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丹:我们由请戴老师先跟我们聊聊最初是怎么接触到基耶斯洛夫斯基的?
戴锦华:八十年代中国处在特别时段,打开国门,渴望看到最新电影和导演,了解世界电影发生什么。通过录像带,看到 《 雾中风景》、《爱情短片》、《杀人短片》。自己翻译英文字幕。又接触到《两生花》、《三色》。
沙丹:主题是朝向世界的波兰电影人,怎么看待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从本土走向欧洲和世界?
戴锦华:波兰是有着深厚电影文化的国家,每个时段都有大师出现,这其实是有逻辑的。给历史涂抹某种色彩,1987年后两年后,世界地图要重绘,电影里很多地方都在提示冷战的存在。
《三色》是法国国家的国旗颜色,拍摄地在不同国家,在不同国家获得奖项。
讲述“冷战终结、欧洲弥合”的欧洲故事。在冷战结构中东欧国际位置,波兰既是东方阵营,同时又链接着两个阵营。波兰电影大师们最后又都成了欧洲电影大师,某种程度上有种“胜利者获得战利品”的意味。
沙丹:影片里的婚姻反映着东欧和西欧的关系,像是给出了一点希望。对大家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影片结构,是多段结构,展现三种不同人生的可能性,安东尼奥尼也做过类似的探索。如何解读基耶的这个结构?
戴锦华:我是在《罗拉快跑》之后看到的这部《机遇之歌》。《罗拉快跑》是游戏结构介入电影。
《无姓之人》:人类战胜死亡,看到有限的生命是多么偶然。
《机遇之歌》:结构服务于高度现实政治敏感,最后放在哲学、哲理、生命本体论、人的本体论上讨论。第三段结构里表现出更普遍的选择,不要站队,要追求自我,最后人物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但又不能逃脱无处不在的死亡危险,最后影片提升了很高的高度。
前两个故事如果搭上飞机,他就会走上死亡结局。
用电影语言去呈现关于人、生命与世界的表达,用饱满电影化的表达,只有基耶做到了。
沙丹:这类道德焦虑电影,看到人的各种焦虑,导演的焦虑,最后结局美满,如何看待人在社会的焦虑?看待基耶作品普遍的道德焦虑问题?
戴锦华:不用普遍一词。《十诫》来自圣经,波兰是天主教传统,天主教曾和波兰团结工会,影响八九十年代。
《杀人短片》不是在讲谋杀的禁令,而是把现代道德和法律内在悖论放在面上来,这是张力和焦虑所在,现代人我们到底依凭什么,制度、法律、信仰在什么程度依托?我们怎么安置人以及被安置?表现现代文明的焦虑。
《机遇之歌》里的三段结构的相同之处在于:男主角都在追随一个年长男人,一个父亲,他渴望权威,现代人并不懦弱,但却没办法凭自己独立,所以想要去找一个权威,这是某种普遍焦虑。
沙丹:基耶斯洛夫斯基作品里很多细节值得玩味。《机遇之歌》里也有很多细节,比如楼梯上的弹簧滚下,扔球和扔苹果,这些细节的设计如何理解?
戴锦华:基耶斯洛夫斯基最大理想是当木匠。基耶宣布息影的时候说:世界上还有很多值得做的事情。从他当木匠的理想中可以看到某种“精准”,手工艺人般的精准,他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道具、小细节。每段故事有不同人生选择,里面充满很多细节,每段都有小道具,展现某种同质性。弹簧是无生命的,但又精准,像濒死的状态。扔球的杂耍那个场景,里面的人们说也不知道他们在干嘛,说有十多年了。其实我们的人生就是如此,我们也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但就是一直在做着事情、追求着精准。
另外影片的场面调度,人的身体关系,位置和构图线条都表现的非常好,能通过这些语言让我们联想到许多哲思。
提问1:如何理解三段故事里男主角都要说“父亲死了”?
戴锦华:这暗示了欧洲社会关于“上帝死亡”的宣言,所以人们才去想要寻找各种替代,去找背书来认可自己,因为自己不能自我确认。
提问2(大学老师):如何让大学生静下心来去看优秀的经典电影?
