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蜜书(左)在辞去教师工作后,在秦岭穿梭30多万公里,找到35户山里人家,与他们一起共同从事古法养蜂的工作。他的四爸(右)是其中一位秦岭养蜂人。

在秦岭生活了一辈子,和山里的土法养蜂人合作也有快十年,但我从来没想到,一部讲述几万公里外欧洲北马其顿山区女养蜂人的纪录片,能让我有如此深刻的共鸣:“她的养蜂方式,居然和我们保育的秦岭古法养蜂如出一辙!”

但看完这部全球得到多项大奖和提名的《蜜蜂之地》后,我感到有些失落,忍不住想:秦岭的守蜂人会不会也有这一天?

...
《蜂蜜之地》。

纪录片的主角哈蒂兹总说:取一半,留一半。在她看来,价格公平,谁都别贪,这样生计就可以持续。但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有太多现实的因素可以打破这平衡:发展、养家、市场变化、商业资本的鼓动……

就像闯入哈蒂兹领地的养蜂人侯赛因对儿子说的:“我没有必要养蜂,这些都是为了你们。”

看完之后,我自以为是地暗下决心:不能让秦岭成为最后的“蜂蜜之地”,一定要留住秦岭的古法养蜂。

1.得天独厚的陕西秦岭守蜂人

...
《蜂蜜之地》女主人公所住的村子,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干燥少雨。

...
相比之下,秦岭陕西段的气候条件要优越得多,蜜源也很丰富。图为山野环绕的秦岭守蜂人的家。

我给秦岭古法养蜂人起过很多名字:养蜂人、牧蜂人、采蜂人、酿蜜人、猎蜜人……当我开始写《秦岭最后的守蜂人》系列文字时,我才发现,他们就是在守——守着山、守着蜂、守着生计。从这以后,我就称在秦岭坚持用古法养蜂的人为“守蜂人”。

《蜂蜜之地》哈蒂兹的家乡灌木丛生、遍地野草,不算荒芜,却没有见到森林,所以蜜源也相对少一些。

而我所在的秦岭陕西段,则有明显的气候和地理优势。

陕西秦岭北麓属温带季风气候,南麓则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北部干燥,南部多雨,西部则慢慢由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寒冷多雪。

从卫星地图上看,这里和西双版纳、大兴安岭等地区,都呈深绿色,是中国乃至全球都更绿的地方。这里有1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哺育着345只野生大熊猫[2]。这一片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核心地带。

相比《蜂蜜之地》的哈蒂兹,秦岭守蜂人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在地图上最绿的地方养蜂,有受全世界宠爱的大熊猫陪伴。

我们协助的守蜂人,主要分布在秦岭南麓。这里从太白山向南缓慢延伸,一直到汉水河谷,海拔由3000多米过渡到600-700米。古法养蜂区则集中在2000-1000米这个范围。立春开始,一直到寒露,也就是从2月底一直到10月底,这里都有花粉或花蜜可供本土蜜蜂采酿。

[1]http://www.snrmt.com/wap/article/index/112480

[2]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14999

2.北马其顿与秦岭,远隔万里心有灵犀

...
影片中,哈蒂兹要先爬上附近山崖,将在山岩缝中生长的野蜂“招”至自家麾下。

...
秦岭的守蜂人们也善于在悬崖上招蜂,只不过使用树桩做成的蜂桶。

影片中,哈蒂兹采用的是当地传统养蜂方式,即招回本地野外蜜蜂,放入提前为野蜂建造的蜂箱里。这种蜂箱模拟野蜂自然选择的栖居地而建。蜜蜂入住蜂箱后,自建蜂巢,自我繁育,自行酿蜜,养蜂人根据每年的酿蜜情况,酌情取一定的蜜换取生计,留下蜜蜂的口粮,以便蜜蜂过冬。

岩石缝隙,树木空洞,泥土洞穴,都是本土蜜蜂选择筑巢、繁育的理想空间。

我们协助的守蜂人熊大哥说:“老辈人先在石缝里发现了蜂蜜,定期采集回家。后来为了方便照看,年年都有蜜吃,才把蜜蜂招回家照看,这样一来,每年都有蜜吃。”

