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上可以看出,筆者其實隻想為最終季的關鍵劇情點進行框架式的肯定,但對劇集的細微血肉内容中無處不在的種種狗血劇情,以及人物的突兀轉變,确也有種深深的、無力的蒼白之感。

兩位被罵得狗血淋頭的編劇也許當初也曾為這些關鍵劇情點反複推敲過、争論過、興奮過,卻忘記了曾經被推上神壇的《權遊》裡,那些讓人驚為天人的人物命運和跌宕起伏的事件運轉,都是由每個身處命運洪流中或随波逐流、或趨炎附勢、或奮起對抗的角色們一點一滴、一磚一瓦慢慢構建起來的。如果沒有符合基本起承轉合邏輯的生硬安排,之前的鮮活人物血肉也将被污濁攪亂,精心構建的結構大廈也将如絕境長城一樣轟然倒塌,如夜王一般戛然滅失于虛無之中。

我們不想看到那個曾憑着睿智狡黠的頭腦,于生死間在衆多強大勢力中八面玲珑地遊走,成功登上人生巅峰的“小惡魔”提立昂,突然變成了愚蠢的“情種”,毫無章法地去感情用事;

我們不想看到劫後重生統領北境的珊莎,明明可以用不讓須眉的氣魄,名正言順地用陽謀去赢得這世界的敬畏,卻非要像個“婊子”一樣,四處煽動撺掇,讓人心生厭惡;

我們不想看到深谙平衡之道的“八腳蜘蛛”瓦裡斯,曾經用無數暗流湧動的絲線努力維系着世界的善惡平衡,到最後卻被描繪成一個弱智的小醜,賣弄着拙劣的伎倆,被揭穿、被處死;

我們不想看到那個于柳暗花明中絕處逢生的國王私生子詹德利,不去靠着自己特殊的身份,在這世界昂首占有一席之地,卻像隻發情的公狗,圍着僅有一夜之歡的艾麗娅搖頭擺尾;

我們不想看到大難不死、惡骨俠心的“獵狗”克裡岡,曾将自己所堅守的善惡準則貫徹得淋漓盡緻,赢得所有人的尊重,到最後卻像條瘋狗一樣,不遠千裡奔赴君臨,隻為去和他的兄長“魔山”在坍塌的城牆上作一場荒唐的決鬥,再可笑地同歸于盡;


我們更不想看到曆經世道滄桑、恪守純粹之道義的“弑君者”詹姆,那個身跨戰馬手持長槍,如唐吉坷德一般的瘋狂,以玉石俱焚的天地之氣刺向巨龍的“聖騎士”詹姆,在異鬼大戰後同“美人”溫存一夜,卻像個迂腐的“渣男”一般,失心瘋地非要去和那個早已将他抛棄的瑟曦愚蠢地殉情……


是啊,這些隻在三流影視劇中才會出現的爛俗橋段和“智障”角色,怎能在這樣一部秉承世界善惡平衡、因果循環之道,于黑暗森林中閃耀着人性之光的奇幻大劇中出現?我們想要看到的,是那些曾讓人愛恨交織、心生敬畏的角色們,站在各自的立場上氣閑若定地或運籌帷幄、或爾虞我詐、或快意恩仇;我們想要看到的,是他們在各自的戰場上殺盡最後一個敵人,流盡最後一滴血,也賺盡我們的最後一滴淚……




時光不能倒流,就如曆史不可重來。影視作品作為一門兼容并包的藝術,始終是遺憾的。網絡中充斥的對《權遊》的漫罵,其實也許正說明曾經的它在粉絲們心中不可撼動的地位。而那些要求重拍最終季的呼聲也很難實現,誰又能用如此大的勇氣,頂着如此巨大的壓力和風險去完成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任務呢?不如,我們就對這個遙遠的世界中發生的“荒唐”慢慢釋懷,将它看做曆史給我們開的一次“玩笑”吧。


曆史不總是充斥着各種“黑色幽默”嗎?氣吞八荒的亞曆山大暴死于歐亞征途,手握全世界的蒙哥汗于釣魚城下被飛石意外擊斃,最有可能先于李唐統一碎裂中華的前秦大帝苻堅卻在淝水功虧一篑,而極盡暴政的羅馬皇帝尼祿和昏庸無能的明神宗朱翊鈞,卻能安享王座十數年甚至數十年。

曆史總會在恰到好處的時刻給人類文明當頭一棒,讓我們不敢再沾沾自喜,不敢再高高在上,隻能以謙卑的謹慎和如履薄冰的自律,去對世界心生敬畏,去對時間戰戰兢兢。不如,我們就對這部在結尾處充滿着“黑色”的架空曆史大劇,用無盡的遺憾來代替對它的憤怒吧。也許在不遠的未來或者在另一個次元時空,每個人心中那個極盡完美的結局正在悄悄發生着。
這,不也像極了人生嗎?
Finish......(may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