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台灣著名影視演員舒淇備受期待的導演首作《女孩》(Girl)入圍第82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并于9月4日舉行世界首映。

影片設定上世紀80到90年代末的台北和基隆,描繪了台灣在工業化的進程中,低收入家庭所面對的矛盾與掙紮。舒淇融入自身過往的真實生活經曆,通過“林小麗”(白小櫻飾)這名女孩的視角,展現了一名普通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産生的悲歡離合。

...

《女孩》導演海報

她和妹妹(賴雨霏飾)在毫無樂趣的環境中成長,過着安靜孤僻的生活。她們的父親(邱澤飾)則是一名在事業上不如意的技工,常在酗酒後将憤怒發洩在妻女身上。而她們的母親(9m88飾)阿娟,一方面沉浸在痛苦的回憶中難以自拔,一方面對小麗表現出極為嚴厲的态度。

直到有一天,她遇到同齡少女李莉莉(林品彤飾),她活潑無憂的性格似乎給小麗的生活帶來了幾許生機。當整個家庭關系趨向崩塌,小麗被迫轉去自己親戚家生活,她的人生也由此發生了轉變。

...

首映禮當天,舒淇與一衆主創出席了現場,并在映後收獲了來自全場的熱烈掌聲。舒淇在萬衆矚目中動容落淚,傳達出内心無言的感激。在媒體發布會上,她表示作為導演的感受與當演員完全不同,不僅在于穿着打扮的變化,更關乎在這種無形的壓力下所帶來的心态上的轉變。

華語媒體記者陸泫龍有幸在映後和舒淇導演以及《女孩》主演人員邱澤、9m88(湯毓绮)、白小櫻進行了專訪,以下是耐觀影x抛開書本聯合推出的訪談完整内容。

...

舒淇與主演人員出席第82屆威尼斯電影節

采訪:陸泫龍

整理:劉小黛

策劃:耐觀影x抛開書本編輯部

Q

陸泫龍:非常高興今天能在威尼斯電影節采訪到《女孩》劇組,也恭喜舒淇導演第一次帶着她的作品來到電影節。

我是華語媒體記者陸泫龍,今天想與各位進行簡短的采訪。首先,我想請問一下,這部電影是舒淇從演員到導演的轉型過程,這對你的職業生涯來說意味着什麼?

舒淇:

我覺得這意味着新的裡程碑的開始。我在擔任導演之後發現人有許多無限的可能,在主角這麼小的年齡時,我都不知道未來會怎樣。我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名演員,也從未想過在演員行業可以混迹30年。我更沒有想到自己還能成為一名導演。我認為人會不斷地改變,在某個時期你可以不斷突破自己。隻要你願意,就沒有極限。

Q

陸泫龍:9m88之前也是一名職業的爵士歌手,這次擔當女配角,對你來說是否也是一種突破和改變呢?

9m88:

絕對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我所擔任的這個角色其實并不容易,她是一個年輕時就成為母親的媽媽。她作為一名年輕女性,在夢想、家庭和丈夫之間有着很多的掙紮和角力。

這些事情很特别,在我的人生中并未體驗過。因此我需要不斷同理,理解這位母親為何選擇在混沌狀态中,不斷尋找方向,尋找她可以做的事情。我非常開心能夠有這個體驗。

Q

陸泫龍:我注意到舒淇導演在之前的采訪中提到,這個劇本曆經大約10年時間才完成,中間也經過多次修改。請問在寫作過程中,你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是什麼原因讓你花費如此長時間打磨劇本?

舒淇:

太忙……這樣是不是有點驕傲?哈哈。

...

Q

陸泫龍:我們看到結局是比較開放的,雖然小麗獲得了成長,但是她仍舊需要思考如何直面過去的創傷,包括最後的長鏡頭,她邊吃面邊哭。這個故事的結局是源于你的親身經曆,還是之後杜撰出來,覺得這樣比較符合小麗的内心?

舒淇:

我的真實劇本,其實隻寫到了男人撞車身亡,然後畫面就結束了。我本身的劇本就寫到這裡,我認為這就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它到底是怎樣的?那場大雨之後怎樣?媽媽和小麗之後又是如何?

我其實隻寫到這裡,因為我覺得這樣可以讓大家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不想有一個确切的結局。我的監制,包括張叔平老師,他們都認為不行,認為我必須要有一個結局。為此我想了很久很久,後來覺得我們或許可以寫一場母女和解的戲份,所以才在最後寫了這個結局。

Q

陸泫龍:看完電影的觀衆都能了解到,其實這個故事是關于我們經常提到的東亞女性創傷。

在影片中,我們發現每個角色不同程度上都需要去面對自己的問題,例如媽媽,她年輕時可能遭遇了感情上的不穩定,導緻産生叠代效應,對女兒有着較強的控制欲;父親每天酗酒也是出于他自己的問題。

想請問在座各位,在表演的時候如何理解人物這種獨有的創傷,或者說需要面對的問題?

