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天涯

第一次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在去年8月12日。
和大多數人一樣,我也是本着宣傳片裡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台詞所吸引,被哪吒那股與命運抗争到底的熱血所打動,才決定走進電影院為他的票房做貢獻的。
說着一口流利的川味兒普通話,挺着一個“有點兒嬰兒肥”的大油肚子,這樣另類的太乙真人一出場就自帶喜劇特效,加上他與混元珠搞笑式的打戲,将影院的氣氛徹底活躍起來。
相比之下,申公豹的出場就嚴肅多了,“閃電鞭”出鞘霸氣十足,在氣勢上狠狠壓了太乙一頭。可偏偏是個結巴,一開口就破功了。
差點兒讓我誤以為這是部喜劇。
多看幾遍,我才發現,這部兩年間斬獲十多項大獎國産動畫電影佳作,既不是喜劇,也不是啥勵志劇;而是一部讓人細思極恐的懸疑劇。

“我命由我不由天”
一開始就是一場精心謀劃的大騙局
影片開場,元始天尊将混元珠煉化為靈珠和魔丸,并将對魔丸施下天雷咒,三年後,天雷必取魔丸性命。
為何要“三年”才消滅魔丸?這是天尊特意埋下的伏筆。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世界觀裡,元始天尊是整個神界至高無上的三位大神之一,門下弟子無數,更是擁有遮天的權威。
自将靈珠和魔丸交付太乙真人之時,天尊就已經看穿了申公豹内心的嫉妒之情,也預料到了他會設法奪取靈珠,并将魔丸放入陣法中,使其轉世成為李靖家的三公子——哪吒。
魔丸降世,太乙真人作為天尊欽點的十二金仙後繼者,必定會當即作出決斷,以法寶乾坤圈壓制住暴走的魔丸,徹底将其擊殺。此時,三年懷胎的殷夫人必會舍身保護哪吒,李靖也會向太乙求情,并随太乙一同前往天尊住所尋求解咒之法。
“這天雷咒,天尊也解不了。”這句推辭實屬荒謬。

作為跟随元始天尊時間最長的小雲雲,怎會不知天尊的想法?天尊要滅魔丸,無論身為凡人的李靖如何求情,他也不會理會的。
無論李靖夫婦與太乙真人如何教導哪吒,如何苦心指引哪吒走入正道,三年期限一到,哪吒(魔丸)必死無疑。
原始天尊如此部署,就是想告訴世人:天尊所做的決定不會改變,你們為此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
即便最後哪吒(魔丸)憑借自身的法力操控乾坤圈壓制魔性,在沒失去自主意識的情況下獲取力量,打敗敖丙拯救了陳塘關的百姓,天雷依舊如約而至。
“我自己的命,我自己扛,不連累别人。”
拯救了數萬百姓的哪吒,還是沒能打動冷血無情的天尊,神色憂傷的哪吒也隻能認命,一把撕掉李靖求來的“換命符”,坦然面對那朵蓄勢待發的天雷。
“如果命運不公,就和命運鬥到底!”
是對敖丙說的吧。
在哪吒眼裡,敖丙是他唯一的朋友,是除了李靖夫婦外唯一肯陪伴自己的朋友,所以,在赴死之前,哪吒想把父親教給他的道理傳達給敖丙。

敖丙雖然身為妖族,又是狡詐的申公豹的弟子;但也是靈珠轉世,與天性邪惡的魔丸不同,是個天性單純、善良,且知恩圖報的孩子。為了報恩,為了友誼,敖丙必定會毅然沖入天雷之中,與自己唯一的朋友共進退。
魔丸與靈珠本就是一體。
哪吒與敖丙就像兩塊磁鐵,兩者必定會相互吸引,必定會擦出友情的火花,必定會共同與命運抗争。這,才是他們二人的命中注定。
“我命由我不由天”亦是一場由元始天尊精心謀劃的大騙局,隻為向世人展示他的神威,維護他的神權。

