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在看小姐不熙娣!天呐,很難說大小S對我影響有多少,我不是把她當偶像,我是把她們身邊一群姐妹,以及康熙來了的一堆綜藝咖一起當成我自己的姐妹!在我變動不定的城市、居所、朋友圈中,隻有iPad裡的小S一直存在,她就像這母系氏族的話事人,讓我關心隐于幕後的姐妹們,大S、阿雅、範曉萱,甚至還有Melody、曲家瑞、小甜甜、小鐘哥……他們都過得怎樣?

綜藝咖不提供高雅的音樂、電影作品,他們提供自己,當大衆的公共姐妹,他們保持抓馬和有趣,所以能永遠不離開我們,不會像我們現實中的親友,結了婚有了孩子就像死了一樣。

久而久之,我的舉止談吐也被小S形塑了,在北京上學的時候面對一群東北河南河北山東人,我無法解釋我的台灣腔是哪裡來的,我隻是個南方無名小鎮青年,我的父母朋友也都不這麼說話,我的老鄉們隻會不翹舌的蹩腳普通話。

台灣腔是我找到的一個撐場面的社交配件,畢竟我母語是客家話,普通話對我來說已經是半個外語了,我無論如何也跟不上京片子,北京人聽到我的語速會想飛踢我。但台灣腔至少可以讓我拉回一點點體面,曾經在兩千年台灣音樂風靡的年代被視為洋氣的代表,盡管一度衰落了,但又随着兩岸交流,康熙來了應時盛行而煥發了新生機,大S和汪小菲的婚姻正是台北和北京的愛情,那是個欣欣向榮,一切都在互融共生的時代。後來12年的康熙停播,12年的大汪戀破産,台灣腔成了矯情做作的标志。我也離開了北京,雖然北方口音對我來說永遠意味着新奇刺激,意味着擺脫了低級趣味的能夠把14億人口凝聚起來的鋼鐵力量,而我是這宏大叙事中的小小塵埃。

但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我不是憑空冒出來的,我們的共同體存在于被螺蛳粉氣味覆蓋的電子屏幕上面,一個由吵鬧聲效和花花綠綠綜藝字組成的反宇宙,經過人潮擁擠的街頭聽到有人夾着嗓子說,被排擠是我的宿命我了解~我就會立刻接收到信号的地下黨,彼此對上一個白眼,确認了你我都是S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