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世纪下半叶起,法国女性就持续地进行着有组织的斗争。20世纪六七十年代,妇女解放运动席卷西方,这一场运动在法国开始于1970年,人们常常把这次运动称作新女权运动。《德菲因与卡罗尔:反叛缪斯》(以下简称《德》)以女演员德菲因·塞里格和录像艺术家卡罗尔·罗索普洛斯的会面为引线,为观众重现这场历时十年之久的新女权运动。本文将从这部纪录片出发,从背景和实践等角度探讨其中所展现的这场运动。

法国的社会矛盾斗争深化是新女权运动爆发的首要因素,《德》中借德菲因之口引出运动的导火索,即1968年五月风暴。五月风暴是一场以学生与工人为主体的群众运动,它的主角是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新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厌倦旧习俗、旧道德,急于摆脱陈旧、反抗权威。尽管它以失败告终,但在法国各阶层人们的思想意识上留下深刻印象,女权运动也从中萌芽。德菲因在波伏娃对“你们支持女权的起因”中描述了这场运动对自己的影响:“它带给我的不是戏剧或者电影,而是女性运动,这让我大开眼界、公开发表言论。”新女权运动在组织上和五月风暴没有直接关联,但其中许多女性曾亲身参加五月风暴。妇女与年轻一代在法国背景中的社会地位有相似之处,1804年拿破仑在《民法》中将已婚妇女与儿童等同为“未成年者”,尽管规定于1938年取消,但潜移默化的思想难以一笔勾销。丈夫的权威不仅施加于子女,同样施加于妻子。妇女需要同年轻人反抗长辈权威一样反对夫权以及上司的权威,这是新女权运动与五月风暴重合的部分。除此以外,新女权运动也从妇女在五月风暴中遭到的歧视,意识到新女权主义者的运动中必须排斥男子,她们称其为“不混合性”。《德》中卡罗尔陈述她的所见:“当事者总是没有话语权,总有其他人代替她们发言。”妇女意识到,自己是比年轻一代中的男性更加边缘的群体。几个月后,巴黎的左派组织“女性·男性·未来”清除男性成员,改名为“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行动”组织。这是这场运动中第一个女权组织,它的成立标志着新女权运动的开端。

妇女自身政治觉悟、社会与工作参与能力的提高,为新女权主义者的抗争提供可能性。“迄今为止,我们仅看到了男性眼中的女性形象,所以迫切需要女性开始刻画自己的形象。”《德》中玛丽亚·施奈德描述行业现状:“制片人是男性,技术人员是男性,大多数都是男性。给你剧本和建议的是男性,选题同样是给男性的。”《德》中众多影像资料以电影行业为切入口,展示了女性所能得到的机会和自身能力并不匹配的状况,以及70年代女性对于工作机会的渴求和争取。除此以外,50一60年代不断爆发的反对法国侵略阿尔及利亚等地的和平运动,提高了新一代妇女的政治素质和斗争性。与此同时,战后法国陆续出版了一些关于妇女问题的书籍,从理论上为新妇女运动的爆发创造了条件。1949年,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名著《女人一—第二性》(以下简称《第二性》)出版了,在法国引起了轰动。《第二性》从多方面分析了妇女的生活经历和受歧视的现状, 从理论上论述了妇女实现自我、 争取男女平等的途径。这本书对法国新妇女运动的发展起了指导作用。这也标志着法国女权运动进入新阶段——在争取男女平等的基础上深入意识形态领域,做出建立起女性主义理论的新尝试。《德》中也通过访谈等影像资料,展示社会厌女风气,这同样是推动女性走上抗争的一大原因。当厌女者发表“男性职业生涯比女性更长”的言论,反叛缪斯出品的录像带以“‘更长且更硬’——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这种幽默的方式进行反击,体现新女权运动对各个领域性别歧视的观点提出的挑战。