“人心的成見就是一座大山!”
陰險狡詐的大結巴申公豹,才是全劇中最清醒的人
在元始天尊的諸多弟子中,申公豹是唯一的異類。
他本是一隻遊獵在叢林中的獵豹,機緣巧合修煉成精,又曆經磨難修煉成人,後拜入元始天尊摩下修煉道術仙法,比幾百年道行的太乙真人更加勤奮,不曾有一絲懈怠。但從未得到天尊重用。
因為天尊看出了他内心陰暗?
不。因為天尊是由人修煉成神,他門下諸多弟子亦是人族。
申公豹從根本上就與他們不同。
所以,哪怕申公豹是最勤奮的弟子,哪怕他在擒拿混元珠中的表現力壓太乙真人,元始天尊依舊将寶物托付給同為人族的太乙,并指明事後讓太乙擔任最後一位十二金仙。
百年刻苦努力,換來的依舊是排擠和不信任,自負又自卑的申公豹自然會嫉妒,最後叛變。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休想搬動。”申公豹的這段自白,道出了現實中人性最黑暗的一面。
也正是這句台詞,向觀衆點明了他申公豹才是全劇中最清醒的人。

申公豹很清楚:無論李靖夫婦和太乙如何努力,陳塘關百姓對妖族的成見必定會令哪吒内心滋生黑暗。
第一次走出李府的哪吒,隻是懷着一顆對外面的世界的好奇心走在大街上,單純的打量着這個陌生又新奇的環境。
走着走着,一個雞毛毽子突然出現在哪吒腳下。第一次見到毽子的哪吒自然不認識此物,正要拿起,一個小女孩又出現在他面前。小女孩不認識哪吒,隻是見他比自己高大,便稱其為大哥哥,還邀請他一起玩。
原本應是孩童間相互玩耍的歡樂景象,卻被那個膀大腰圓的娘娘腔的一聲尖叫所打破。
“不是關起來了嗎?怎麼跑出來了!”
“快——跑——啊——!”
祥和的街道瞬間亂作一團,小女孩也她母親慌忙抱走。還沒等年幼的哪吒反應過來,一群年長的小孩立馬丢來石頭、臭雞蛋,沖哪吒辱罵道:“妖怪,去死吧!”
疑惑、委屈、憤怒、無助等負面情緒瞬間充斥着哪吒的大腦。
他不明白,自己明明什麼都沒做,為什麼這些人,甚至連小孩子都這麼厭惡他。
他還不知道自己是魔丸轉世,是這群人族中唯一的妖族。
排擠異類,是人之本性。

“這是魔丸轉世的妖孽,要是他日完全成魔,必會大開殺戒,生靈塗炭啊!”
“李大人,陳塘關百姓世代與妖魔不共戴天,還望李大人放下兒女私情,以大局為重啊!”
即使殷夫人下令全體百姓不得提起“魔丸”二字,但是,人們的偏見,依舊讓哪吒受盡了苦頭。
哪怕後來哪吒為救被海夜叉擄走的小女孩挺身而出,與海夜叉大戰八百回合,最終成功救下了小女孩,那些村民也不願意相信哪吒,反而誣陷是哪吒抓走了小女孩。
即使,她全身上下完好無損,還一臉純真無害的微笑着哪吒。
如果真是哪吒綁走了小女孩,那麼小女孩不應該表現得十分驚恐,或嚎啕大哭嗎?
這些細節,大人們并未注意;或者說,是故意忽視了。
他們僅憑着對哪吒的成見,就對其肆意傷害,對其絲毫不吝啬各種污言穢語,不斷刺激着他那根脆弱的神經。
明明是他們自己的言行導緻哪吒失控暴走傷人,卻把所有的過錯都推給哪吒,自己又扮演起受害者的角色。
對他人抱有偏見的人,最擅長的就是自導自演。

申公豹十分清楚這一點,所以,他才對敖丙三令五申不可暴露身份,還打算隐藏敖丙的龍角和靈珠印記。一旦敖丙的身份暴露,那麼,世人也隻會批判他是龍族妖孽的身份,完全忽略他是靈珠轉世的身份。
在人族眼中,妖就是妖,隻會為非作歹,不應該存在于這世間。
“你管他是善是惡,天雷來了他都是個死!”申公豹早已提醒了敖丙,可這單純善良的傻孩子一心隻想救人,沒有悟到師父話語中的含義。
費力救下李靖和陳塘關百姓,換來的是什麼呢?
僅僅換來了李靖的懷疑,太乙真人的威脅,和陳塘關百姓的惡意排擠罷了。