可是我们在秦岭穿行10年,都没有见过蜜蜂在石缝里筑巢的现象——在树木空洞里筑巢的倒是见过几个。牛尾河自然保护区的方大爷说:“过去,有人发现树洞里有蜂子,就把那一段树木锯断,再搬回家养着。和木头一起搬太笨重,蜜蜂也容易半路跑掉,他们就仿照这个树洞,做成蜂桶,放在崖上,就能招来蜂子。”

为什么秦岭南麓的蜂很少在岩石缝隙里筑巢?因为这里潮湿、多雨,就算是向阳的石缝,也难免有些发潮。而哈蒂兹那里海拔高、纬度高、降雨量少。你看她撬开石缝时,周围都很干燥,所以蜜蜂选择在石缝里筑巢。

哈蒂兹的蜂箱是石片垒起来的。秦岭守蜂人的呢?是把直径30-40厘米以上的木头,分成120cm左右的树段,从中间劈开,掏空木头,晾干,就成了蜂桶。哈蒂兹那里没有森林,但是石片却不少;秦岭呢,树木很多。所以,两地人们都非常善于就地取材,来帮助蜜蜂建造它们喜欢的房子。

...
哈蒂兹家中的蜂房是用碎石片垒起来的,属于因地制宜的产物。

...
秦岭守蜂人们就地取材,用掏空树桩给蜜蜂造一个家。

不谋而合的是,他们都从悬崖上招蜂。汉西林区的守蜂人刘哥说:“蜂桶要放在发红、发白的崖上,蜂子才肯来。”我问刘哥为什么,刘哥说老一辈人都是这么做的。

后来才知道,这样的崖壁上,光照时间长,相对温暖。蜜蜂是一种恒温动物,它们需要将蜂巢内的温度恒定在36-38度,而维持这个温度,就要消耗它们的“粮食”。如果筑巢的地方光照充足、自然温度高,蜜蜂维持巢内的温度时,就可以减少对“粮食”的消耗。这是后来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知识,这些知识,秦岭的养蜂人是不知道的,哈蒂兹也不一定知道吧?但是他们都可以凭着经验去揣摩蜜蜂的“心思”,投其所好。

...
哈蒂兹去悬崖招蜂,背着用泥或牛粪糊起来的藤编蜂罩。

...
秦岭守蜂人用竹编的蜂罩,形状与哈蒂兹背的高度相似,外表糊着牛粪。

哈蒂兹去崖壁招蜂时,背着一个倒置漏斗形的罩子;秦岭守蜂人,也有一个这样的罩子。虽然他们在地球的两端,但是利用自然的方式却出奇地相似:都编了一个罩子,都使用牛粪把罩子糊得严严实实……如果说有什么差异,那便是哈蒂兹用的材质不是竹子,而是像某种藤条,尺寸较大;而秦岭守蜂人用的是竹子,尺寸稍小。

所以为什么要做这个罩子?

这叫蜂罩。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为一个临时用于周转的蜂箱。蜜蜂总是喜欢待在黑乎乎的地方,所以,无论是在北马其顿还是在中国秦岭,守蜂人在做这个蜂罩的时候,都是想创造一个可以方便搬运的“洞”。他们把蜜蜂从之前的洞里,引诱到牛粪糊起来的这个临时的“洞”中;最终再转移至更安全的、由守蜂人为它们专门建造的新家。

虽然远隔万里,但北马其顿和秦岭在就地取材、遵循蜜蜂习性、做蜂罩、制蜂箱招蜂的思路上是一样的。

3.“蜂子这东西,是天财”

...
蜜蜂对生长环境很敏感,也需要有干净的水源,图为秦岭蜜蜂在饮水休憩。

...
哈蒂兹担心邻居的牛闯入会干扰蜜蜂,污染蜂房,急着把它赶走。

十年前,我觉得我四爸的蜂群数量总是无法壮大,就自以为是地建议他学习新技术,扩大规模,并承诺包销。但四爸无动于衷,只平静的说了句:“蜂子这东西,是天财,主要看你命上带不带。”

他一个人这样说,我还不以为然。但十年来,我遇到的几百个养蜂人,几乎都这样说。太白保护区的李大爷认真地告诉我:“养蜂不过百桶,过了百桶,做事就要小心了。”

养蜂要靠缘分?是天财?那是不是我们躺在家里等着,蜜蜂自己就会上门来呢?

