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这几年来不靠流量明星、不依赖八卦话题的“黑马”, 综艺《种地吧》一向饱受赞誉,获得业界与观众的一致认同,但近来,观众跟节目组的“互撕”却频繁登上各社媒的热搜高位。一档本来口碑良好的节目,并非因为播出内容质量差,而是因为疑似更换嘉宾,就在短短三天时间内官博掉活粉达百万级别,受到无数抨击。甚至,已经有观众开始找播出平台的客服进行投诉。

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前所未见的“明星没塌节目组先塌了”故事已经不仅仅是综艺界的大事件。更重要的是,它似乎昭示着典型粉丝文化的又一次攻城略地和胜利。到底是什么把综艺的观众群体变成了“粉圈”?

撰文|阿莫

不是观众抗议,而是粉丝“战争”

《种地吧》是一档讲述“明星下地干活”的节目。故事的主人公,也是节目组的常驻嘉宾是十位男明星组成的团体“十个勤天”,他们在节目里耕种运营上百亩的农场。由于节目的立意和内容向来都十分正能量,一直收获的是社会各界的好评。

风波的起因发生在7月19日第二季的收官日,在最后一期的最后十分钟展现了嘉宾们的一场会议,会议内容和新人有关。且这个会议跟和前面的场景/内容/情绪都比较割裂,有明显的补录之嫌。此外,官方微博发了一条招聘18到30岁男性的启事,和常驻嘉宾的要求匹配,而不是协助种地的专家/专业人士。这些举动都让节目组的观众认为,下一季是要招新的常驻嘉宾来取代或者部分取代“十个勤天”。

事实上,综艺的更新换代是一件非常正常和常见的事。对于已经经过两季的《种地吧》来说,新人的到来不仅仅能够让观众们看到嘉宾参差的农业水平,重新体验一遍“从新手到老手”的挣扎与努力,还可以在人物关系上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和友谊。

...
《种地吧》(2023)剧照。

以上种种标志性的“圈粉”伎俩,本身会回导致养育出的观众是拥有极高情感浓度的集群化的粉丝。

需要注意的是,粉丝甚至更广泛的社会大众往往会认为真人秀,尤其是含有直播的真人秀很难造假。一方面,长时间的拍摄和部分直播让“演绎”变得困难;另一方面,难道这群明星的演技有这么好吗?(如果他们的演技这么好,怎么真正演戏的时候表现不好呢?)

但事实上,真人秀中利用“半真半假”的方式来包装偶像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真实”作为一种养成策略

常年研究东亚大众流行文化,尤其对于偶像产业有深度见解的日本文化批评家宇野常宽在他的著作《小人物时代(リトル・ピープルの时代)》中分析日本知名偶像团体“AKB48”和“小猫俱乐部”后得到结论,称与其他被缜密设定的偶像相比,“AKB48”和“小猫俱乐部”都是通过强调其“业余/素人感”来向消费者们演示其真实和“非伪造”的感觉,并取得了成功。

而偶像之父秋元康,正是通过在节目中进行一部分所谓“选拔内幕/后台”放送来创造沉浸感。甚至有些镜头会假装是隐藏摄像机拍摄,来“揭露”偶像在休息室的真实面目,给消费者上帝视角的感觉。有些时候,他们也会额外展现一些无关紧要的偶像小瑕疵,让内容产生真实感,引发更深层的观众情感共鸣。

宇野常宽认为,这种“半透明”的真实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小人物”时代的常态,把自己定义为某个类型的人物/角色(即为自己创建的人设)早就是当下应对繁多而不同的社群交流的一部分——我们在(无意识之中)用某种特定的角色身份面对某个群体,就像打出合适的卡牌那样。

也正是在这种“半真半假”的遮掩之下,《种地吧》的老观众们才会相信一个看似荒谬的结论——这样一群外表优秀,签约公司并走上星路的嘉宾是真的爱土地,想要长期当农民而不是从事别的演艺工作。

但实际上,所有内容依旧处于制作人控制之下,无论是从议程、拍摄范畴还是剪辑上,观众看到的都只有他们需要看到的那一部分。

...
微博截图。

这些现象的共通点是,粉丝们会普遍认为内容制作者/经纪公司/播出平台等对自家的偶像不好,存在消极怠工、欺压迫害、资源分配不均等行为,“维权”成为粉丝常见的诉求。

而事实上,这些欺压的发生频率显然没有粉丝抗议的这么高。尤其是对于《种地吧》这样的节目来说,采用没有名气的新人意味着艺人和节目可以彼此成就,甚至,从商业角度上来说,还可以涉及到节目制作方参与诸如艺人经纪等后链路收益,可谓是一举多得,节目组绝无“欺压”嘉宾的必要。

美国心理学家斯蒂芬·卡普曼曾提出“戏剧三角形”理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是拯救者、受害者和迫害者。他认为,在冲突情境下,人们内心会不自觉地倾向扮演着其中任意一个角色,并配合或引导他人扮演其他角色。

而越是“养成系”的粉丝,越容易觉得自己一步步看顾着偶像的脚步,在精神上是名副其实的“守护者”。在拯救偶像的过程中,粉丝会感到实现了自我价值,一方面保护了“处于劣势”的偶像,另一方面敢于站出来同非正义势力做斗争并表达合理诉求。

于是,正常的内容生产变味了,一切都像KPI(工作绩效)一样是可以被量化的明星成就和指标:偶像在剧/综艺中出现多长时间、站位如何、是被“力捧”还是被“吸血”、是否会获得事业上的成功,都是粉丝们考量的对象。

如此逻辑之下,“嘉宾为内容服务”或者说内容是否好,反而是最不需要考虑的一项——尽管所有人其实都应该明白,应该是好的内容和作品来捧出一个个偶像。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艰难困局。它并非一日之寒,也绝非单独某一群体的“功劳”,它既是由向眼球和资本而行的大众文化生产行业所引领,也是由充满热忱、心怀憧憬的观众们所打造。

本文内容系独家原创。作者:阿莫;编辑:走走 荷花;校对:柳宝庆。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