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已經在影院上線很久了,話題一直居高不下,趁着還未下線,在美團上買了票,先一睹預告片為快,卻更加被影片所吸引…… 本來想買晚場的票,卻沒有排片,不得已買了下午五點多的票,走進電影院,取了票,便等着檢票開場,然後是進播放廳觀看影片……

影片講述了愛爾蘭籍美裔Tony因酒吧打人事件丢掉了工作,為了家庭生計,參加過吃漢堡包比賽赢得獎金,最後在朋友的推薦下,成為給著名黑人鋼琴家Don Shirley當專職司機,因為Shirley想改變各州對黑人的歧視,因此放棄華盛頓體面的演奏,選擇四處奔波去巡演,希望用音樂震撼大家的心靈。這才開啟了Tony和Shirley的巡演之旅……
世界上有太多孤單的人
都是因為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
Tony最開始對黑人很介懷,就連去自己家修理家具的黑人,用過的杯子也要毫不猶豫的扔進垃圾桶。到後來出于生計,成為了Shirley的專職司機,起先就連他的妻子也擔心他會旅途中無法忍受,但是為了家人,Tony選擇了堅持。旅途中,二人相互看不慣,一個高高在上,始終保持着禮儀風範,一個随性灑脫,想做什麼便做什麼。因為一塊幸運石,Shirley堅持要讓Tony送回去,不然則視為偷的原則,Tony讓Shirley嘗試一下炸雞,由最開始的抗拒,到接受,到開懷大笑,二人從開始的不自在到慢慢打開了心結,更靠近了一些。

因為黑人在各州受到"區别對待",Tony一開始便需拿着一本《綠皮書》,一本看似為黑人在各個地方安頓的旅行指南,實則更加影射出黑人在各州舉步維艱的窘迫處境,但Shirley性格孤傲,與黑人區的夥伴格格不入,也自然得不到同等對待,中間因為晚上誤走入白人行駛的區域,被強行扣押在警局,差點耽誤巡演,幸得Shirley聯系白宮,這才得以脫身。又因為在酒吧被白人欺負辱罵,也多虧Tony挺身而出,幫助他解圍,如此種種,更讓Shirley對這位司機多了幾分信任和感動。Tony也在旅途中明白了為何Shirley要放棄華盛頓優越體面的生活,要跑到這麼遠的地方巡演,他喜歡Shirley的音樂,每一次都為他打心底裡鼓掌。這也無形中讓他更想幫助Shirley擺脫這不公平地對待,會為了他因為被警察侮辱,想與警察大打出手,但都被Shirley攔截了下來,他們二人一靜一動,在性格上莫名得契合互補。

Tony說話很接地氣,但Shirley說話就很講究,很文雅,他會叫Tony如何把家書寫得更溫暖,更有魅力,慢慢地,Tony被Shirley感染了,知道該如何把自己得愛意表達給遠方的家人,而Shirley也慢慢得打開了自己,告訴Tony自己的心事,Tony也會鼓勵他勇敢得邁出去,不要一直孤單的一個人。就這樣二人變得更親近,成為了無話不談的朋友。或許有時候就是這樣,你曾經看不慣的行為,或者不認同的人,終将在生活中成為影響我們最深甚至一生的記憶。
我父親曾經說過,無論你做什麼,百分之百地做,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飯的時候要像最後一頓。
影片最後,巡演結束,聖誕節來臨,Tony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一家人正其樂融融準備聖誕晚會,熱情的擁抱與親吻,似乎讓外面飄雪的凜冽寒冬,溫暖了些許……
Shirley回到自己的住所,有些冷清,有些落寞,他想起了Tony曾經說過的話……
門鈴響了,Tony打開了門,門外面站着Shirley,帶着笑容,拿着紅酒,Tony的妻子給他一個熱情的擁抱,在他耳邊細語,謝謝Shirley教他丈夫寫信,一些都如此自然般,融入溫暖的聖誕氛圍中。

這趟旅程,二人收獲了友情,也找到了真實的自己,尋求到了心靈的釋放。
歲月如白駒過隙,我們亦如往昔,做真實的自己,該大笑時大笑,該大哭時亦放聲痛苦,活的坦蕩,灑脫,勇敢地邁出那一步,我們會收獲更溫暖的人生。
願我們都能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