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部電影才真的感受到了是枝裕和電影的魅力。平淡到無味的劇情推進,竟一點一點展開成一個如此讓人震撼的故事。人性的那點惡、那點善,對做父母的渴望,對金錢的欲望,同情心,想要付出愛,也想要得到愛,這許多複雜的情緒交雜在這個小偷家庭之中。
小偷爸爸因為始終遊離在法律邊緣而使得許多事的對錯被逐漸模糊化。偷竊,有了“小”偷不算偷的“正當理由”,并将這樣的理念傳授給自己偷來的“兒子”那裡。誘拐,因為小女孩可憐而父母虐待她所以要帶她脫離苦海,也有一個了“正當。耐人尋味的是偷竊的結果必然是壞的,因此祥太也在最後意識到這個問題并且導緻了最終的被抓;可是小女孩凜,卻在結束誘拐回到原來家庭之後再度陷入家庭暴力之中,反而在那個帶走她的小偷家庭中凜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愛意。法律告訴我們兩件事都是犯罪,是危害社會的行為,可是現實生活中卻也存在這樣的矛盾:犯罪成為一種解脫。人類社會文明的結晶——法律也無法在複雜的社會中保持絕對的正義和公平,這何嘗不是一種更大的悲哀呢?
想到這裡,電影中有一段審問女主人的對白:“生了小孩,就當得了母親嗎?”“可是不生小孩是當不了母親的吧?”
在一個問題家庭之中,生下一個小孩卻不願意去撫養,本身就是一種罪行,可是罪責卻是由這個無辜的新生兒去承受。這便是法律至今也還無法顧及到的盲區。
電影最後,女主人哭的長鏡頭,痛苦、忏悔、無奈、釋懷、解脫,複雜的情緒化成流不盡擦不幹的眼淚。最後終于她決定放下這段本不該存在的愛,向男孩祥太講出身世的真相,同時也扛下了所有的罪責,讓出手幫助自己而失手殺掉前夫的男主人勝太免于刑罰。到這裡時,她終于解脫了。
片中一直表現得慈愛無私的老奶奶,也是男女主人将她從被的家庭中救下來的,可是最後卻發現她一直帶着孫女,并且如此疼愛孫女僅僅是為了錢,甚至一直隐瞞真相不讓女孩得知父母的真實情況,死後還被發現存有一筆不小的私房錢。全片最惡的人竟然是這樣一個從始至終都看似無辜而且為家庭辛苦操勞的老年人,再度令人感慨人性之複雜。
三個可憐的孩子便是這部電影矛盾的核心。正因為有了他們,模糊了觀衆的是非評判标準,使小偷家族在電影前期讓人不覺得可惡,更多的是可憐。他們隻想要生存和被愛啊,“學校,那是在家裡學不好的人才會去的地方”,“隻要不至于讓店倒閉,那偷便不算壞事”。扭曲的是非黑白,無非是家人對自己包容和愛的表現,因此一切不正當都有了正當的理由,甚至是有時觀衆都渾然不覺的正當理由。可是問題在于,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單單保證生存和關愛是不夠的,孩子最終隻能成長為社會最底層最不起眼的人,甚至是社會的敗類。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沒有人意識到這個問題。這便是問題所在,好在女主人最終醒悟:“我們對于這孩子來說,是不夠的”。關愛很重要,正常的社會交往和教育環境同樣重要。
這部電影直擊我的内心,久久不能釋懷,寫下此文以記錄下這複雜的心情,人生中第一篇影評留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