当然不是。

首先蜜源是关键。蜜源好,蜂才旺。一般来讲,蜂桶超过100桶的守蜂人都住在秦岭核心保护区里。这里几乎没有农业,周围上百公里都是林区,路难走,人烟稀少。生活在这里,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

其次,桶多,才更有可能被蜜蜂选中。一个崖上放几个不同大小的桶,可以增加招蜂成功率。给蜂桶内壁涂上蜂蜡,不仅气味能吸引到蜜蜂,而且蜜蜂筑巢时也能给它们奠定一些基础,减少它们分泌蜂蜡而费的功夫。

另外,就算招到蜜蜂,放置蜂桶时,假如阳光不够充足,风太大,缺乏遮雨条件,蜜蜂也会离你而去。

而守蜂人如果总在地里使用农药,蜜蜂也不愿意来。

所以,虽说缘分很重要,但如果你和一个姑娘有缘,却不真心实意的去爱她,她真的愿意和你在一起吗?

如果你虚情假意,不付出真心,蜜蜂也不会愿意和你在一起。

4.生计不能只靠它

...
秦岭守蜂人种植的天麻。

影片中没有看到哈蒂兹从事其他农业活动,如果养蜂出现不可抗拒的风险,生活就难以得到保障。

在秦岭,很少有守蜂人只靠一项收入来维持生计。秦岭古法养蜂,就像养鸡养鸭一样,家家户户都有,只是或多或少而已。

如果守蜂人家的地理位置好,蜜源好,又能坚守古法,蜂蜜收入占比就高一些。我们协助的守蜂人,蜂蜜的收入占比,从十分之一到四分之三,都有,但都不是单靠蜂蜜为生。

汉西林区的刘哥,种天麻,猪苓,重楼等药材,养蜂100桶左右;牛尾河自然保护区的方家,养蜂100多桶,种植山茱萸,重楼等药材,采集桑黄、重楼等药材;小陇山自然保护区的王大哥,养蜂80多桶,种天麻、黄精、芍药等药材……

相比秦岭守蜂人,哈蒂兹的收入结构似乎确实有些单一。蜜蜂没有了,生计就没有了。从她和母亲的对话来看,她陷入了绝望。

一开始,我们也希望守蜂人能专业化发展,把蜂蜜产量做大。后来发现,蜜源有限、气候异常、森林喷洒农药……这些不可控制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蜂群死亡或者蜂蜜产量下降,甚至会导致绝收。

所以,古法养蜂保育工作是要鼓励守蜂人利用本土自然资源及智慧,实现生计来源多元化。这样他们就不会把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养蜂上。

5.适度采蜜:用价格调节

...
侯赛因和商人锯断了野蜂树桩,最终导致无蜜可卖,全家搬离村子。

...
秦岭守蜂人遵循古法养蜂的原则:对蜂蜜取一半,留一半。

哈蒂兹的蜜蜂没有了,主要是因为侯赛因和商人。

在商人的鼓动下,侯赛因取蜜太多,以致于他的蜜蜂最后无蜜可吃。哈蒂兹的蜜蜂受到了威胁,蜂蜜被盗。商人还不满足,唆使侯赛因和他一起去找野蜜——而那些野蜂,恰恰是哈蒂兹的蜜蜂种源。他们锯断了树木,掏空了蜂巢,蜜蜂只能选择逃离。

商人只会想要更多的蜜,却不会考虑侯赛因的养蜂事业能不能长久,更没有想到他的所作所为会把哈蒂兹逼上绝路。商人这样做,也说明市场上有一群等着抢蜜的消费者。没有需求,哪来伤害?