法国自身的政治政策,直接导向新女权运动的实践。以生育率的低下为主要原因,加上做母亲是妇女唯一天职这种观念自古以来是父权制的一条根本原则,体现在法国法律上就是 1920年制定的对堕胎加以严惩的刑法条例,因此争取自由堕胎权是对男权社会所谓“妇女天职”的否定,是对国家法律的违背, 它必然赋予这场斗争以政治含义。1971年的“343人宣言”,签名者中包括众多知名人士。声明中展示了法国每年约有一百万名女性,在堕胎的违法性和必要性等多重压力下,不得不在危险条件下进行手术的困境。宣言中通过“我声明我曾堕胎”这样对当时看来违法的行为供认不讳,将堕胎权的问题摆到舆论前。《德》中通过影像资料,展示宣言之后对于捍卫女性堕胎权利的游行现场,这也是1936年以来在巴黎展开的最大的女性解放游行,并有一些激进分子公开进行堕胎。新女权运动成功促使政府立法改革,在1975年通过流产合法化法令。

《德》中展示了相当多新女权运动中的影像资料,既包括电影,也包括纪实录像带。前者由法国新浪潮电影中德菲因所饰演的女性角色所构成,伴随德菲因在采访中对角色的解读,从这些角色通过剪辑在影片中安排的顺序这样细微的切口,体现了新女权运动的发展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女性逐渐将自己视作自我而非他者。从一开始“男性眼中的女性形象”,到1975年德菲因出演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印度之歌》所说:“从影十五年,终于能和三位女导演合作。”香特尔·阿克曼在《德》中描述自己与德菲因的合作时,表明自己希望能够展示女性日常生活。“电影从男性视角展现完全虚假的女性形象,哪怕他们想要展示女性日常,刻画出来的也只是幻想中的日常。”而后者,除上文所提及的堕胎宣言,1970年“给无名战士之妻的花环”、1973年“拒绝**”、1975年里昂性工作者集体发声、联合国将1975年定为国际妇女年后女性的反抗、1976年“LIP工厂女员工的状况”等新女权运动中的重要活动均有所体现。德菲因与卡罗尔的独立电影团体拍摄了采访、标语照片和游行现场多种资料,还记录了许多性服务业的基本状况等社会现实中的女性困境。真正将《德》作为一部纪录片与文字材料进行区分的是片中1976年瓦莱丽·萨拉纳斯朗读“人渣宣言”的部分,影像留下“男人是不完整的女人,他们终其一生,不断完善自我,以成为女人”等等观点诞生的过程,而与此同时它的文字材料已经绝版。

《德》中主要围绕德菲因与卡罗尔在新女权运动中所作出的贡献,较少涉及运动1975年后的衰退。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妇女解放运动内部一开始就存在分歧,主要分为左派、激进派以及波伏娃派。运动初期在堕胎权利的争取中,三大派较为统一,1975年后各自为政,新女权运动走向衰退。1981年社会党在大选中取得胜利后,新女权运动走上与法国政府合作的道路。社会党政府配合妇女部在维护妇女权益方面做了大量有益工作,使得新女权运动宣告结束。

卡罗尔创立波伏娃视听中心,目的是为保存女性录制的关于女权运动的影像资料,建立集体记忆,让女性能够认同这些女权运动中的模范人物。如同影片中德菲因所说:“世纪初的英国女性参政论者为基本权利而抗争时,很多人在抗争中死去,我们应该牢记这就是我们的过去。”五十年后法国已经将堕胎权写进宪法,而我们的社会仍然面对同当时相似的困境。然而如影片中所说,70年代所有的录像小组中,女性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录像当时属于一种新媒介,还未由男性主导、未被男性所控制。如今在电影摄影行业内,男摄影师和女摄影师的比例却走向反方向的极端。在世界范围内,女性仍有诸多困境亟待被重视、被解决。

参考文献

[1] «民法一根据法理和法学作评注〉〉, 巴黎达洛兹出版社, 1960年版, 第465页.[2] [8]周以光:评七十年代法国新女权运动,第80页,第82页. [3] 马尔蒂纳·斯托尔蒂:《动摇父权制度的十年〉,载论文集((女权运动及其关键问题)〉,巴黎,1988年版,第190页.[4] [5] [6]刘梦:法国新妇女运动,第27页,第28页. [7] 丁少彦·意义的构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