“他是我兒!”
李靖感動了太乙真人,卻感動不了至高無上的天尊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看了不下五次,每一次看見李靖神情凝重的說出“他是我兒”時,都會被感動得稀裡嘩啦。
看似平淡無奇的四個字,卻字字珍重,表達出了一名愛子如命的老父親的真情實感。
“我已決定以我一命換哪吒一命,還請真人成全,不要告訴我的妻子。如若真人不肯,那天雷降臨之時,我将與哪吒同生死共進退!”李靖的一番豪言打動了太乙真人。

後者知道再怎麼勸都沒用了,便萌生出協助李靖将哪吒引入正道的想法,随即再入李府,收哪吒為徒,傳其道術仙法,向其灌注“斬妖除魔,造福蒼生”的正能量觀念。希望他日哪吒能通過造福蒼生來化解與陳塘關百姓的隔閡,以此感動元始天尊。
然而,擁有無上神權的元始天尊,又怎會理睬區區凡人?
更别說為了一介凡人改變他的決定。
就好比最近備受争議的那名富二代女網紅,披着一身“體驗工地勞動”的外衣,實際幹着炫富、埋汰工人、秀優越感的惡劣勾當。一夜之間成為衆矢之的。
工人們大汗淋漓地勞作場面感動她了嗎?
不僅沒有,還成了她秀優越感的道具。
對元始天尊來說,魔丸,和妖族的悲慘命運,亦是彰顯他作為神明的優越感的道具。
所以,即便最後哪吒拯救了陳塘關,天雷依舊如約而至。就連身為靈珠轉世的敖丙,也因其妖族的身份一并被第二擊天雷擊殺。
太乙真人拼盡全力,損失幾百年的道行才用寶蓮保住了他們的魂魄。

此舉似在警告,警告申公豹别妄圖逆天改命,哪怕貴為靈珠,隻要成了妖族,天尊也會毫不猶豫地将其毀滅。又似在懲戒太乙真人,别妄圖違抗主人的意願。
天尊所下天雷咒,頃刻間便毀滅了李府,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如同隕石墜落的巨坑。
這,還是被哪吒和敖丙二人,以混元珠之力削弱過的天雷之力。
可見,對元始天尊來說,隻要能擊殺魔丸,這些損失不過是微不足道的犧牲。
影片最後,體現的不是哪吒終于逆天改命,而是位于領導層的人的冷酷無情。

“隻要哪吒能開心,我就不在乎真假!”
李靖夫婦最大的敗筆,就是對哪吒說謊
對孩子來說,長期缺少父母的陪伴無疑是最緻命的。
殷夫人忙于斬妖除魔,李靖随太乙真人去求解咒之法,一去就是一年。在哪吒最需要陪伴的時候,他倆都沒在身邊,與哪吒之間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紙隔閡。
待李靖回家之時,哪吒早已因百姓的排擠,而充滿了戾氣;對自己這雙忙于工作的父母,也充滿了怨氣。
即便如此,哪吒也喜歡能得到父母的陪伴,和陳塘關百姓的認可。
殷夫人抓住了小哪吒内心的渴望,便以此為突破點,耐心勸說兒子跟随太乙真人修煉,好随他們斬妖除魔,保護百姓,造福蒼生。

見哪吒猶豫未決,李靖決定再添一把火,騙哪吒說他是靈珠轉世,所以才會天生神力,引來百姓的畏懼。
李靖夫婦千不該萬不該,不該用謊言去欺騙哪吒。
謊言,使他那句“你是誰,你自己說了才算”本該鼓舞人心的話語,變得毫無說服力。
時至今日,很多父母仍然會采用謊言來敷衍孩子,包括常年因工作或其他原因,未能陪伴在孩子身邊的父母。
在他們眼裡,孩子是不會辨别真假的,無論父母說什麼孩子都會無條件的信任。他們不曾想過,孩子也會一天一天的長大,謊言也會随着時間的流逝而不攻自破。
到了謊言被無情拆穿的那一天,哪怕是善意的謊言,一場争吵也在所難免,感覺受到欺騙的孩子也不再信任父母;也就迎來了我們所謂的叛逆期。
李靖騙哪吒是靈珠轉世,後又謊稱海夜叉的誤會已經解開了,殷夫人便順水推舟,又謊稱陳塘關全體百姓會來參加哪吒的生辰宴。
“自從你騙他是靈珠,他高興了兩年,最後的日子隻要能讓他開心,我就不在乎真假!”
第一個謊言一說出口,便需要第二個,第三個謊言來圓謊。殷夫人知道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隻能繼續欺騙哪吒。

