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天和老朋友在一塊兒大家會回憶在大學裡的日子,毫不誇張地說,我能成為我全是因為三五個大學裡的死黨,他們幫助我找到自我,告訴我真正的青春是什麼樣子。對于青春期來的比較唐突的我們來講,對于同樣喜歡的事物我們會盡情地暢談,甚至一晚上壓馬路的時間都不夠。不知道是不是時間走得太快,讓我們都拼命想回到從前,但我們不得不面對周遭混亂的世界,17歲時,我還是個在校高中生,對未來一無所知,愛上電影後,又覺得自己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同齡的孩子談論的是漫畫和遊戲,或者女孩兒和酒吧。但幸運的一點是,你永遠不知道生活的下一章節會怎樣?

...

在看完《成長邊緣》後,我和朋友談論起了幾年前大家對于人生和愛情的理解。這是一部很平鋪直叙的電影,沒有過多的矯情對白,沒有太戲劇化的分分合合,這對于過去或現在17歲的我們來講,無非就是日常生活。這部電影吸引我的不單單是青春這一個詞,要知道人們總能對這個詞大做文章,不像《壁花少年》那般肆意灑脫,也不像《我和厄爾以及将死的女孩》那樣古靈精怪,它整體的風格就像女主人公的性格,沖動而直接,試想想,其實在17歲時我們也都不那麼成熟,對于過多的事物都沒有深刻的理解,可這就是青春期,誰都躲不過。

...

娜丁從小就與哥哥不和,哥哥總是能夠受到很多的稱贊,母親喜歡他多過于自己;而且她還是個行為舉止誇張的女人,娜丁不太與她交流,有時候她就是不願和哥哥一起下車去學校,母親隻能把她從車上給拖下來。好在爸爸是個擅于處理平衡的能手,他能夠安撫母親和娜丁的情緒。

...

但就在某一天晚上,自己和爸爸去買漢堡時,父親突發心髒病猝死,自己的生活才一團亂七八糟。

娜丁有個從小的玩伴,學校裡的人都不喜歡她,但娜丁也從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但就在17歲那年,她發現自己最好的朋友和哥哥上床後,她走到唯一能夠傾訴的老師面前對他說:我想自殺。

...

這就是娜丁看待生活和世界的方式,她很我行我素,不太合群,總覺得自己和這個世界都格格不入,所以她行事乖張,說話沖動,經常惹惱自己的母親,甚至私自開着母親的車亂闖馬路,還總覺得哥哥不像自己愛他那般愛她,總之,自打唯一的好朋友和哥哥上床後,她覺得全世界都抛棄了她。

...

上曆史課的同桌亞裔男孩兒對她頗有好感,想和她成為朋友;但她一心隻愛學校放蕩不羁的壞男孩,苦于不敢表白,隻能暗戀許久。如果不是某一天她自己不願從媽媽的車下去導緻母親遲到,母親無奈隻能讓她陪她去上班,兩母女發生口角,她一氣之下開着媽媽的車跑了出去,她可能永遠不會發一條性愛短信給暗戀許久的男生。

...

但實際上,青春期的孩子總是對男女關系處理不當,整部電影隻是在刻畫某一時期的青少年心理狀況,她對于生活很失望,自己不夠自信來面對哥哥和好朋友在一起的事實。所以你會在電影中聽到這樣的台詞:我和我哥哥,你必須要選一個。

聽上去其實挺優幼稚的,但導演處理得很喜劇化,把娜丁這樣一個酷酷的女孩子描寫得很立體,她内心有柔軟的一部分,有固執,也有幼稚的一面。

...

如果她沒有失手發那條性愛短信,或許那個男孩兒也不會出來和她見面,但她發現他其實隻是想和自己上床,并非想和她有一段真正的約會時,她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内心深處根本不想那樣,她的幻想導緻她做出了這樣的蠢事。青春期的女孩兒們或許都這樣想過:我暗戀着一個很酷的男孩兒,我的确很想和他發生關系,但同時,我也很想和他談一場認真地戀愛。但實際上,對于男孩來講,他在乎的是我和多少女孩兒上了床。

...

所以她對唯一可以傾訴的老師大罵:你秃頂,怪不得沒有老婆,你拿着每年4萬多的薪水過着平凡的生活,沒人願意像你一樣。但其實她并不是無心的,她隻是苦于沒有發洩的窗口,和哥哥母親都不擅長溝通,現在連好朋友也都選擇了自己讨厭的哥哥,自己暗戀的對象不過是把她當作玩玩的女孩兒。

...

回到17歲,我們也會這樣想,和父母無法溝通,自己孤身一人,和朋友吵架,覺得全世界都不在乎自己,自己做的一切都無關緊要。但成長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或許等你明白其他人的善意其實都隐藏在你沖動的背後時,你才覺得自己并非孤單一人,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并不是靠發洩和抱怨,而是那些你從來未在意的事情,那些會引導你走向你本希望的模樣的事情和人,才是成長的重要因素,其實,對整個人生而言,亦是如此。

...

這部電影隻是圍繞女主角娜丁17歲這年發生的大大小小事情而展開,笑點被處理得恰到好處, 很生活化,簡單卻又能直接撮中你内心最柔軟的位置。它告訴我們:17歲,沒什麼大不了,珍惜你所現在擁有的生活,父母,朋友,和那些你差點錯過的愛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