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影片以這樣的犯罪安排來拷問的,肯定不單單是影片中關聯事件分屬的不同階層家庭,而是整個社會裡的每一個家庭——是什麼造就了一個階層的孩子可以毫無恐懼的輕松犯罪,以及犯罪之後的無愧疚無道德責任感的?
有錢的父親可以用錢雇傭想賺更多錢的律師為自己犯罪的孩子脫罪,而想賺錢的律師也隻為賺錢本身而去引導已經犯下罪行的青少年肇事者如何為自己的犯罪開脫,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對律師這個職業保持高度懷疑的一個原因。
他們其存在的社會價值對于整個社會而言,是在促進文明的發展還是相反?畢竟能花得起錢請律師的都是有錢人,而被害方隻要是沒錢,也就同時沒有了可以為之消耗和損耗的時間。
這些涉及工作上的具體案件和事務,尤其是那個職業身份,如果還能談得上某種職業成就的話,本就會成為一個家庭裡的孩子耳濡目染和潛移默化的成長認識的心理基礎,那些屬于他那個階層的社會地位、财富基礎、生活品味、生活方式都會在他們心中形成一定的榜樣行動和行為目标。
努力走上精英教育這條路,就意味着擁有可以左右社會和掌控自己随便什麼肆意人生的資格和權力,而至于社會責任和道德自律,隻在需要這些東西的時候加以很好利用且用好它就好。
影片中的兩起故意傷人導緻的被害人死亡案件,十分鮮明地呈現了三個不同社會階層在相同社會制度下所折射出來的社會問題,也就是那個階層困境,可以說是一次見樹又見林的社會側寫。
像這樣的故意傷人導緻被害人死亡的案件,如果是發生在相同階層,我們都可以共同猜想和預想,最後呈現出來的社會圖景會是怎樣的。而這種圖景的設想本身,就是這部影片想要告訴社會和引發更多家庭去思考和警戒的。
最後那一幕真應了——教育歸教育,真要到了關鍵時刻,還是本能在掌控所有事件的走勢。
律師父親之所以會做出那樣的選擇和抉擇——親自帶一切事情都像沒發生一樣的女兒去自首,就是因為他處理過太多這樣的案件,他知道社會的陰暗面是怎樣在一直發生着的。
而少兒醫科的父親,因為他一直經曆的都是救助他人,救助社會,所以他在情急之下會認為他可以自私一回,為了孩子的未來。因為他的孩子和自己哥哥的孩子命運本就不同,進去是一起進去,出來就不一定是一起出來了。
影片的片名已經在揭示一個社會事實——普通家庭&非普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