秦岭这里也大同小异。“取留各半”本是是秦岭守蜂人坚守多年的原则。可随着人们对土货的需求日益增加,守蜂人也会被驱使着取更多的蜜。有守蜂人不听老辈人劝告,取蜜太多,而导致蜜蜂无法过冬。也有人从传统养蜂过渡到新式养蜂后,取蜜过多,冬季喂白糖,令蜜蜂体质变差,而被传染上烂子病,死蜂多半。

...
受极端气候的影响,过于寒冷的情况下,蜜蜂很容易被冻死。

另外,有些秦岭的“侯赛因”,会用现代化的活框蜂箱饲养蜜蜂,想要产出更多的蜂蜜。但因秦岭本身蜜源比北马其顿好,“侯赛因们”的蜂蜜并没有显示出额外的优势,有时甚至还会滞销——市场本身也在进行自然的调控。

但如果没有商人,守蜂人就无法与城市消费者建立具体的连接,这显然也行不通。那么,可以有商人来帮助建立甚至维持平衡吗?

蜜蜂自己筑巢,自我繁育,自然分蜂,吃自己的蜜蜂过冬;古法养蜂应更顺应蜜蜂的自然习性,更照顾蜂群的整体性,适度取蜜,既能照顾蜜蜂,又能谋取生计。如果有商人利用价格杠杆,适度地提升价格,则可以让守蜂人自身更加坚守他们的传统做法。

坚持适度采集、多种经营,是完全可以兼顾绿水青山与合理收益的。而对那些想要尝试新式养蜂的守蜂人,我们也可以支持并一起探索,在照顾蜜蜂自然习性的前提下,帮助他们提升产量,同时适当降低价格,这样也可让一部分消费者买到更廉价的自然蜜。

6.回不去的大山?

...
太白山守蜂人方大爷(中)今年已经80岁了,左为方大爷的女儿,右是本文作者刘蜜书。

北马其顿的哈蒂兹50多岁了,守着家中85岁的老母亲,在山上独自采蜜。秦岭的守蜂人,也很少见到40岁以下的,50-70岁这个年龄段占比80%以上。更年轻的人几乎都外出打工了。能留下来的,很多也是因为考虑到要照顾老人或者孩子。

汉西林区刘哥,40多岁,一个人在老家种天麻,老婆带孩子在镇上上学。他说他适应不了城市生活,不愿意出门打工,所以主要靠种天麻和养蜂;王明春50多岁,和老婆留在小陇山自然保护区的一个大山沟里,挖药、种药、养蜂,同时守着年事已高的父母;汉西林区的熊老哥,50多岁,和老婆一起种天麻、喂母猪和牛。熊老哥一个儿子在当兵,一个女儿在上学,还有一个女儿已经出嫁,他要攒钱给儿子买房,给女儿挣学费。

年轻人是回不去的。虽然也可能比在城市挣钱多,但太寂寞太清苦,年轻人受不了。

山顶的人搬到了半山腰,半山腰的人搬到了山脚下,山脚下的人搬进了城,人们都和山上的水一样,慢慢向更低、更开阔、更发达的地方流动。

再过10年、20年,会怎样?山里大概没有人住了,古法养蜂也就没有了,和《蜂蜜之地》一样,只剩下一座一座的坟头。

蜜蜂会怎样?没有人守护它们,会不会被狗熊伤害?没有人取它们的蜜,它们会不会更健康?没有人用蜂罩捕获它们,是不是更自由?

...
希望总是有的:哈蒂兹悬崖上的野蜂又开始产蜜了。

哈蒂兹也好,秦岭守蜂人也罢,他们都没有把蜜蜂当做流水线上的一位工人。他们是爱蜜蜂的。他们深深地知道,自己离不开蜜蜂。

既然还有守蜂人在秦岭深山里居住生活,既然大家还需要蜜蜂酿造的香甜蜂蜜,那就让人类与蜂子们一起好好地相处下去吧。

...

图片:《蜂蜜之地》静帧、刘蜜书

编辑:春晖

关于食通社

食通社是一个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伙伴们共同发起和管理。我们相信,让消费者了解食物的来源,为生态农业从业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我们的食物体系才能做到健康、美味、可持续。

更多文章

蜂蜜之地:取一半留一半|观影会报名

松茸和彝族三代人的三十年

四川小金的采松茸者说|《末日松茸》读书会回顾

版纳:孔明山|古茶山上的年轻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