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5/10
有挖到宝的感觉,绝对是伯格曼的遗珠(或许潜藏的炸药更为合适)。
即便有些地方略闷,蒙太奇的插入打断线性叙事,但情节比《假面》和《沉默》清晰许多。前期略微有门槛,但好在耐心看完了。如同一颗炸弹,引线埋在地下,直到毁灭与爆裂的一刹。
看完长吁一口气,不想多说也无话可说,很久没看到这样击穿内心的片子了。对伯格曼的敬佩又加深了,某些思想和情感终于被如此直观而深刻地表达了。长久、深度的震撼,不是作为观念的部分接受而是作为艺术品的整体认同。当然,对话的诸多细节也很有趣,看出了点侯麦的味道。对话作为独立思想的自然碰撞,把人与人之间不可弥合的距离显露无疑,更多了一层绝望的力-毁灭与爆裂之美。
技法上也颇为精妙,除了多线的叙事手法外,色彩、构图等都是拿手戏,还有媒介自反。
ps.小岛真是合适的思想实验室。
观于25.3.14
25.3.24
《安娜的情欲》-伯格曼的遗珠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评分:A-8.0首先,谈谈标题“1951年的欧洲”。一个时间-1951,标志着战后重建期的末尾,战争的问题已经被转化至次要位置了,无论是罗西里尼——在拍完“战争三部曲”后便将目光移至了新的现实问题——还是其他人都开始从战争的阴霾中离 ...
简评
评分:7.9和奥尔米《米兰心事》、《工作》类似,本片既有着旅行者眼中异域风光的魅力-独属于意大利的街头风情和城市景致,也有着与之对应的人物内心氛围和情感纠葛。精巧严密的情节同纪实性的风格完美融合,戏剧性以难以预料的方式恰到好处地蕴酿 ...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80周年纪念-兼评罗西里尼“战争三部曲”
公众号图文版:https://mp.weixin.qq.com/s/or3Tig9fFd9Zh9GYUITUdA引言赶在今年此时才观看罗西里尼,实在是缘分和命运的安排。一是正好标志着新现实主义运动开山之作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诞辰 ...
三部曲之末《德意志零年》-末日的献祭评分:A-8.3背景-主题-叙事作为罗西里尼“战后三部曲”之末,和系列作品前两部略有不同,影片选择以战后德意志民族作为聚焦点-而且不带有任何审判意味,因为不是直接描绘战争和纳粹的暴行,而是仍以一个 ...
全方位深度解析-宗教类型片与《圣弗朗西斯之花》
评分:B7.4中规中矩之作,与早期新现实主义-即便有所延续、并非背离-逐渐分道扬镳。很传统的段落化叙事,故事背景是虚设的,情节的片面的、缺乏层递与关联呼应,人物和事件都因此不真实融贯。(尽管比《黑水仙》这样的好莱坞版类型片要好些)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