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2025日本電影展
1996年的東京,新幹線的時速是200公裡,網速是56K,情感仍能穿過電子屏、跨越距離緩慢發酵,《春天情書》就像是被遺忘在舊時光某處的電子情書,記錄着初代網民們如何笨拙又興奮地在BBS和聊天室裡建立精神烏托邦,在一個個電子符号和數據流中種植興趣,打撈真心。随處可見的村上春樹、飛馳而過的新幹線、繁華疏離的東京街頭和跳動泛藍的電子屏,《春天情書》帶我乘坐時光機回到上世紀的霓虹。
以Haru和Hoshi的名義互通郵件,打字、發送、等待、收到回信,每一次亮起的藍屏提示就是一場大膽的情感懸置,主動選擇将隐秘的日常生活暴露給未知的陌生人,謊言與真實在電子信閥裡交織,但就算是經過矯飾的文字,我們也能清晰地看見朦胧的愛意沿着網線抵達另一人的心底。
最經典的場景是兩人揮舞着手帕用DV拍下對方的身影,紅衣綻放在春天豐收的麥田,灰西裝乘着時速200公裡的新幹線通過她的家鄉,鏡頭定格在深津繪裡的臉龐,春天遞出了第一份情書。8毫米的DV機記錄下模糊到看不清臉的錄像,對Haru和Hoshi來說,是虛拟空間與真實世界相交的證明,是彼此情感湧動和黏連的痕迹。
在終章,Haru成功擺脫了令人厭倦的大城市工作,Hoshi也漸漸走出了前男友死亡的陰影,解開心結的兩人手握磁帶、隔着人海在東京站相見,畫面由彩色褪成黑白,春天與星星的交彙被抽去色彩,片尾曲适時響起。《春天情書》就是一封沒有結尾、沒有落筆的未完成的信,可是結局對有些故事來說根本不重要,就像所有看到結尾的觀衆都不會去追究美津江和速見升相遇後的事,因為對Haru和Hoshi來說,從一幀幀模糊的畫面中走出來,說上一句“初次見面”,所有欲言又止的失落,彎彎繞繞的心事在此刻化成泡沫,随着密密麻麻的電流消失不見,留下的隻有這個春天帶給人的溫柔和心動。
真好啊,在對互聯網失望的當今還能重溫網絡尚未成熟時最初的歲月,那種心潮澎湃的悸動現如今被龐大的信息流沖散得一幹二淨,幸好,幸好我們還有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