戴锦华:
我都会跟我的学生说,你们睡着了我非常理解,没睡着的话我承诺你必有收获。
我的学生们开始跟同学一起看电影,我们看老塔,看这些最闷的电影。我这么说有点脸皮厚了哈,反正同学们给的回答说,他们因为对我的喜欢,他们就坚持把那个电影看下来了,然后他就发现真好。
所以我是觉得,就是说,如果这些爱电影的人,我们怀着我们的真诚的爱去跟大家分享的话,我觉得能抵达,人家能够感觉到,你是真爱哈,你不是在装蒜哈,你不是在表演。然后呢?那你为什么这么爱呢?他可能基于某种好奇,他就会去看,而且同时呢,我认为我们现在需要重新和这个爱电影的,想做电影的人一起,我们要重建电影文化。
因为这些东西实在被30秒钟的短视频,撕的粉碎了,而且他还直接去看五分钟看电影、十分钟看电影,那些做解说的人,真的懂电影吗?他们就把这个片子里的最华彩的段落都剪下来,但是那个段落之所以华彩,是它在这个文本当中,在整个的结构当中,在意义当中。他们把它都剪下来以后,他就永远的剥夺了我们第一次完整的观看这个电影的可能性。
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经过这种真诚的分享去重建这个电影。就像今天这么多的朋友,这么精神抖擞的看完了这个《机遇之歌》哈,而且这个掌声那么热烈,就是我觉得,这是基本的,如果他没有这份爱,那我们没办法啊,其实最好请他不要站在电影、学电影的这些同学们中间了,让他找一个更好的、他会喜爱的职业好了。
提问3:怎么理解片头以及反复出现的xing爱镜头?
戴锦华:我们几乎就是从追火车才开始讨论这部电影,从来没有人讨论它的片头。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就这个片头把我震住了,因为大家注意到它是从那个张开的那个叫喊的那个嘴开始的,最近看的时候我才想起来,李沧东的《薄荷糖》就是摄影机推进那个主人公的口腔里,就大家觉得好棒啊,但几乎没有人意识到,基耶在1987年就已经做过了,他从这个叫喊的嘴开始。我自己的理解啊,咱们可以见仁见智,这没有绝对的那个顺序,我自己觉得就是最后那个飞机爆炸的那个顺序,其实是把我们带到了片头。那应该是最后在这个死亡威胁的时候,他这么一个绝望的呼喊,然后接下来的应该,就是那个下一站天国,我们回到甚至愈合将濒死的时候,去回放我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因为它非常惊人,就是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得好,就是摄影机成了人物的眼睛。我们看到手是从镜头这边伸出来的,然后所有的人,其实那个摄影机完全成为人物的主观视觉镜头,所以就是从他张着的那个嘴,到最后在他脑海里飘过的,曾经被他看到的、被他记住的场景,有妈妈,有初恋,有那个小朋友的离去,有爸爸,有学校的老师对他的评价。就所有曾经对他生命当中构成的那个烙印或者转折点的东西在闪光,然后影片才真正开始。
豆瓣影评是我的好朋友,我跟豆瓣网友学的很多很多啊。很多豆瓣网友的那个做资料做的简直是让我特别佩服,而且我经常想向他们致敬啊,想谢谢他们。我自己虽然不去写豆瓣,但是我一直是在豆瓣当中得到很多很多的帮助,还是包括那些无私的搬运、一些访谈资料、素材。
第二个提的问题是关于xing爱。我大概也是再一次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我脑子里首先蹦出一个词,叫 xing政治。后来就说不对啊, xing政治是女性主义特有的一个词,应该改成政治与女性。在这部影片当中,我觉得基耶斯洛夫斯基很明确的设置了政治与女性。女性这样的一个作为一个双重的主题,政治是更当下的、更具体的;而xing爱是身体的、本能的,同时也是超越的。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如果我们光说我们用身体去抵抗政治,我们用爱情去抵抗政治,那这就不是基耶斯洛夫斯基了,他其实每一段当中政治都是渗透了进来的,或者说,xing爱同时都成为政治的一个结果。
第一个段落就特别明显,对吧?就是他实际上就是女朋友跟他彻底决裂,是因为政治立场,而且是因为他的某种天真和无知,他成了出卖者。
那么到第二个段落当中就是,那个若即若离携带出更多的历史和政治的问题。比如说犹太女人,比如说那些去他国、出走的人们,那些正直的流亡者是有乡愁的,很多很多问题带在其中。
而最后一个段落当然相对简单,因为最后一个段落所有的元素都是关于超越性的,都是在尽可能不介入现实,我不做选择,我不要让政治影响我的人生。
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说,基耶斯洛夫斯基也是比较刻意的,在这个电影比较刻意的去展现身体,那么我也只是猜想,是不是他也是在和当时东欧国家和东方阵营的国家普遍存在的那种道德主义,他多少有一点唱反调。在这影片当中,他有点非常刻意的去展现身体,而且这部电影当中,所有的身体,男人和女人都好美。在其他的电影当中,他好像都有点不想追求那种唯美感,而这个电影当中就是非常的美,每个身体,自身的那个美感是非常非常强的。所以大概这是我的猜想,跟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