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集,天雷在大殿上跟九宸争執,順嘴就提到了神農鼎(九宸的一個秘密),天君馬上喝住了他。
這部劇裡時常可見的這種體面看得人太舒服了:即便是上位者,對下位者也有一個個體對另一個體的基本尊重。天宮大殿每回議事,大家都在認認真真地講道理,辨是非,談規則,幾乎沒見過天君用自身地位和權力迫使他人服從自己。很多人都說這部劇裡的天君是最好的天君,可仔細一想,這才是一個高階神仙應該有的樣子啊,這才算德位相配。
以往的國産劇裡,上級對下級,甚至長輩對晚輩之間,往往是一種淩駕的關系;即便有一些和善的時候,也更像一種向下的恩賜,而不是出于平等的尊重。
《宸汐緣》展示出一種理想的、美好的,同時又是可能的(至少是可以不斷向其靠攏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我對神仙——尤其是高階神仙——的想象就是高段位修行者。法力什麼的都是次要的。以往神話劇中那些偏執的、狹隘的,貪嗔癡兼備的玉帝到底是憑什麼坐上天庭最高位置的?
天宮頭三号人物天君、天尊、神尊,還有南極洲的南極仙翁,身上是有高段位修行者的那種美感的。
九宸要保靈汐,天尊和天君是都不贊同的,但誰也沒有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九宸(按他們的身份地位來說他們是有能力這麼做的,放其他劇裡大多數也這麼做了),天君更是給了九宸用神農鼎收集靈汐元神這條思路。西王母看上了白澤獸,向九宸讨要。九宸拒絕,說這是我座下仙娥的坐騎,你得問它主人。南極仙翁的弟子要去追随已入魔的義父,向南極仙翁辭行,南極仙翁也不強行阻攔,哪怕他出去很有可能會作惡。他們将他人看做是有智慧、可以為自己負責的個體,對他人的事情輕易不介入幹涉。
看到微博上有人将張震跟一些演過仙俠劇的男演員相比較,我不禁冷笑。九宸是我看過的仙俠劇中最有仙格的男主,仙格才是神區别于凡人的最本質的東西,而不是法術(論法術妖魔也可以很擅長),更不是長一張白面,和仙服穿在身上的飄逸感。後面兩點可以說是人對于神仙的刻闆印象了,而且非常表淺。
第一世的時候,靈汐問九宸:"他們在懷疑什麼?懷疑我是否入魔?"
九宸:"你覺得你是嗎?"
靈汐:"我不是。"
九宸:"那你在怕什麼?"
九宸這兩問中完全就是一個修行者(有内觀習慣的人)的說話方式:他不直接給你答案,而是引導你認識你的内心。
張震不适合演神仙?那是你對神仙的刻闆印象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一個大體量愛情故事
我是從19年7月15号開始追的《宸汐緣》。雖然我知道張震倪妮主演,我一定不會因為演技棄劇,但我做好了倍速看的準備,就像我最近幾年看的其他國産愛情劇一樣(也沒幾部)。現在想來,倍速看這種舉動下的潛在心理是對自己所看作品的輕視:我覺得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