以了,不用与人直接竞争(但会有全球排名),加上他从小就喜欢动物,因此开始沉迷于此。

这时的他还是正常的。

他在游戏中最大的渴望就是拥有超稀有的渡渡鸟。与此同时,他偶然发现全球排名第一的竟是一个眼熟的名字——

没错,就是当初骗走了他10万日元的那个人!

...

他觉得这是宿命的相遇,便决定拯救当初失败的自己。

为了渡渡鸟与排名,从来不氪金的田中终于忍不住试了首充,尝到了甜头(腾讯:这我熟)。

他倾家荡产,逐渐已经超过500万日元,排名却完全不见上涨。由于已经沉沦于此,他在现实生活中也变得非常颓废,不仅不搭理周围同事的招呼,就连公司开会被人点名也充耳不闻,注意力完全放在手机中。

后来,他以速食面度日,甚至还产生了妄想,连面条里的调料都能当成渡渡鸟。

他已经完全魔怔了……

但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一天晚上,他走在夜路,随着开箱的声音,渡渡鸟猝不及防就出现在面前。

由于出现得太自然,这反倒吓了他一跳。他楞在马路中央,不知所措。就在他回过神来时,后方一辆的士驶来,情急之下他只能跳向旁边。

宝贵的手机就这么跌进了水里……

...

手机好不容易修复,渡渡鸟却不见了。

悲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回到家中,一直陪伴他的那只小鸟也去世了。

一切努力都白费。他彻底绝望,行尸走肉一般走向树林,打算将小鸟埋在土里。

但阴差阳错,他挖到了另一件宝贝——

手枪。

他觉得这是上天赐予他的礼物。他决定利用这把手枪,将害他失去渡渡鸟的那个的士司机杀死!

他每天拿着手枪,走在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为的就是赌那命运一般的0.01%概率——

他要再一次遇到那个司机。

终于,他遇到了……

...

“田中革命”的故事就是如此。人物是故事的灵魂,这一集的好评离不开优秀的人物塑造。从田中这个人身上,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动力”“阻力”与“麦高芬”的作用。

先来看田中的基础背景。他并非独生子女,但爸妈愿意给宅男哥哥买很贵的电脑,却只给田中买廉价的小鸟。只需要这么一件小事,就能体现田中在家中得不到父母足够的关爱。而田中自述小鸟是他唯一的朋友时,我们可以进一步感受到他的孤独。

因此田中渴望在学校中能获得更多的关注。然而平庸的他,在学校中也只有羡慕妒忌的份儿。

原生家庭成长背景支撑田中在学校中进行攀比的行为,并且为后文他的魔怔提供了足够牢固的逻辑链。而在学校中啥都比不过别人、不得不沦为平庸的无奈,其实也从根本上为绝大多数的观众铺好了共鸣的道路。

所以在基础背景上,这个人物是立得住的,接地气的,是能被观众接受的,也是有可能随着后续而引起充足共鸣的。

...

但田中在任何方面都比不过别人,那情节该怎么展开呢?编剧设计了一个特殊的竞争对手,让田中看到了攀比的可能性。但光是“橡皮”这个可能性,并不足以推动一向承受着负面情绪、自卑而失败的田中真正行动。因此,需要在田中身上设计一个彻底推动他将攀比勇敢付诸于实践的条件,那就是他本来就拥有的渡渡鸟橡皮。

这增加了他的信心与动力。

但马上他就遭受了阻力——

他发现自己随随便便能搞到的橡皮是没办法赢的。在这个阻力的影响下,他决定在班级上不断做各种张扬又出丑的行为,却都只换来同学的无视。

这一段没有太强的戏剧张力,在剧情中是很简单地一笔带过,省略得当,只为过渡到即将迎来的矛盾高潮。

就在田中面临阻力却束手无策的时候,全世界唯一的超级稀有橡皮出现在拍卖中!这是外部环境给予田中对抗阻力的动力,同时也表示整个故事最重要的“麦高芬”正式出现。

(简单来说,“麦高芬”指的就是人物在故事中追求的事物)

当“麦高芬”出现后,故事情节就以“田中该如何得到这个橡皮”展开。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疑惑:

“这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种橡皮?太不现实了!”