直到申公豹偷偷潛入李府,告訴哪吒真實的身世,所有謊言瞬間明了了。
其實,就算申公豹不告知哪吒真正的身世,從在場百姓那一張張皮笑肉不笑的嘴臉,憑小女孩親屬下意識阻止她靠近哪吒的反應,哪吒也能猜到殷夫人和李靖在對他說謊。
當天雷到來之時,所有的真相亦會大白。
對孩子說謊,本就不是一勞永逸的方法,無論是善意還是惡意。
孩子确實單純得可愛,但,孩子并不傻?
那些帶着孩子走進電影院觀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家長,不知他們有沒有從電影中悟到這一層。
畢竟,現實并不是二次元動漫電影,也不是神乎其神的神話故事。
生活沒有劇本,不是所有孩子都會按照劇本的安排,在機緣巧合之中看見父母隐瞞的真相,或父母謊言背後的良苦用心。
所以,千萬不要輕易對孩子說謊。

“龍族的複興,全靠你了!”
比對孩子說謊更可怕的,是強行給孩子施壓
東海龍族,作為妖族,卻跟随天庭打壓海底妖獸,建立了豐功偉績。原以為能得到天庭重用,卻隻是被天庭利用,最後還被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連同海底妖獸鎮壓在東海,子子孫孫一輩子都待在暗無天日的深海。
對天充滿怨恨的龍族,為了離開這片深海,為了向欺騙他們的上天複仇,選擇和同為妖族的申公豹合作,将靈珠注入龍蛋,誕下敖丙。敖丙生來就被迫肩負起複興龍族的重任。
沒人詢問他是否願意,他也沒有選擇的權力。
“龍族的複興,全靠你了!”這句話,成了壓死敖丙的最後一根稻草,擊潰了年僅三歲的敖丙最後的心理防線。
既然你們忘恩負義,要懲罰我龍族,我就把你陳塘關活埋了!

但是,沒有多少父母能夠做到不強行給孩子施壓。
是虛榮心在作祟,或是受陳舊觀念的影響,或是受成長環境的影響;大多數父母都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同其他更優秀的孩子比較,卻完全忽視了自己孩子的優點。
也有一些父母,自己年少時沒有完成的心願,就強行托付給下一代,完全不過問下一代的意願,強迫他們去追求上一代為完成的夢想,去彌補上一代遺留下來的遺憾。
亦或是本着“為了孩子好”的原則,盲目跟風,讓孩子去考名牌高中、名牌大學,也不過問孩子想學什麼,擅自決定讓孩子讀熱門專業,出來好找工作。
“我做這些還不是為了你好!”
“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你看看别人家誰誰,回回考試第一名!”
很多時候,就是這些看似不痛不癢地話語,成了壓死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若是龍王不強行将整個龍族命運壓在敖丙身上,興許,作為靈珠轉世的敖丙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畢竟,申公豹教會了他諸多本事,卻沒教會他如何幹壞事,和如何去仇恨人族。

寫到最後。
很多人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感受,要麼是被哪吒“與命運鬥到底”的熱血所打動,要麼是被李靖夫婦愛子心切的親情所感動,要麼是單純的把這部經典電影當作孩子看的動畫片。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所要傳達的不僅是逆天改命的勵志情懷,更多的是電影所隐喻的教育思想,和對某些社會現象的反應。
哪吒真的戰勝了命運嗎?不見得。
肉身被毀,魂魄尚存;實則已經被天雷所擊殺,隻留下一縷魂魄殘存着。
應該是作者對曆代神話故事中,哪吒剔骨還父,割肉還母這一情節的一種緻敬吧!
隻能說,小哪吒和小敖丙,靈珠和魔丸,合力在精神上戰勝了命運。
關注@95後老葉生活錄,每周與您分享生活點滴,美食心得,書言影話漫談。用最平凡的文字,記錄生活中的無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