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為發布了一部叫做《悟空》的微電影。由華為P30拍攝。

看完電影之後,我覺得,整部影片,就是小男孩的大夢一場。

這部影片的時間線在劇情中實在是太值得拿出來細細分析了。

影片一開頭,用了一個老舊電視機(也許是收音機?)的聲音介紹了這麼一件事:第十一屆亞運會。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11屆亞運會于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在中國北京舉行。 這是中國舉辦的第一次綜合性的國際體育大賽,來自亞奧理事會成員的37個國家和地區的體育代表團的6578人參加了這屆亞運會。

之後,又用了另外一個鏡頭很明顯了表達了時間:

...

圖片發自簡書App


1990年9月10日。

而在這一幕出現之前,出現了一個可謂是劇中線索的一個重要物件:鐘。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是“鐘”的第一次出現。

在開頭的這短短幾秒裡,已經無數次的想要告訴我們一件事情:現在是1990年。

然後就是父親讓棍棒與兒子的親密接觸的一段場面,伴随着電視畫面的逐漸模糊。

父親還在一怒之下,把“悟空”的玩偶給摔爛了。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原因是這個皮孩拿着鋼筆換了一張大鬧天宮的電影票。

一直到這裡,劇情都都似乎沒什麼特别奇怪的地方吧?

可是接下來,違反常理的事情就開始出現了。

首先是在即将暴雨的雨夜選擇出門。

為什麼不在白天天氣尚可的時候偷偷溜出門呢?為什麼下着暴雨了依舊要選擇出門呢?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是小男孩逃出家門之後,遇到的第一個危機。可能是踩空了從上面摔了下來,鏡頭搖晃了差不多5秒鐘,但是小男孩的聲音真的是摔下去之後人能發出來的嗎?明明撞了那麼多的樹杈或石頭,聲音卻很連續。

但是至少能聽出來的是,小男孩還是那個小男孩,他其實有在怕。

沒有特别劇烈的顫抖的聲音,并且在摔下去之後,是突然驚醒的。

我們繼續看。

影片在小男孩醒來之後,給了這樣一個鏡頭。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四處尋找着什麼。

我認為,小男孩是迷路了,在找路。這是劇裡的一處鋪墊——為後面的30公裡給出的一個原因。

然後在這一幕,蛇出現了。

...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而小男孩在睡覺,而且還做夢了。

夢裡媽媽勸他把鋼筆給換回來。注意這個動作: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媽媽仿佛擦了一下什麼東西,畫面變得清晰了。

肯定不是頭發,因為小男孩的頭發沒有長過眉毛。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哦原來是眼淚。

小男孩在夢裡夢見了媽媽勸說他的一幕,是在被爸爸打了之後。

但是小男孩還是固執地去了。

他為什麼會夢到這個?我想可能導演想表示的是,在這個時候,小男孩已經後悔了,後悔沒有聽媽媽的話。

可是後悔已經來不及了,蛇已經咬上來了。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小男孩在疼痛中清醒——丢蛇、吸蛇毒、敷藥、包紮、殺蛇、烤蛇、吃蛇——一套操作猛如虎,但是這可能是小孩子就能做到的事情嗎?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認為不可能。

咱們繼續看。

吃完蛇之後,小男孩戴上了他自己做的金箍。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從這一刻起,他似乎又一次蛻變了。

一幕幕快鏡頭的掠過,爬樹、吃生蛋、吃蟲、抓魚……叢林生存裡的那些連一個成人都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他全都做到了。

在鏡頭中,我截下了這麼一幕: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鐘掉進水裡,停止了走動。

這是第二次出現給鐘的特寫鏡頭。

然後“妖精”來了,小男孩坐上了“妖精”的車,甚至還在車上睡着了。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一幕值得思考,為什麼是一個穿着“妖精”衣服來接小男孩的人呢?小男孩為什麼願意坐上“妖精”的車?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認為可能是小男孩知道這個人隻是穿着“妖精”的衣服而已;或者是作者想表達出一個像“悟空”的人向一個像“妖精”的人尋求了幫助?

然後,小男孩來到了城市。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冒險結束,終于可以看到電影了,卻發現電影票已經過期了。沒有辦法,小男孩隻好失望的往出口走。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注意看媽媽衣服上的照片!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是小男孩長大之後的照片。

爸爸媽媽看見小男孩了之後,一眼認出了他。

影片到此,戛然而止。

給出了兩個意味深長的鏡頭。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悟空”被修好了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鐘在往回走。

這意味着,小男孩做完夢,醒了。

幾個點:

1.所以真實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2019年9月22日之前的一個時間。

2.影片想表達什麼?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悲劇故事。雖然結局讓人有所欣慰,但實在是讓人開心不起來。

影片用一條隐隐約約的時間線把故事串聯起來,将時鐘當作一個重要的線索,“悟空”玩偶、小時候的小男孩、長大的小男孩、老去的父母這麼多的形象在兩個時空裡相互交錯,本來就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我認為想要表達的是,“前功盡棄,但未來依舊美好”這樣的觀點。

原因有二:

一,小男孩的大冒險完全沒有作用,他努力了的成果全部消失。似乎和華為當前的困境有所相同。但這三十年的磨砺,他學會了很多地技能,已經能夠獨立生活。

二,小男孩還是小男孩,年輕,擁有無限未來。

另寫在結尾,引用這樣一句話

鴻蒙初開萬物無性,欲破頑靈必先悟空

期待「鴻蒙」獨立操作系統的初次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