其实“麦高芬”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橡皮也好,UFO也好,大力神杯也好,什么都行。在希区柯克的理念中,“麦高芬”甚至可以什么都不是。因为故事情节的重点应该放在田中追寻“麦高芬”的过程中反映出的一切。

因此自古以来,“麦高芬”是不可能被主角轻而易举得到的。这就好比如在一部120分钟的间谍电影中,主角不可能开头10分钟就拿到机密文件;在超级英雄电影中,主角也必须经历过一系列为TA打造的历练,才能得到宝物神器,完成“英雄之旅”。

否则它就没有意义,故事也无法展开。

...

回到“田中革命”中,可见目前摆在田中面前的阻力只有一个,那就是金钱。

面对这个阻力,田中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偷了父亲的信用卡。

这个阻力被解决,下一个阻力便是对方不断地加价,远远超出了田中的预想。同时拍卖的时间所剩无几,而父亲归家的脚步声逐渐逼近!

多重的阻力将田中逼到绝地,他终究选择按下了巨额数字,而不是及时收手……

刚才说,“麦高芬”的作用是体现人物在追寻它的过程中反映的一切。从田中偷信用卡、瞒着父亲花了10万元这些行为,我们可以非常真实地感受到田中心理的变化,感受到他在“攀比”这条路上的一去不复返。而这程度是越来越深的。

故事发展到这里,其实观众的心都不会再去关注那个“全世界唯一的橡皮”,大家都只会好奇接下来田中该如何行动。

阻力的设计并没有到此为止——

田中被骗了10万元,他未能在攀比中获得成功。这个阻力对于田中是致命的打击。而学校已经不再流行橡皮的攀比了,田中也因此失去了动力。

可以说,田中是被打回了原形。但如果故事就这么结束的话,他的人物发展其实很大概率只是回到故事最开始那般。因此与此同时,编剧回收了“10万元”的伏笔,让田中遭受了平生第一次的家暴,给予他更沉重的打击,于是他终于承认了自己彻底失败,变得比故事开始时的自己更加悲观压抑。

而故事还没有结束。田中这段小学的经历直接影响了长大成人后的发展。

长大后的他选择通过单机游戏来逃避现实,不再与人竞争。

这么来看,好像故事情节遇到瓶颈,是时候及时收手结束了,如果再说下去可能就属于另一个故事。因为在“田中革命”这一集里,它的基调是围绕着“攀比”“虚荣”而展开,到了第二段经历,若要继续讲述,主题也必须与第一段是统一的。

那么编剧是如何将故事沿着前一段的逻辑讲下去的呢?同样也是先抛出一个“麦高芬”——稀有的渡渡鸟。

与儿时的橡皮作呼应,这对于田中来说是一种愉悦的刺激。这让他产生一种必须要得到的冲动,这就是动力。

但只有渡渡鸟是不足够的,因为这是一个单机游戏,凭着滴水穿石的耐心迟早都能得到它。那么要推动田中继续进行攀比,就必须得加入竞争对手这个动力,而这也就是为何游戏设计了“全球排名”这个功能。

要让如今改变了思想、并维持了十数年的田中重新燃起攀比的动力,这个竞争对手的设计就必须拥有特殊意义。于是,编剧回收了之前埋下的伏笔,将竞争对手的身份设计成当初骗了10万日元的仇人。

这是他小时候不得志的阴影。

如何解决这阻力,成功追逐到“麦高芬”?就像当初那样,他开始疯狂氪金,甚至变得魔怔,产生妄想症……正如刚才说的,“麦高芬”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我们能在这过程中看到田中付出的代价,看到田中整个人的变化。

...

其实“阻力”与“动力”就像坐标轴上的两条弧线,它们不断将田中推向后,又推向前,又推向后……如此循环,它们的弧度是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越来越大的。田中就是在不断增强的阻力与动力中成长。

我们一直是在阻力与动力中好奇并感受着田中的选择。面对3000日元的拍卖时,他会怎么做?面对超出预料的价钱时,他会怎么做?面对全球排名第一的是仇敌时,他会怎么做?

