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西部公路文藝片,對中國電影來說,算的上是一部少見的驚喜作品。在西部戈壁灘這個天然的實驗場所,人性,情感,善惡,選擇,都會在此顯露,這些因素奠定了全片的悲情基調。但即使是這樣我也不太贊同“命運的安排”,“小人物的悲劇”一類的看法,這些看似無法掙脫的事實,每個人也能從中選擇出他們的活法,結局注定了,至少沿途的風景還有的選。

...

悲觀看世界,樂觀看自己。我覺得這反倒才是人生的真理。二勇與妻子離婚,得知妻子似乎已經有了新的對象,在為二勇感到不公的同時,是否也能想到這也是他自己選的,此刻周圍的風景是好是壞,都與他人無關,最開始的起源還是自己。

...

二勇把尕娃留下,也隻是出于五哥的要求,為了不得罪五哥,才不敢把孩子弄丢,帶在身邊,一同踏上尋妻之路。一路上的曲折,也讓兩人從陌生變得相互了解。

...

二勇的性格使他變成了一個并不太好相處的人,有時會顯得很正義,但有時也會很偏激。這樣一個亦正亦邪的人才有了故事更多的可發展性,做事也會帶有一種黑色的幽默。在換胎的黑店裡,前一秒剛教育了尕娃說被人打要反抗,即使打不過也要還手,打不打是态度問題;下一秒識破大耳朵的詭計,被幾個人一起給教訓了,絲毫沒有還手,無論是在尕娃的世界裡,還是在二勇的世界裡,他們都是一樣的。

...

尕娃其實是被綁架過來的,父親是高官,但并沒有太多的時間陪孩子,母親也去世了,在父母雙方的感情缺失的條件下,與同行的二勇,還有後來遇到的小眉,三個人度過了一段類似一家三口的生活。所以那張全家福正是尕娃内心情感的缺失,不止是尕娃,對于二勇和小眉也同樣是他們各自内心的映射,他們都同樣希望有這樣一個美好的家庭。

...

對于小眉來說,她的處境其實也是有的選擇。自己的男人失蹤多年,身邊也有衆多的追求者,她完全可以選擇重新開始,或者一個人去過想要的生活,但她還是選擇等待。

...

在一陣酒肉狂歡之後,整部影片帶來了轉折點。男司機抓住尕娃,讓他聞自己的胳肢窩,這看起來似玩笑的舉動,卻惹怒了二勇,因為孩子的處境像極了現在的自己,壓迫之下,卻沒有還手之力。

...

接着,小眉被醉酒之後的男司機調戲,即使是表面如此剛強的小眉也露出了柔弱的一面,這個時候二勇挺身而出,幫小眉解了圍。這個時候是二勇最為“成功”的時候,所謂成功就是一個戈壁灘事事無成的失敗男人,也扮演了父親和丈夫的角色,保護着自己的家人,至少也是一個真正的男人。

...

他教了尕娃一套自創的“鴕鳥拳”和“鴕鳥腿”,其實就是抱着頭讓人家打,然後在挨揍的基礎上再反擊。這也是二勇的人生态度,遇事能忍就忍,實在忍不了了,再反擊。在此之前的二勇都是一直在不斷的忍讓,欠了貸款,妻子離去,被大耳朵的黑店訛詐,這一路上都在抱頭鼠竄。

...

拿起槍對準五哥,這也是二勇的選擇,即使是鴕鳥被逼急了,擡起腿也能踢死人。沒想到卻誤傷了李總。這時候,每個人也都做了自己的選擇,包括身為孩子的尕娃。

...

五哥拿起了李總的雪茄,妄想能得到權力。在此之前因為尕娃被弄丢了,還沒來得及解釋,就被打了。即使是在道上有名的五哥,在權力面前也不過如此,所以五哥不光是為了報之前的仇,也是為了得到更大的權力,就将李總殺死了,這是五哥的選擇。

...

而這一幕剛好被尕娃看到了,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諷刺,就像之前尕娃開車撞倒了一個警察,二勇瞞着尕娃真相,現在正好角色互換。但讓人疑惑的是為什麼沒有早早的告訴二勇,直到死了才告訴他真相,這是尕娃的選擇。

...

得知了五哥他們的目的,知道了李總死後,看到前妻也有了新歡,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全都撲面而來,二勇也做出了選擇。他勒索了尕娃的爸爸三十萬,為了能彌補将妻子房子抵押的過錯。結局真的是沒法選擇,就像那袋錢一樣,一番周折之後卻還是沒能給到前妻。

...

這裡面的每個人,都像是被命運扼住了咽喉,就像那隻鴕鳥一樣,等待着最終的結局,毫無還手之力。但即使是這樣,也要為此做一些改變,結局都逃不脫,但這一路的風景還是有的選的,想看什麼,不想看什麼,全都取決于自己,也許就在看的選擇上,結局就會變得不同。就像小眉最後那樣,塗上鮮豔的口紅,以全新的姿态去迎接新生活。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