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晚跟日常生活請了一個假,重新看了一遍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看第一遍是在上大學的時候,英文版的。今天看了中文版的。我努力地回想,回想我第一次看這部經典電影時的感悟。
第一次看完這部電影,我為主人公安迪抱屈。明明沒有殺人,卻被關在監獄20年。他是個受害者,如果不是通過自己的努力逃出監獄,那他将終其一生被高牆所困。
我當時想,什麼是救贖?就是用身體的不自由去交換靈魂的自由。安迪在監獄中,想明白了,因為自己性格的原因,跟妻子沒有良好的互動,沒有看到妻子的需求,自己也不懂如何去愛妻子,畫地為牢,其實也相當于把愛妻送進了婚姻的監獄。
在監獄中的日子,安迪一遍一遍重新審視自己過往的日子。電影中的監獄長,也用扣動扳機結束自己的生命,為自己的靈魂做了救贖。安迪的救贖,肖申克的救贖。
今日再看,有了新的了悟。

人,任何時候都應心懷希望。希望是火苗,擁有希望的人生,才能燃燒熱情,才值得去奔赴。始終懷着對自由的向往,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安迪逃出了高牆,過上了自由的人生。人總要幹點什麼,要麼趕着生存,要麼趕着去死。當“是生存還是毀滅”成為一個問題時,安迪樹立目标,且堅定地為目标不懈努力。在暗無天日的監獄裡,充斥着屈辱,充斥着棍棒,充斥着人性考驗。英雄基于目标做選擇。别人認為要用 60年才可能挖通的逃跑通道,安迪隻用了19年。别人認為州長不可能會回信不可能會給資金的,安迪堅持每周寫一封信寫了6年,終于得到了200美元資金扶持和舊書捐贈。他沒有沾沾自喜,而是堅持每周寫兩封信,最後得到了500美元的資金補助,建成了所有監獄中最好的圖書館。隻要你有目标有願景,幹就完了。有目标的人,真的很了不起!

人,任何時候都應該讓自己有價值。人際關系的維系,很大部分取決于你能為對方提供多大的價值,或者是情緒的支持時間的給與,或者是财富地位的獲得,或者是認知思維邊界的拓寬,抑或是人脈的拓展。對他人毫無價值感,也就影響了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安迪非常優秀,在監獄中,仍用自己所學,為監獄長辦理稅務;為被困監獄的同伴,提供學習知識的環境;念念不忘為同伴精神的出獄創造條件。唯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為自己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唯有不忘提升自己的價值,才能一個人帶動一群人,改變周遭的環境,讓自己站在更高的維度給與他人支持和幫助,從而改變世界。

對生活的感悟更多,看起電影來也更有滋有味。生活很美好,拆掉思維的高牆,放下内心矗立着的評判,給自己一片自由寂靜的碧海藍天,照亮人生的星辰大海。