而最终,他是会变好,还是变坏?

其实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分叉口,田中有可能向左,也有可能向右,这取决于自身与外部的因素。

“选择”让故事充满悬念,“决定”让人物变得立体。

所以我们最终可以看到,田中迎来了最致命的打击——

他付出了超过500万日元,在一瞬间获得了渡渡鸟,却马上又因为意外而失去。这与当初被骗的经历相比,打击是呈爆炸倍数上升。

一是因为当年他并非用自己的钱,二是当年他的欲望并没有如此强,三是当年他没有花费如此多的时间与精力,四是当年他并没有实际获得过橡皮。

但这时候,编剧觉得还不够——是真的残忍啊——他想把这个主人公彻底推向悬崖边,让他跳下去。于是编剧设置了最后一个阻力,那就是小鸟的死亡。

可以这么说,这是压垮田中的最后一片雪花。

但是编剧就像故意恶作剧一般,残忍地将田中玩弄在自己的“上帝之手”。编剧最后让田中挖到了一把枪。这是外部给予田中的动力,促使他走向了预备犯罪的道路……

...

关于手枪的安排,我也想稍微说一说。

如果说之前的“全世界唯一的橡皮”还能以戏剧方面的“麦高芬”来解释,但到了最后手枪的出现其实已经是非常魔幻的地步。

可我并不觉得这是扣分点,也不认为它与整个故事风格割裂。

如果看了原画就会发现,田中的行为一直是在和自己的内心作斗争,这是一场在自我一个人的世界中举行的革命,里面没有明确的敌人,也不需要明确的敌人。在这场革命中,田中非常完美地展现了他的弧光,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他对自我思想的剖析表达、遣词造句、语气等各方面加深了这个人物的哲学深度。

表面的举止是通俗而简单的,内在的本质是深刻而复杂的。

所以,田中这个人物被塑造得非常立体。

而这时候编剧给他安排一支手枪,从内涵上来说是升华了这个人物的思想,令他在最后终于找到了真正存在的敌人——的士司机。

他开始为实质的、能带来结果的事情去努力。

同时,手枪的这一设计也很符合贯穿田中故事的世界观:追逐小到令人恍惚的概率。

所以我认为编剧这样的设计是极为大胆而精彩的。

...

策划了一个好故事不等于就能说好一个故事。文章的最后再简单说说,“田中革命”是如何叙事的。

首先开头就来了一段田中癫狂奔跑在大街上的插叙,这是相当多作品都会运用的手法,能够非常好地埋下悬念。

继而,故事通过回溯,逐步展开了田中的背景。首先开头就直截了当交代田中对游戏的态度,同时暗示他没有朋友,没有金钱或时间。

这时观众心中会好奇:

“为何田中这个人会觉得游戏本身是用来逃避现实的?”

正如我在上一篇《创作谈(一)》中提到,人物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是非常重要的,决不能片面地去看一个人的思想、行为。

为了解决观众的疑问,故事接下来便进一步回溯到了田中儿时的经历……就是这样,故事的悬念不断钩着观众的好奇心。当“麦高芬”被抛出之后,观众就已经无法离开这个故事了。

而故事节奏也是“田中革命”被封神的原因之一。

我特意反复观看过,第四集“田中革命”是从1分33秒正式开始(前面是片头曲),花了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就将田中这十几年的基础背景交代得清清楚楚,并向观众预示了即将会发生的冲突主题。从5分20秒开始,带出“麦高芬”的存在,进入冲突矛盾的高潮,直到9分整结束高潮。然后进入解决篇,回收前文留下的悬念,在11分10秒的时间结束尾声,转场到第二个故事……

它是非常优秀的三幕式戏剧结构,每一幕的任务都非常清晰,整体都非常完整,而且时间分配合理。

综上所述,我认为“田中革命”是一个极度优秀的短篇故事,这单独的一集就已经足以封神,有非常多值得创作者学习的地方。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路过小卢的烟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