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不在家爸媽不在家(2013)的劇情介紹
家樂(許家樂飾)是個聰明卻調皮搗蛋被學校視為頭痛份子的小孩,懷孕的母親(楊雁雁飾)每天在公司和家事兩邊忙碌分身乏術的情況下,還會接到學校的抱怨電話總是相當無奈,最後隻好找來菲律賓女傭泰莉(安吉莉·芭雅妮AngeliBayani飾)來幫忙家事和照顧家樂。
一開始相當排斥泰莉的家樂利用各種機會欺負她,但是為了要養家活口的泰莉隻能努力在這個家庭裡生存。家樂因為爸媽各自煩惱着自己的事情無暇關注他的情況下,讓家樂和泰莉兩人逐漸産生越來越深厚的感情,但是小小年紀的家樂卻沒有發現家庭風暴也日趨嚴重……
而這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正在悄悄影響這個國家……
一開始相當排斥泰莉的家樂利用各種機會欺負她,但是為了要養家活口的泰莉隻能努力在這個家庭裡生存。家樂因為爸媽各自煩惱着自己的事情無暇關注他的情況下,讓家樂和泰莉兩人逐漸産生越來越深厚的感情,但是小小年紀的家樂卻沒有發現家庭風暴也日趨嚴重……
而這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正在悄悄影響這個國家……
爸媽不在家爸媽不在家(2013)的影評
“家庭”下的個人與曆史
太棒了這個片子。導演陳哲藝1984年生人,亞洲金融危機時13歲,和片中小男孩的年齡差不多。這一塊背景一直不太懂,因為三年後我才出生。而且97年也是香港回歸年,我在想這一部分會有什麼關聯。但是這部作品并不是當下危機的即時記錄,而是過了 ...
《美國女孩》導演阮鳳儀評《爸媽不在家》
這是一篇2014年收到的稿件,可是在2021年刊登更具意義。目前正在上映中的台灣電影《美國女孩》是新銳導演阮鳳儀的首部劇情長片,自面世以來,就常被拿來與2013年由新加坡導演陳哲藝執導的《爸媽不在家》比較,同為自傳成分濃厚的家庭劇, ...
《爸媽不在家》“離别”片段分析與淺談陳哲藝導演電影風格
這個段落是《爸媽不在家》中最“高潮”的一個段落是全片情緒積累的爆發點,前面觀衆積累的所有情緒都将在這平淡克制而又炙熱強烈的“離别” 中全部釋放出來。作為全片叙事節奏和風格來講這一片段也是整部影片和陳哲藝導演電影風格的縮影”外表樸實平 ...
準備好欣賞一些高級的幽默技巧了嗎?
上次看《爸媽不在家》已經是一年多前的事了,我發現人的認知是會像彈簧一樣來回擺動的。盡管第一次看完我已經被它說服,但這次看前還是會不自覺泛起些許狹隘的酸澀。一部處女作,憑什麼讓2013成為了它的年份?這推斷不是我胡亂下的。那年的金馬獎 ...
拍得太暧昧了。害我覺得女仆和小主要不倫。
轉場有點問題,隻是因為劇情太平淡所以負負得正,看上去不明顯。作為處女作節奏很不錯。“Your hair is very臭”,新加坡的中英混雜is very有趣,這個film讓我眼界大open,以後多find幾個獅城人talk一下。
七八成的新加坡片都在販賣新加坡式華語(英語)笑料,難得看到一部比較紮實沉穩的中産階級家庭題材,其中不乏細膩、敏感和鋒利之處。世間并非隻有桃姐情,萍水相逢,亦有動人之處
故事的格局很小,但在這之内卻是面面俱到,内斂成熟沉穩,鋪墊情感的小細節也很有感染力。亞洲危機的時代背景,一個中産階級家庭的日常生活和一個孩子與女傭之間的親情關系,生活中很多事情确實沒必要講的通透,特别是家人之間,這種含蓄和隐忍的情感表達方式很東方,難怪李安會喜歡。★★★☆
片名太誤導了,其實是多條線索同時并進,小孩并非絕對核心的主角,并且爸媽在家的時候很多。。。整個故事推進的方式非常戲劇化,都是依靠角色不斷的犯各種錯誤來強化沖突激化矛盾,連接的非常緊湊,有點像滾雪球。最遺憾、可惜的是結尾,不應該設置生孩子的尾聲,完成一個封閉的現實文本。
女傭丢掉晾衣杆-鄰居跳樓自殺-母親打辭退信-父親求職失敗四個連續鏡頭印象很深。開入死胡同的車知道轉向,生活卻沒那麼容易繼續向前,[希望在于自己]的話是不假的,留下的最後一隻雞和新生的baby算是給電影一個充滿希望的結局。
爸媽不在家?爸媽一直在家,可是,走進家樂生活的到底還不是他們。。。
故事很平常,張力很強大。影片散發着濃濃的戛納範兒,信手拈來,自然流淌,水到渠成,捕捉不經意的細節,反觀内心洶湧的情緒。與此同時,導演又極其克制地掌控着叙事的節奏,保證了影片從始至終的連貫平衡。許家樂,一個孩童,奉獻了超越年紀的高質量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