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來想去,還是覺得短評表達不盡,決定寫篇長評。

今年戛納主競賽的作品觀影過半,最為驚喜的還是文德斯的這部《完美的日子》,算是擺脫了近幾年其作品的低迷,重新找回了屬于自己的道路。

影片中的平山是Tokyo Toilets的一名普通清潔工,日複一日的早起,放上歐美老樂手的磁帶,獨自驅車開始清潔工作。一個人的生活似乎冷清,但他身邊總有一股溫暖的氣息:幫助被困在隔間的小孩,在公園中休息時拿出相機捕獲斑駁的樹影,捧起樹下的小苗回去培養,一天的舟車勞頓後在浴場泡澡…他每天永遠以微笑面對,盡心盡責的打掃着廁所的衛生,過着一種近乎是“禅意”的生活。

但在這似乎逍遙的生活下,暗藏的卻又是其内心最深層次的孤獨。

能在廁所中與陌生人留下的井字棋玩的不亦樂乎,卻又不敢與長椅另一端的女性的眼神交彙,在同事的身邊總是選擇沉默。

而當其外甥女的突然出現,則徹底打破了他的生活。她純真的眼神中不再認為平山是社會中的失敗者,而是将他當做自己的朋友,盡情的與他聊天,用與其相處的溫暖時光去逃避強權母親下的生活。但當她離去,平山也失去了他生活中的陪伴。外甥女就如同一道星光,匆匆劃過平山漆黑的夜空,雖是一瞬,确點亮了他生活中的缺失與遺憾。

在影片結尾,平山又一次回歸自己的生活,駕駛着他的工作車,放着Feeling good,迎着旭日東升,淚水與喜悅在他的臉上交織,霎時,我竟也無語凝噎,靜靜的感受這美好的一瞬,體會與他度過的這段完美的日子,體會他的生活。

觀影時恰好剛刷完文德斯的大部分虛構作品,又正在閱讀他的随筆訪談,結尾後對我的觸動則多了那麼幾分。回望其作品,從《愛麗絲城市漫遊記》到《直到世界盡頭》,文德斯一直以他獨有的風格去描繪人處于社會中的狀态,本作也不例外。我們的視角就如同《柏林蒼穹下》的天使,以上帝的視角充當平山生活的旁觀者,默默的注視,最後匆匆離去。

其實在觀影途中,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自己的奶奶來我居住的城市看病,因為學業的關系,相隔兩地,許久未見。夜晚,她悄悄走到我身邊,手中緊握着不知多少張百元鈔票,想要遞給我。還在觀影的我聽到聲響,扭頭過去,看到這一幕,淚水奪眶而出,如河水般奔流不止。我們兩人緊緊相擁,回憶起自己孩童時與之度過的時光。也許這是在國内老一輩人經常會做出的舉動,也許是自己太過敏感,當時給我的觸動極大。

事後想起奶奶的一生的經曆,她似乎也像是影片中的平山,面對着生活,日複一日的勞作,過着似乎是自在的生活。我出生以後,由于母親工作關系,幼年時一直與奶奶生活,我的存在就像影片中的外甥女,為她的生活注入了陪伴,而當我離她而去,生活背後的空缺與孤獨也一同被點亮。她總是笑着與我揮手告别,但一次不經意的回頭,望見了她的手偷偷擦拭着眼眶中硬要憋回去的淚珠,坐在車裡尚年幼的我也不知怎的,淚流滿面。

說的有些跑題,有些多了,就到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