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指環王》首次上映,已經整整過去20年。随着這部經典電影的重映,再次引發了輿論的浪潮。
這部爛片當年怎麼火的?
貓眼評分8.9分。

圖片來源于網絡
隻有通過貓眼在線購票的人,才能在平台對該電影進行評分,所以有一定的說服力。
不要瞧不起它的權威性,畢竟這是花費了真金白銀之後的感受。
無論在豆瓣還是貓眼,8.9并不是一個高分。
對比春節熱映《唐探3》的8.8分,經典勉強勝出。

圖片來源于網絡
再看翻拍韓國電影的《人潮洶湧》,《指環王》得分稍遜。

看過這3個評分之後,是否心中滋生一種感覺。
傷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極強!
本應該是心中絕對的經典電影,豆瓣評分TOP前250位的《指環王》,到底怎麼了?
經典電影究竟輸在了哪?
本人心中評判一部電影的标準是,一看劇情節奏,二看演員演技,最後會有一些情懷因素。
相信大多數人都是如此。
經典毋庸置疑,但為什麼在20年後被如此挑戰?
有不少敢于捍衛經典的指環迷,已經開始回罵。
論情懷,沒輸!
《指環王》改編自英國作家J•R•R•托爾金的史詩巨著《魔戒》,影片構造出了一個龐大的中土世界,還細緻地描繪了十幾個種族的樣貌特征和曆史文化。
這個護送魔戒的故事,在情懷上絕不輸給任何作品。
看演員,沒輸!
有人說,這個年代流量為王,隻認臉,不看演技實力。
《指環王》的演員水準不夠?

圖片來源于網絡
精靈王子奧蘭多布魯姆,就算放在今時今日,也可以秒殺一衆小鮮肉吧。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你可以說阿拉貢王子不夠英俊,但是“精靈”們絕不讓人失望。
劇情節奏,敗了?
我們來看看觀影者的留言。

圖片來源于網絡
“憋了3個小時,情節拖泥帶水!”
“時間太長了,第一次沒有看完就離開了影院!”
“這麼爛的片怎麼能有那麼高的分?”
“居然不是3D的?”
更有甚者,連甘道夫和鄧布利多都搞混了…
看過這些惡評,本人也開始有了一個疑問,我們看的是同一部《指環王》?
無獨有偶,《阿凡達》重映之後也被人嘲弄情節簡單,特效不夠炸。
我們大概已經可以知道問題所在了。
《指環王》這種龐大的劇情結構,不是三部電影就能完全展現出來的。對于現在的年輕人,尤其是第一次接觸它的觀影者,卻很可能隻有這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留給它去再次展示。
電影還是那部電影,但是時代對劇情節奏的标準變了。
老片重映,困難重重
20年後的今天,觀影階層跨度更大,大衆選擇範圍更廣,曾經的經典老片似乎陷入困境。
首先,魔幻史詩題材本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随着對視聽感官效果的沖擊不斷升級,人們漸漸失去了等待劇情升溫的耐心。
留給《指環王》的時間其實并不多,尤其是這種用了将近一個小時來鋪墊劇情的大篇幅電影,在還沒等到大場面的高潮來臨,就已經失去了一部分觀衆的興趣,其結果可想而知。
不是它不夠出色,而是别人不願意付出更多的時間,讓它去再次證明自己。
同理,本人網文寫作累計超過一百五十萬字,對此頗有體會,開篇三章6000字,如果沒有打動讀者,小說就等于已經死了一半。
現在更甚,如果開場500字的節奏,沒有打動編輯,無論哪個平台,絕對拒稿。
其次,新一代的互聯網群體正在以新的模式,對傳統電影的概念發起了進攻。
例如,前一陣500多名藝人,以及超過70家影視傳媒聯合發聲,矛頭直指網絡短視頻侵權。
現在的社會生活節奏極快,人們可以用來休閑娛樂的時間也變得極少,且極不穩定。20年前《指環王》影迷也都已經步入中年,也要面臨巨大的生活壓力。
可支配時間的碎片化日益明顯,短視頻平台在這個環境下異軍突起。
權威統計,短視頻用戶已近9億,短視頻的使用頻率遠超長視頻,已經由原先的蠶食用戶和流量,到現在開始掌握市場的主動權。
随着高水準的影視作品剪輯技術的發展,“10分鐘看完某某電影”之類的短視頻随處可見,在沖擊諸如《指環王》這種動辄3個小時的長視頻影視劇的同時,也開始改變了我們的觀影模式和習慣。
隻需要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了解到電影的梗概,尤其是跳過慢節奏的鋪墊,直接展示爆燃的高潮場面,對于觀看者來說,爽這幾分鐘就已經足夠了…
看看幾乎同期的《哥斯拉大戰金剛》評分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部故事簡單,幾乎沒什麼劇情的電影,在分數上并不輸給《指環王》這樣的曠世經典。
這絕不是偶然,因為它的場景夠炸,節奏夠燃,除了給觀衆留出喝飲料的時間之外,幾乎全是猛烈的打鬥,拳拳到肉,步步驚心…
相比起慢熱的經典電影,它更迎合現在的觀衆需求,人們就是要放松,就是要看點兒刺激的,不想受什麼教育,不需要熏陶,就是要爽!
這麼看,《指環王》重映之後評價一般的場面,并不意外。
經典依舊,情懷猶在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因為它們被大量的觀衆以及相關領域的專家所認可,經過了時間的考驗,絕對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值得流傳下來供後人學習。
但也要注意的是,20年前也有人給《指環王》打過1星的差評,這就說明在任何時代人們都有他自己的欣賞标準,更不要說節奏更快的現在。
魔幻世界的恢弘氣勢,給我們那一代人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我曾經連續看了3遍,仍不覺得過瘾。
可即使如此,這也不能武斷的定論,現代人失去了沉靜思考的耐性,隻能說快節奏的生活改變着我們的傳統觀念,人們已經漸漸适應了在短時間内獲取滿足感的方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狀态和判定标準,我們大可不必為經典電影的尴尬遭遇去争辯。
電影還是電影,經典依舊是經典,而改變的是我們。
初聞不解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無關品位,隻有感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