9m88:

在理解母親的狀态的時候,雖然我的原生家庭并非如此,沒有過這樣的經驗。但由于我在家中是長女,劇本中有兩位女兒,他們對大女兒非常嚴格,對小女兒又很放任,比較照顧她。她向你撒嬌,你就随她去了,大女兒總是被命令做很多事情。

所以在和母親的相處中,我作為長女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母親似乎會把自己的期待和負擔全部投射在我身上。這件事情是我在诠釋媽媽這個角色時比較深刻的感受。

邱澤:

我最初想到的是我父親的那個年代。那個年代我還小,所以有很多事情我不了解,隻能慢慢通過進入角色來思考他當時的想法。

在拍攝過程中,導演和整個團隊給了我很大的安全感,我會将自己全部放空,因為他們知道我會接觸這些負面的情緒,或者是父親想要呈現的東西,所以到了現場我便自然而然地讓角色發聲。

白小櫻:

我在诠釋這個角色時,首先是靠我自己的想象力,因為我本身就喜愛幻想。

所以看到這個劇本,我腦中就會浮現出大緻的畫面,再加上導演的指導,就會變得更加清楚。我從導演那裡學到了可以更用心地去感受周圍的環境。

平時小麗會擡頭看雲,那我就會去觀察身邊的環境。我認為環境對我的幫助很大。

...

《女孩》電影劇照

Q

陸泫龍:剛才提到《女孩》的制作班底,其實是一個相當精彩的陣容,包括攝影師餘靜萍老師、剪輯張叔平老師和音樂林強老師,各位都獲得過諸多金馬獎項。請舒淇導演分享下跟這麼強大的一支團隊一起工作的感受。

舒淇:

我覺得成為一名導演之後就會發現,其實作為演員很簡單,隻需要投入角色即可,但作為導演很多事情都必須自己完成。我很開心可以找到張叔平老師,他為這部電影找到了一個非常正确的方向,可以說剪輯出了《女孩》的靈魂。

包括林強老師,我認為他的音樂非常符合80年代末灰蒙蒙的建築感。我小時候在家裡沒有特别安靜的時刻,不論在哪都能聽見打地基的聲音。可以說,林強老師為這部戲加上了畫龍點睛的一筆。

餘靜萍老師更不用說了,我和她屬于相愛相殺的關系,她會反駁我,我也會反駁她。因為我們彼此足夠熟悉,所以能夠産生碰撞。有時候我會壓制她,有時候她會反過來壓制我,正是在這種碰撞過程中會有很多新的東西出現。能和這些如此優秀的人一起合作,其實為我的導演工作省下了許多力氣。

Q

陸泫龍:在之前的采訪中,舒淇導演不止一次提到侯孝賢導演對你的影響,包括剛才提到的劇本寫作所遵循的方法。除此之外,你此前的合作還從他身上學習到哪些方面,是對你在《女孩》整個制作過程中的拍攝是有幫助的?

舒淇:

氛圍的營造,家裡面的流動性,以及大部分都使用的長鏡頭拍攝。包括小朋友起床,換衣服,上廁所,一直到出門口,他們一家四口的流動,我都是用長鏡頭拍攝的,可以令他們真實地感受到人物之間彼此的碰撞。例如家裡的一把椅子、一張桌子和地上的物品,生活中的很多語言都在其間自然發生。

Q

陸泫龍:我記得有一幕小麗把自己關在衣櫃裡面,像是一幕超現實畫面,似乎有一隻手試圖從外面突然抓住她,這樣的設計是否是為了表達她内心當時的恐懼?

舒淇:

我認為有些事情當你親眼看到時,每個人的觀點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可能會感到很痛;有人認為隻是輕微打在臉上,有人認為會打進心裡。所以我在想,是否有另一種方法,可以讓它直接在心裡生根,因此我決定采用聲音的方式來營造氛圍。

最初我與造型師和美術指導們一起編排家中環境時,包括樓梯和房子、鐵門、紗窗以及門,就是為了營造小麗房間的那種破碎感。我希望用聲音帶着觀衆的情緒,一路從黑暗的畫面走到這個衣櫃,突然“砰”的一下,會更加直擊内心。

不過最主要的是我不想讓大家看到小孩被打,即便母親沒能幸免。這樣的一個诠釋方法可能跟平常不太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