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會》很好看,可是看完結局總還是覺得不得勁,難道是不甘心女主自首坐牢的正能量情節嘛?可是按劇情走向又不得不這麼拍,感覺是被導演給套路了,整個劇做得像個過分精巧的匣子,一筆一畫都是有意設計,導演預先就已經給女主角造了個金粉迷離的牢籠,假定她的生活沒有一絲波瀾,仿佛權貴們要黑就是一黑到底,最後要靠一個現實中不太可能出現的天才鋼琴手來救贖,讓這個20歲土糙直男承擔了世界上所有的光,這未免是一種過于天真的小男孩式想象。
女主角說,音樂最大,沒錯,但音樂最大不等于鋼琴最大,鋼琴本身就是一種男權體系下為了适應男性構造和特點而誕生的樂器,它當然很美,可也真的離大衆太遠,它是由男性把持的傳統世界裡一張遮羞布,藝術學院的存在彌合了社會矛盾,假裝這個社會始終是美的。
因此,選擇鋼琴題材注定了《密會》的男凝視角,雖然那是男性群體裡最可愛的那一部分,還沒有油膩,還沒有接受社會洗禮,男主角的信念是純粹的正義,帶着男性邏各斯中心主義色彩的,以至于片尾一定要強調女主在獄中終于能睡個好覺了,隔着鐵網看山花爛漫,這個橋段做作到極緻。好像是導演拼命自證,看呀這個結局很好的,雖然坐牢了但是我們女主的境界是很高尚的。整個劇像小學閱讀理解一樣提出了中心思想,仿佛女主逃離了财團去别的地方就不用面對黑暗了似的,20歲男孩的世界不存在灰色地帶,可生活處處都是灰色地帶。一旦從導演的精密匣子裡跳出來,就會發現一切情節都拖沓至極,金喜愛的魅力挽救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