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觉得不再是原著的菲利普马洛,但转念一想也许也不尽然。电影版的马洛兴许在夜晚依然会进行诸如“一个不比其他城市更糟糕的城市,一个富裕、繁荣、充满自尊的城市,一个失落、挫败、充满空虚的城市”的过度思考,但白天时候不妨碍他当一个brat。
嬉皮士瑜伽女孩和看守所狱友,我无所谓,事实上我可能还有点喜欢这种style;诡异的私人医院医生和护士,nah… super weird,但我也无所谓;警察局的大小条子,tough guy,我尚能调侃斡旋,也无所谓;而这些人?性无能又被当众扇耳光后投海自尽的作家,因自己第二性征发育迟缓把自己的帮派办成兄弟会的黑帮老大,我不是心理医生,口头禅是“I'm okay with that”对他们也改口成“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
然而菲利普马洛,你真的没见过这样的人吗?其实你再清楚不过,这些都是雄竞失败的男性,他们的一切乖张怪异都来自于这个影片的“狗”的意象——雄性社会体系价值标准下的低弱竞争力。简而言之,他们觉得自己不够男人。所以作家被自家的狗厌恶,被医生当众掌掴不敢还手但又深以为因此丢脸至极;所以黑帮老大气在男主上却只敢打自己的女伴来发泄。而片中的“狗”是什么样的呢?电影给的直接诠释是:当街骑胯交媾,对应着三个特点:毫无羞耻感的自负、等级制度和支配欲、无时无刻的性冲动。而我们的马洛也是一个被作家的狗厌恶的人,因为他完全不玩这一套游戏,他不遵从这些顽固不化的雄性法则,他不需要证明自己有多少男性气概,因为他不在乎。兄弟会开始全体蜕衣只有他不脱像在看一场闹剧,被警察强制执行就乖乖认怂,被帮派打完全不装硬汉,尝试救援落海者但也知道不需要强逞英雄救不到就退。作为凌晨三点出门买猫粮的无孩爱猫男和私家侦探,绝对不会和家庭不和睦的女客户调情,只同意给邻居裸奔女孩顺路买蛋糕粉,最重要的是不接离婚案件。但这样过起来真的很爽,虽然被黑帮小弟称为loser,但黑帮小弟在偷窥瑜伽女孩得知其职业是卖手工香皂还妄图锐评“以前的人都做正经工作”时,你知道他缺失自惭形秽的意识。
但是!看似圆头滑脑的马洛对那些处起来合拍的人认真又在乎,在乎到一杯酒暴露出虽然披着私家侦探的皮但其实也只是普通人,甚至还有点固执偏袒朋友的孩子气。可惜看走眼了,而且是连续两次看走眼了,我知道这种人心底里坚信自己是不会看走眼的,但事实既定,马洛让这场漫长的告别终末变得很快意,这确实很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